时间:2024-05-14
粲雪
雪花在云层中生成,依赖4个条件:湿度、温度、晶核和对流升降的空气。当云层中含有足够的水蒸气,温度在0℃以下,流动的冷空气带着水分子,寻找飘浮在空中的一颗颗微尘粒子作为晶核,水分子围着晶核一层层地凝结,晶核从中央向外长大,约五分钟的时间,形成一颗颗雪晶体,这便是造雪过程。在造雪过程中空气的升降浮沉,云层的厚度、湿度、温度对雪花的形态都有极大的影响。云层中湿度较大,雪花生成的速度快,形状也较复杂,可形成星狀或树枝状的雪花;云层湿度较小,雪花生成的速度慢,可形成片状或粉末状雪花。
科学家把千姿百态的雪花,归纳为7种形状,但最基本的形态是六边形雪片和六棱柱状雪晶两种形态,为什么雪花多呈六边形呢?原来晶核有3种形状:两头尖尖的针形、细长的六棱形、薄薄的六边形。六边形的晶体核增长时,先粘住贴近的水汽,远处的水汽源源不断地流过来补充,流过来的水汽依然先碰到雪花伸出的六个尖角。这样,各个尖角迅速加长,有的逐渐成为树枝状。同理,“树枝”上又长出新杈,周而复始就形成了六边形的雪花。
温度对雪花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科学家通过实验得知,在不同的气温下,形成雪花的形状也不同,气温在0℃时,底面水平扩展成六边形;-5℃时,形成针状;-10~-5℃时,生成正六棱形或六棱柱体;-15℃以下,形成树枝状等较复杂形状的雪花。空气中的其他气体也会影响雪花的形成。实验表明,在只有水蒸气的真空空间里形成的冰晶,都是三棱柱体,天空中形成的冰晶,多为针状和六棱、六边形状。
(摘自《青少年科技博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