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上海市金山区初中生校园意外伤害相关危险行为调查

时间:2024-05-14

吴龙辉,徐希柱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医疗保健水平的逐步提高,伤害已经取代了曾经影响青少年健康的营养不良、传染病等问题,成为我国 1~14岁儿童的第1位死因[1]。中、小学校是未成年学生开展集体学习、运动及相关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学校及其周边相关环境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近年来,上海市金山区初中生校园意外伤害发生率从 0.20%上升到 0.34%,上升幅度达70%[2]。意外伤害不仅损害学生自身的健康,也给其家庭带来较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有研究表明,中学生个人的高危行为可能是意外伤害发生的主要因素[3]。因此,2016年下半年,笔者开展初中生校园意外伤害相关危险行为调查,了解现阶段初中生校园意外伤害发生的危险行为发生情况,找出关键防控点,为下阶段的初中生校园意外伤害干预提供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金山区南部、北部、中部所有包含初中部的学校中随机抽取3所初中,每所学校每个年级各随机抽取1个班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方法

抽中班级的学生在学校由调查员统一开展调查。

1.2.2 调查内容

本次研究调查内容为初中生校园期间发生的意外伤害相关危险行为发生情况。按照2012年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学生伤害个案报告卡中规定的伤害发生时的伤者活动分为消遣活动和体育活动。采用陈健编制的中学生意外伤害相关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进行调查[4]。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近一学期校园意外伤害高危行为的发生情况,涉及16种课外消遣活动高危行为和6种体育活动高危行为。

1.2.3 评价标准

危险行为发生情况按照近一学期是否发生过相关情况作为判别标准。

1.3 质量控制

调查各个阶段均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以保证研究数据的可靠性。①调查开始前,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和调查表,并进行专家认证;建立抽样框架,严格按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制作详细的调查表说明,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②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③调查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指定专人负责联系和现场协调,调查现场指派1名质控员对每份调查完毕的调查表进行核查,发现错、漏项,当场及时纠错补漏。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Epi Data 3.01软件建立数据库,数据录入采取双人平行录入。使用SPSS 20.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统计方法运用一般描述性分析和卡方检验,检验水准设定为P<0.05。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初中生372人。其中男生187人,女生185人,性别比1.01∶1;本市户籍344人,外地户籍28人;初一学生138人,初二学生115人,初三学生119人。

2.2 初中生校园意外伤害危险行为发生情况

本次调查中,消遣活动和体育活动危险行为发生率分别为 16.18%和 34.27%,经检验有显著性差异(χ2=195.430,P<0.01),体育活动危险行为发生率高于消遣活动。

2.2.1 消遣活动

消遣活动发生率前5位的分别是“在走廊里或运动场地追逐、打闹”(29.36%)、“独自操作电器及使用锐利工具”(19.94%)、“拿文具嬉戏”(19.41%)、“玩滚轴溜冰、滑板车等时不戴保护装备”(14.13%)和“玩弄棍棒刀剪”(11.66%)。男生和女生消遣活动危险行为发生率分别为 19.95%和 12.36%。不同性别间消遣活动危险行为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χ2=63.179,P<0.01),男生发生率高于女生。男生和女生的前三位消遣活动危险行为一致,即“在走廊里或运动场地追逐、打闹”“独自操作电器及使用锐利工具”和“拿文具嬉戏”。初一、初二、初三学生消遣活动危险行为发生率分别为 13.27%、18.32%和17.49%。不同年级间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χ2=22.381,P<0.01);两两检验:初一年级低于初二(χ2=19.441,P<0.01),也低于初三年级(χ2=14.104,P<0.01)。初一、初二和初三学生前三位消遣活动危险行为一致,即“在走廊里或运动场地追逐、打闹”“独自操作电器及使用锐利工具”和“拿文具嬉戏”。见表1。

2.2.2 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危险行为发生率前 3位的分别是“在疲倦的情况下仍参加体育运动”(62.10%)、“运动前不做热身运动”(49.19%)和“带病或带伤参加体育运动”(46.51%)。男生和女生体育活动危险行为发生率分别为35.29%和33.24%。不同性别间体育活动危险行为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1.042,P=0.307)。男生和女生体育活动危险行为前3位顺位不同,但都是“在疲倦的情况下仍参加体育运动”“运动前不做热身运动”“带病或带伤参加体育运动”。男生在“无老师指导的情况下做高难度的运动”“在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做器械锻炼”两种危险行为高于女生,经检验有统计学差异。初一、初二、初三学生体育活动危险行为发生率分别为28.62%、33.04%和42.02%。不同年级间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χ2=31.202,P<0.01);两两检验:初三大于初一(χ2=30.302,P<0.01),也大于初二(χ2=12.042,P<0.01)。初一、初二和初三学生体育活动危险行为前3位顺位不同,但都是“在疲倦的情况下仍参加体育运动”“运动前不做热身运动”和“带病或带伤参加体育运动”。见表2。

表1 上海市金山区初中生校园消遣活动危险行为发生情况

表2 上海市金山区初中生校园体育活动危险行为发生情况

3 讨论

从近几年的监测数据看[2],上海市金山区初中生校园伤害报告率比小学和高中都要高,且初中生以体育活动为伤害发生时伤者的主要活动,这可能是因为初中生独立意识较强、喜欢冒险,因此所造成的伤害率也高[5]。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初中生消遣活动与体育活动危险行为发生率分别为 16.18%和 34.27%,危险行为发生率较高,且初中生体育活动危险行为发生率高于消遣活动,这种现象与金山区历年监测数据相符。同时也发现,男生在消遣活动中危险行为发生率高于女生,这可能与男生比女生更加活泼、更易冲动等因素有关[6],但在体育活动中危险行为发生率和女生无统计学差异,可能与教师监督管理有关系。

危险行为是导致意外伤害发生的原因。在消遣活动中,危险行为主要是嬉戏打闹、不安全使用相关工具及不戴保护装备;体育活动中,危险行为主要是“在疲倦的情况下仍参加体育运动”“运动前不做热身运动”和“带病或带伤参加体育运动”。这些都提示在伤害防控中不仅要进行初中生预防意外伤害健康教育和创建健康安全的支持性环境,还要根据不同性别、年级学生危险行为发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加强初中生体育活动和消遣活动安全提示和监督管理,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防范水平,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减少危险行为,以预防可能出现的伤害[7]。由于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快速发展和成熟的特殊时期,认知能力有限,爱表现、想出风头特征比较明显,经常做出一些超出自己能力范畴之外的冒险举动,极其容易导致意外伤害的发生,从而成为受害者[8-9]。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了男生、体育活动这两个初中生校园意外伤害危险行为发生率较高的重点人群和环节,但也存在一些缺憾:未收集到初中生校园意外伤害的发生情况,不能对意外伤害发生率和高危行为进行相关性分析。

初中阶段是意外伤害的多发阶段。尽管某些意外伤害的发生本身具有一定偶然性和特殊性,但大多数意外伤害是可预防、可控制的。因此,应通过加强有关意外伤害预防知识的健康教育、培训,提高意识,减少危险行为,从而减少伤害发生、促进学生健康。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