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一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时间:2024-05-14

董秀英

【关键词】   上消化道大出血;出血量的评估;继续或再次出血的判断

案例介绍   患者姓名:张银兰,性别:女,年龄:51岁,住院号:0022904。患者于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血,为暗红色血液,共呕血2 次,量约 300 ml,伴头晕、全身乏力活动后感胸闷气短,伴言语欠清,烦躁不安。入院时再次呕血约500ml,原有症状较前加重。以“上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肝炎后肝硬化乙型慢性(失代偿期)”诊断收住。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差,扶入病房,T:36.9℃,P:90 次/分,R:20 次/分,BP:87/59 mmHg,体重45kg。主诉:反复呕血、黑便4年。在我院经14天补液输血、吸氧、保肝、抑酸、保护胃黏膜及各种止血药物和气囊压迫止血等对症治疗和精心护理,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基础护理: 体位与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入院时血压87/57,立即取中凹休克体位,以保证脑部供血。呕血时,指导患者脸侧向一边,使呕吐物易于呕出,防止窒息或误吸;床旁备好负压吸引、气管切开包等,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

2输液的护理:立即建立两组静脉通道,按医嘱迅速、准确的实施补液、输血、止血等抢救治疗措施,同时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开始输液时滴速要快,待补足血容量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控制滴速,以免输液过快、过多而发生急性肺水肿。

3饮食护理:合理饮食是避免上消化道出血诱因的重要环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出血停止后1~2天指导患者渐进高热量、高维生素流食,限制钠和蛋白质摄入,避免粗糙、坚硬、刺激性食物,且应少量多餐、细嚼慢咽,防止损伤曲张静脉而再次出血。

4心理护理:一般大出血患者都有紧张、悲观或恐惧、沮丧等心理,从而促使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血压增高,可诱发加重出血。我们指导患者保持安静稳定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止血。护士应勤巡视病房、护理操作要迅速准、稳而不忙乱,以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使其有安全感。呕血或黑便后及时清理干净,以免引起患者的不良刺激。在各项检查、治疗措施前做好解释工作,征求并及时解答患者和家属的疑问,以减少他们的疑惑。

5病情监测:

(1)监测指标:

①持续心电监测并记录生命体征;

②观察患者精神和意识状态;

③观察患者皮肤与甲床的色泽、肢体温暖、周围静脉尤其是颈静脉充盈情况;

④准确记录出入量:测每小时的尿量使其保持>30ml/h;

⑤定期复查血常规、血尿素氮、电解质、大便潜血以了解贫血程度、出血是否停止及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2)周围循环状况的观察:周围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对评估出血量有重要价值。如患者出现头晕,心悸,恶心、出汗、口渴等症状表示血容量明显不足;如患者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四肢湿冷提示微循环血液灌注不足,而皮肤逐渐转暖、出汗停止则提示血液灌注好转。

(3)出血量的评估:

详细询问、观察呕血或(和)大便次数、量、性状及发生时间,以便判断出血量及速度。

①大便潜血阳性:一天出血量>5ml;

②黑便:出血量>50ml/d;

③呕血:胃内积血量>250ml;

④引起全身症状:出血量>400ml;

⑤头晕、心悸、乏力:出血量>400~500ml;⑥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休克:短时间出血量>1000ml;

⑦血压下降:出血量>500~800ml;

⑧血红蛋白每下降1g:出血量约300~400ml。

(4)继续或再次出血的判断:①反复呕血;呕血转为鲜红色;②大便次数增多且粪便稀薄呈暗红色;③经充分补液、输血后周围循环衰竭无明显改善;④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比容持续下降;⑤尿量正常的情况下,血尿素氮升高;⑥门脉高压的病人,脾脏暂时缩小。

6安全护理:轻症患者可床旁活动,到卫生间大小便。但有活动性出血的患者,常因再排便时或便后起立时晕厥时易发生意外,故护士应多巡视,必要时要求在床上排便。

7健康宣教:

(1)指导患者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劳逸结合,保持乐观情绪,保证身心休息,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和压力。

(2)用药指导  告知患者用药方法、药物作用及其不良反应。

(3)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帮助病人及家属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病因和诱因,以及学会防治疾病的基本知识,以降低再度出血的危险。教会患者及家属早期识别出血征象及应急措施。

8生活护理:(1)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做好保暖措施;

(2)留陪人,协助病人日常基本生活需求;

(3)卧床休息至出血停止,嘱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4)呕血时,嘱患者漱口,并做好口腔护理。同时协助病人做好肛门皮肤护理,保持清洁,干燥;

9三腔二囊管的应用与护理:(1)适应症:门静脉高压所致的食管下端、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禁忌症: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严重冠心病,高血压, 心功能不全者慎用。(3)相关操作:操作前先检查三腔二囊管的性能,合格后做好标记。将三腔管前端涂液体石蜡。然后由病人鼻孔送入,达咽部时(14~16cm)嘱病人吞咽,当三腔管插入50~65cm时,如能由胃管腔抽出胃内容物,表示管端已至胃腔。先向胃气囊注入气 250~300ml(囊内压力维持在40~50mmHg),末端随即用血管钳夹住。然后将三腔管向外牵拉,感觉有中等度弹性阻力时,表示胃气囊已压于胃底部,固定。按医嘱定时由胃管内抽吸胃内容物,并记录性质、颜色及量以观察有否继续出血;定时经胃管冲洗胃腔,以清除积血,以减少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并可自胃管进行鼻饲和药液治疗。每 12~24h食管囊应放气并放松牵引30分钟后再使气囊充气加压,同时将三腔管再稍深入,使胃囊与胃底粘膜分离,以防止长时间压迫致使胃底粘膜及肝细胞坏死。注意患者呼吸是否畅通,有憋气现象速通知医生。出血停止24h后,将食管和胃的气囊放气,但要留置观察 24h。如未再出血,可嘱病人口服液体石蜡20~30 ml,然后抽尽双囊气体,缓缓将三腔管拔出。

【參考文献】

[1]姚景鹏  陈卫红内科护理学第一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0年.

[2]金中杰  林梅英内科护理第二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

[3]尤黎明  吴瑛 内科护理学第6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

[4]贺银成  国家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辅导讲义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8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