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扶孩子走稳“精神学步期”

时间:2024-05-14

黄文

英国著名儿童精神分析师温尼科特说:“播种一个小孩,却收获一个炸弹。”这枚炸弹就是青春期叛逆的种种表象。大多数父母对孩子青春期的到来抱有畏惧、无奈,充满了头疼和应付,而不是像孩子出生前充满了期待、喜悦。为迎接小生命的到来,父母下足了功夫,注重孕期营养、学习喂养常识,可又有多少父母会期盼孩子青春期的到来呢?大多数父母甚至希望孩子只有青春,没有青春期。

孩子在一岁左右开始进入学步期,父母耐心地扶着孩子、护着孩子,嘴上说着“比不会走麻烦多了”,可看着孩子走得一天比一天稳,心里涌现出的是欣喜与满足。直立独自行走预示着孩子渐渐离开母亲,探索周围物质世界的范围扩大了,他身体的独立和人格的独立进入了新的阶段。讓自己成为一个独特的个体,将成为他不断成长的内部动力。这个时期,“不”是高频词,但是,即使这个时期孩子变得麻烦了,可是他毕竟还很弱小,离不开父母的照料,他再如何违拗也在父母掌控之下,对父母构不成威胁。

当青春期来临,孩子开始进入又一个“违拗期”,虽然违抗仍作为基调,但远不只是不洗澡、不睡午觉这么简单了。大多数父母看到的是孩子对异性心驰神往、跟家人对着干、对父母不尊重……忍气吞声、无限烦恼、噤若寒蝉,父母或退让或打压或不知所措,往日的温馨欢乐渐行渐远。

在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发生着巨大变化,身体的一般发育与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纷纷成熟且互相影响;心理发生着巨大变化,他们的认知有了进一步发展,对人生、社会有了更多的思考,内在思维开始解体,随之以往的价值观发生极大改变,要基本完成“我是谁”“我将成为什么样的人”等重大课题。

这一切,如此重大,都是他们在这一时期必须完成又从未经历过的,他们蹒跚上路了,多么希望身边的亲人能扶自己一把,共同探讨人生的道路,为自己指点迷津。此时的父母,最应该思考的不是纠结于孩子对自己的不恭、伤感于孩子从身边的远离、惶恐于孩子的喜怒无常,而是要以泰然的心态迎接这一切的到来,像一个教练和陪练一样,为他指明方向,陪他练好人生的重要项目。

温尼科特说:“只有完美的客体才值得破坏。”人格独立和拥有个性意味着与他人不同,与他人的不同最初反映出的是不听从他人的劝导、不赞同他人的看法、打破既有的观念,于是这个称为“独立”的“项目”先从反抗父母练起。因为父母最爱他们、最包容他们,即使一次次被破坏,父母这个“完美的客体”仍然对他们张开双臂。在这里“训练”,他们是安全的。

一个好的教练必定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比赛经验,对队员有全面的了解,他的职责是为他们设计发展方向,指导训练和比赛。陪练的水平影响着队员的技术,高水平陪练不仅需要技术全面,还要具备能吃苦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取得成绩是一个寂寞、漫长、艰苦的过程,一时看不到成效,需要教练、陪练有耐心、毅力、定力。

青春期是孩子的“精神学步期”,学的是个体精神的直立行走,形成的是自我认同,练就的是独立于社会而不倒。在人生的赛场上,父母就是孩子的教练和陪练,要学会指导孩子洞察自己,发挥潜能,练就过硬本领,帮助孩子成为生活和事业的赢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