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4
蔡小林
(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 骨三科 江苏南京 210000)
胫骨平台骨折是常见的骨科疾病类型,发病与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密切相关。临床上患者大多会出现膝关节脱位、胫骨平台压缩或凹陷等表现,若未进行有效处理,还可能继发关节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1]。手术是治疗该病最安全、直接的治疗措施,但术后康复治疗对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有着重要意义。常规开展的治疗措施针对性不强,主要以膝关节自主训练等为主,难以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针对性康复治疗主要是以患者实际情况为基础制定的针对性、科学性治疗措施,主要是以帮助患者改善膝关节功能为目的开展的各项措施,能通过不同阶段的康复训练方法帮助患者进行锻炼,对于提高总体疗效有着重要意义[2-3]。对此,本文选入2018 年12 月~2021 年12 月80 例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分析,现作如下报道。
共计选取80 例我院2018 年12 月~2021 年12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分析,用计算机抽签法将患者分成2 组。对比组:n=40,男22 例,女18例,年龄33 岁~72 岁,平均(45.36±1.53)岁。分析组:n=40,男23 例,女17 例;年龄34 岁~71 岁,平均(45.52±1.48)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接受临床检查确诊为胫骨平台骨折者;(2)认知功能正常,精神状况良好者;(3)在执行同意书上签名者。
排除标准:(1)临床基本资料缺失者;(2)合并多发伤其他部位骨折者;(3)合并严重脏器器官功能障碍者。
对比组给予常规治疗:常规开展膝关节功能锻炼,术后定期为患者换药,检查患者的膝关节康复情况,指导患者自行完成膝关节自主训练等内容。
分析组则配合康复治疗:(1)早期康复锻炼:术后指导患者抬高患肢30°左右,术后一天给予患者冰敷处理,每次冰敷时间控制在20 分钟,完成手术24 小时后,早期开展针对患者的床上患侧踝泵运动、等长收缩锻炼等内容。协助患者取仰卧体位,保持膝关节不动,完成足趾伸趾屈、踝关节等锻炼,指导患者正确完成股四头肌的收缩锻炼,保证手掌处于患者髌骨部位上下滑动,让患者有所感觉。1 次/2小时,每次控制时间在5 分钟~10 分钟。(2)骨折固定期的锻炼:在患者术后需接受石膏或支具固定2 周~4周,在固定过程中详细观察患者石膏托的松紧程度,密切监测患者患肢末梢循环情况,指导患者床上完成髋关节、踝关节、趾关节的活动,协助患者取仰卧体位,健侧股二头肌完成屈曲训练,保证足跟贴紧床面,力度由小至大,受伤患者避免负重,可依靠双拐完成站立、髋关节、踝关节的内收、外展等训练,同增加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以及股四头肌的活动度和小腿腓肠肌的活动度。(3)在骨折固定解除后:指导患者开展关节活动度锻炼、肌力活动度锻炼等,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体位,被动完成膝关节的屈曲锻炼,直至患者自觉牵拉感,反复锻炼,协助患者取仰卧体位,保持健侧下肢伸直状态,患侧髋关节屈曲90°,保证患者姿势为两手环抱大腿后方,开展伸膝锻炼,足部指向上方,随后逐步放松数秒,重复完成3 次~4次上述操作,每天训练2 次,每次5 组~10 组。(4)负重锻炼:术后3 个月指导患者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完成负重锻炼,负重练习过程中指导患者双手扶于床头,双脚略微张开与肩同宽,缓慢下蹲,下蹲过程中保证膝关节屈曲50°左右。术后4 个月开展负重阻力锻炼,加强针对患者的适应性锻炼,在关节活动度和肌力水平恢复到正常状态后,可通过骑自行车、游泳、慢跑等运动完成各项适应性锻炼,有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康复。
