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4
黄其军
(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四川德阳 618000)
脑出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在众多脑血管疾病中,具有发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病情严重等特点,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1]。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脑出血患者发病后,受脑血流量广泛下降影响,患者很容易出现缺血性脑损伤,并且是持续性的,如不能得到科学的救治和处理,可能导致脑梗死等不良后果,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2]。在这种情况下,在脑出血急性期如何促进患者血液循坏的正常进行,减缓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生与发展,成为脑出血患者治疗的关键[3]。本文即择选我院神经外科2019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收治的80 例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就尼莫地平的疗效进行了分组对比研究,现汇报如下。
在我院神经外科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收治的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中随机选择80 例为研究对象,按双盲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人数均等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共40 例患者,男女比例21:19,患者年龄41~69 岁,年龄均值(61.43±7.9)岁;研究组共40 例患者,男女比例22:18,患者年龄42~71 岁,年龄均值(62.17±8.2)岁。分别就基线资料在两组患者中实施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0 例患者均经MRI 检查和CT 检查确诊为脑出血。80例患者及家属对本组研究内容全部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由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方案,治疗内容包括脱水降颅压、抗感染治疗等。给予患者依达拉奉(国药准字:H20090353,规格:20ml,30.0mg×4 支)30.0mg 与100.0ml 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混合溶液静脉滴注治疗,滴注时间不宜过快,整体应在30min 以上,每日2~3 次。
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治疗。取尼莫地平(国药准字:H20030151,规格50ml,10mg)10.0mg,与500.0ml 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混合,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不宜过快,整体控制在2h 左右,每日1 次。
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15d 的连续治疗。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有效率
(1)显效:患者在15d 的治疗后,各项临床病症消除,或基本消失,患者各项检查指标恢复正常,且不存在明显后遗症。
(2)无效:患者接受治疗后,精神状态和意识状态无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无明显变化,不良反应较为严重。
(3)无效:患者接受治疗后,精神状态和意识状态无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无明显变化,不良反应较为严重。
※有效率加显效率即为治疗总有效率。
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由NIHSS 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使用BI 积分方式评定患者日常生活依赖程度。
本组研究各项数据检验,采用19.0 版本的SPSS 统计学软件包完成。其中,计数资料表示为(n,%)形式,给予卡方值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形式,给予t 值检验。如最终结果得到P<0.05,则代表分组结果在统计学有意义。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结果,见表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表(n,%)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I 评分变化情况对比结果,见表2,统计学有差异(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和BI 评分变化情况对比表()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和BI 评分变化情况对比表()
分组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BI 评分研究组(n=40)治疗前 22.74±3.42 38.47±10.31治疗后 12.82±2.04 61.53±19.48对照组(n=40)治疗前 21.73±2.75 37.59±9.93治疗后 17.03±2.12 40.32±14.92 t 9.050 5.466 P 0.000 0.000
脑出血后缺血性损伤,就是患者颅内发生血肿占位性病变后,引发的继发性脑损伤,或机械性脑损伤,此时患者血流速度会进一步加快,并由此造成脑供血不足等不良后果,致使脑组织细胞受到损伤,进而对患者身体健康甚至生命造成不良影响[4]。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患者发生脑出血后,因血肿导致的机械性损伤,以及周边组织的继发性脑损伤,是脑出血患者最重要的病理改变。同时,由此导致的脑血流量急剧下降表现,并不局限于血肿周边组织,一些远端区域也会受到明显的影响[5]。因此,脑出血后缺血性损伤往往会造成患者较为严重的不良后果,如不能给予患者科学、及时的治疗,很可能造成患者死亡。对于脑出血后缺血性损伤患者,目前临床上以常规治疗为主,包括颅脑降压、吸氧治疗、抗感染治疗等措施。常规治疗虽然可以缓解患者症状,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但从整体的角度临床疗效并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提出尼莫地平治疗方案[6]。
尼莫地平属于钙通道阻滞剂,具备与细胞膜上相关受体特异性结合的能力,对于细胞内钙的排放,以及细胞外钙内流过程,有着可逆性的促进作用,可以通过解决细胞内钙超载问题的方式减少神经细胞的坏死,最终达到增加患者脑部血流量,保护脑组织的目的[7]。具体来说,尼莫地平本身为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具有与硝苯地平类似的作用,但药物效力要较弱于硝苯地平。尼莫地平进入人体后可以作用于脑血管平滑肌,对于血脑脊液屏障有着较良好的穿透性,可以通过与中枢神经的特异受体结合,达到促进脑血管扩张增加脑血流量的目的[8]。同时,尼莫地平对于花生四希酸、拮抗5-HT 等因素导致的脑血管痉挛,有着较良好的抑制作用,可以有效避免犬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血管痉挛导致的脑组织缺血性损害问题[9]。实际治疗过程中,合理增加尼莫地平的药物剂量可以达到增加冠状脉血流量的目的,并且在降低血压的基础上,不会造成脑血流量的降低。此外,尼莫地平对于神经元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改变神经元的功能,用于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状态,加速患者的康复。从药物使用的角度,尼莫地平口服用药就可以达到快速吸收的目的,但药物在肝脏有着明显的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较低,一般在5.0%~10.0%,血浆药物浓度一般在用药后0.5~1.0h 达到峰值。尼莫地平在脂肪组织和肝脏有着最高的分布浓度,脑脊液的药物浓度相对较低,一般只有血浆平均浓度的十分之一左右。考虑到尼莫地平的药物特性,本组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均接受尼莫地平静脉滴注治疗,滴注时间控制在2h 左右,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10]。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有效率对比,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仅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BI 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治疗后的BI 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61.53±19.48)分和(12.82±2.04)分,而对照组两项指标仅有(40.32±14.92)分和(17.03±2.12)分,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
结语:
尼莫地平是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有效药物,具有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