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术前NLR 及PLR 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预测价值

时间:2024-05-14

刘俊 蔡建平

(张家港广和中西医结合医院普外科 江苏张家港 215600)

临床上急性胆囊炎是胆囊管阻塞或被细菌感染后出现胆囊炎症表现,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右上腹疼痛等。急性胆囊炎有95.0%的发生与胆囊结石相关,因此目前急性胆囊炎治疗多选择手术治疗,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BD)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目前常用的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方案。但有研究发现,该手术方案术后仍有切口感染发生的困扰,进而严重影响术后恢复及手术效果。因此如何早期预测切口感染发生风险,以便提前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证实[1],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机体感染后的炎症反应存在相关性,且感染早期NLR 与PLR 的改变较白细胞升高更早,但其在预测切口感染方面的研究尚少,为此本研究即探讨术前NLR、PLR 对急性胆囊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测价值。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0 年1 月~2021 年12 月张家港广和中西医结合医院普外科20 例急性胆囊炎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及68 例术后未感染患者进行研究。

感染组男性13 例,女性7 例;年龄20~67 岁,平均(43.09±6.33)岁。

非感染组男性45 例,女性23 例;年龄18~66岁,平均(43.29±6.99)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本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纳入标准:年龄≥18 岁者;急性胆囊炎的诊断符合《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者:临床表现为体温超过38℃,中腹部或右上腹部绞痛,可伴有右肩胛下区的放射痛者;墨菲征(Murphy)阳性等,且具有手术指征者;切口感染诊断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3]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年龄<18 岁者;合并急性胆管炎者;合并恶性肿瘤者;合并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合并认知异常者;合并精神异常者。

1.2 研究方法及分组

所有患者均给予PTGBD 联合LC 治疗,根据病例资料收集患者相关信息:年龄、体重量指数(BMI)、术前及术中情况。其中术前情况包括:(1)术前情况:术前体温、术前血糖、术前NLR、术前PLR、术前白细胞、术前血红蛋白;(2)术前实验室指标:于术前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 毫升,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仪器购自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行血细胞分析,得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水平,计算NLR 及PLR。术中情况包括术中的出血量、术中补液量,术中腹腔镜CO2注入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等。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急性胆囊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两组术前NLR、术前PLR、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急性胆囊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表1 急性胆囊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临床特点 感染组(n=20)未感染组(n=68)t 值 P值年龄(岁)43.09±6.33 43.29±6.99 0.193 0.424 BMI(kg/m2)24.14±1.75 24.15±1.63 0.007 0.497术前体温(℃)36.68±0.14 36.71±0.13 0.061 0.453术前血糖(mmol/L)5.52±1.13 5.54±1.30 0.093 0.463术前NLR 6.54±0.45 5.31±0.64 4.360 0.000术前PLR 195.56±19.54 174.33±16.21 4.974 0.000术前白细胞(×109/L)6.82±1.21 6.67±1.34 0.449 0.327术前血红蛋白(g/L)135.66±5.46 134.56±6.74 0.667 0.253术中出血量(ml)115.77±12.56 84.71±11.68 10.278 0.000术中补液量(ml)955.98±131.34 934.86±151.44 0.360 0.432术中CO2注入量(L)2.29±0.34 2.24±0.36 0.574 0.343手术时间(min)155.61±21.54 124.83±18.83 6.194 0.000麻醉时间(min)166.64±27.13 136.52±32.52 3.764 0.000

2.2 急性胆囊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是否出现切口感染(否=0、是=1)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NLR ≥6(OR=2.221)、术前PLR≥180(OR=3.221)的急性胆囊炎术后患者切口感染的可能性大。见表2。

表2 急性胆囊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2.3NLR、PLR 对急性胆囊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测价值

(1)单独预测价值:NLR、PLR 单独预测的ROC-AUC 分别为0.762(0.663~0.864)、0.763(0.664~0.865);灵敏度分别为81.3%、71.6%;特异度为80.4%、73.5%。

(2)联合预测价值:NLR、PLR 联合预测的ROC-AUC为0.916(0.854~0.975),灵敏度为95.3%,特异度为89.2%,见表3。

表3 不同指标对急性胆囊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测价值

3 讨论

临床上急性胆囊炎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诊疾病之一。随着民众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急性胆囊炎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目前急性胆囊炎在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外科手术治疗成为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案。随之医学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但急性胆囊炎容易引起水肿及炎症反应,腹腔镜术后仍存在切口感染的风险[4],因此在临床中除加强术后换药及局部护理外,早期预测感染发生风险同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单因素分析发现术前NLR、术前PLR、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与急性胆囊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存在相关性。分析认为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机体暴露在外界环境的时间随之增加,导致机体散热更多、体温下降更明显,进而可能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风险[5];同时由于麻醉时间的延长,降低了机体的代谢程度,同样会降低机体体温而增加术后切口感染发生风险[6]。

本研究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术前NLR≥6、术前PLR≥180 的急性胆囊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可能性大。分析认为中性粒细胞为炎症激活因子,生理情况下有一定的正常波动范围,当机体发生感染后可以超出其正常波动范围,术后感染多为细菌感染,因此中性粒细胞水平更高,淋巴细胞虽然为炎症调节因子,但细菌感染对淋巴细胞的影响较小,进而NLR 值增高[7];此外感染造成的机体炎症反应可刺激巨核细胞的大量增殖,血小板随之升高[8],因此炎症早期NLR 及PLR 均可明显升高。

为了更好地预测急性胆囊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本研究进行了预测价值分析,结果发现术前NLR、PLR 单独预测的ROC-AUC 分别为0.762、0.763,提示两者对切口感染有一定价值,但临床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比较低;而进一步两者联合预测的ROC-AUC 为0.916,灵敏度为95.3%,特异度为89.2%。因此建议术前NLR、PLR 联合预测切口感染。分析认为中性粒细胞为炎症激活因子,淋巴细胞为炎症调节因子,机体炎症反应早期两者平衡状态已经破坏,因此NLR 可以更好反映机体炎症反应。巨核细胞是多种炎症介质的合成场所,因此在炎症介质升高之前,由于巨核细胞的大量增殖,血小板随之升高[9],因此炎症早期PLR 亦较炎症介质升高明显。

综上所述,本研究显示,急性胆囊炎术后切口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术前NLR 联合术前PLR 对预测术后切口感染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