评价组间治疗总有效率、膝关节功能、胫骨平台后倾角。(1)治疗效果的评价包括显效(患者无疼痛感受,膝关节屈曲超过120°,症状体征较前相比基本消失,能完成轻度体力活动)、有效(患者有轻微疼痛感受,膝关节屈曲超过60°~120°,症状体征较前相比明显改善,日常生活尚可)、无效(患者疼痛感受明显,膝关节屈曲低于60°,症状体征较前相比无明显变化,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3 个方面,治疗总有效率的计算=显效+有效。(2)针对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的评价主要采用国际骨关节Lequesne指数评分进行评价,内容包括休息痛、关节晨僵、行走能力、关节肿胀、运动痛、关节压痛六项指标,各项评分均实施4 级评分法(0 分-3 分),得分越低表示患者关节功能越好。(3)评估两组患者胫骨平台后倾角度,并做详细记录和比较。
分析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比组明显更高,P<0.05。如表1。
表1 组间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n(%)]
分析组治疗后休息痛、关节晨僵、行走能力、关节肿胀、运动痛、关节压痛评分均低于对比组,P<0.05。如表2。
表2 组间膝关节功能得分对比(,分)
表2 组间膝关节功能得分对比(,分)
组名 n 休息痛 关节晨僵 行走能力 关节肿胀 运动痛 关节压痛分析组 40 0.48±0.19 0.68±0.27 0.78±0.29 0.45±0.12 0.95±0.36 0.63±0.24对比组 40 0.64±0.21 1.05±0.42 0.98±0.32 0.75±0.28 1.41±0.53 1.01±0.39 t-3.747 4.915 3.071 6.532 4.762 5.504 P-0.000 0.000 0.002 0.000 0.000 0.000
对比组治疗3 个月后的胫骨平台后倾角为(6.89±1.78)°,对比组治疗3 个月后的胫骨平台后倾角为(8.32±2.16)°,治疗组疗3 个月后的胫骨平台后倾角比较,t=3.231,P=0.001,有统计学意义;对比组治疗6 个月后胫骨平台后倾角为(7.89±1.68)°,分析组治疗6 个月后胫骨平台后倾角为(9.78±2.04)°,组间治疗6 个月后的胫骨平台后倾角比较,t=4.523,P=0.000,有统计学意义。
胫骨平台骨折是常见的骨科疾病类型,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胫骨平台关节粉碎、塌陷等情况。病情严重者甚至会对患者的胫骨干后端造成影响,使得半月板、韧带等软组织受到损伤[4]。膝关节作为人体最复杂结构、最大的关节,患者在出现胫骨平台骨折后膝关节功能受到严重影响。随着近几年来交通事故的不断增多,导致胫骨平台骨折发病率也呈逐年增高趋势,临床针对该病大多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为主,但术后若对关节的处理不当,则可能会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因此术后康复过程中完成康复治疗显得十分必要[5-6]。
针对性康复治疗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科学性,能够通过早期开展各项训练,即固定训练、固定解除期训练、适应性训练等帮助患者尽快恢复骨骼解剖结构,保障骨折能够尽早愈合。针对性康复治疗还能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制定针对性、科学性的治疗计划,帮助患者恢复膝关节功能,通过固定期训练、固定期解除后的锻炼以及肢体负重锻炼等不同阶段,完成对患者的牵伸训练、关节松动治疗和肌力训练等内容[7-8]。早期肢体功能训练能够帮助患者骨骼迅速恢复解剖结构,保证骨折端良好愈合,有效改善患者骨折区域血液循环状态,刺激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有效提高患者骨再生能力,最终达到改善缓解膝关节功能的作用效果[9]。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分析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比组明显更高,组间结果比较具备统计分析意义P<0.05;分析组治疗后休息痛、关节晨僵、行走能力、关节肿胀、运动痛、关节压痛评分均低于对比组,P<0.05,两组结果数据差异显著;分析组治疗3 个月后、治疗6 个月后的胫骨平台后倾角均明显高于对比组,组间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
综上所述,胫骨平台骨折实施康复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胫骨平台后倾角,提升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