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4
吴倩 窦红漫 吴赛青 程平 邢学伟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病理科)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ggressive angiomyxoma,AAM)是一种罕见、类型不明确的软组织良性肿瘤[1]。AAM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极易误诊、漏诊。现本文报道1例AAM,结合文献复习,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
1.1 临床资料 女性,45岁。2018年2月因“反复便时肿物脱出伴肛门坠胀不适4月余”收入我院。专科检查:肛门口见肿物脱出,大小5×4cm,色暗红,表面光滑。MRI:子宫直肠凹、会阴部、双侧坐骨直肠窝及右侧臀部皮下占位性病变并累及邻近结构(图1),大小约15cm×7cm。于局麻下手术,术中见右侧臀部近会阴处可触及大小12cm左右包块,形态不规则,因肿物较大,行直肠脱出肿物切除,送病理检查。术后予以激素去势治疗,随访18个月,残余瘤体明显缩小。
1.2 方法 手术标本经4%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厚度为3-4μm。免疫组化采用EnVision二步法。所用一抗为工作液,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DAB显色。
2.1 巨检 附黏膜不规则组织1块,大小4.5cm×3cm×2cm,切面灰红质软,境界不清。
2.2 镜下所见 肿瘤组织于肠壁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肿瘤细胞稀疏分布于黏液样基质中,短梭形或星芒状,核梭形或卵圆,核膜光滑,未见病理性核分裂;其间见较多不规则分布的薄壁或厚壁血管,管腔大小不一,可见灶性出血(图2、图3)。
2.3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肿瘤细胞Desmin、ER、PR均(+),CD34灶性(+)、SMA及S100(-),Ki-67(+约5%)(图4)。
AAM又称深部血管黏液瘤,好发于育龄女性骨盆、会阴区、外阴等部位,男性少见[2],主要特点为局部侵袭性及易复发性。
3.1 诊断 AAM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3]。核磁共振(MRI)T2 加权像和增强CT可特征性显示肿瘤内“漩涡”状或“分层状”改变,对诊断具有一定意义。确诊需在术后病理形态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免疫组化综合判定。AAM肉眼观察质软,切面常呈均质胶冻状,境界欠清,可与周围组织粘连或浸润;镜下肿瘤细胞小而稀疏,呈星芒状、卵圆形或短梭形,胞质少而不清,核圆形或卵圆形,无异型性,未见非典型核分裂;基质以显著的黏液样变性及纤细的胶原纤维为特点,显著特征是存在大小不等薄壁或厚壁血管,间质内常见灶性出血。免疫组化肿瘤细胞表达Vim、Desmin,大多表达性激素受体ER、PR,提示本病可能为激素依赖性肿瘤,激素干预的方法可能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3.2 鉴别诊断 AAM临床极易误诊,需与其它黏液性肿瘤进行鉴别,主要包括:①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ngiomyofibroblastoma,AMF),是一种好发于外阴、阴道的良性肿瘤,与AAM具有重叠的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特点。鉴别主要依据肿瘤的边界、生长方式及血管成分,AMF多数较小而边界清,不具有侵袭性的生长方式,细胞肥胖圆形、卵圆形或梭形,围绕血管分布,细胞稀疏区和密集区交替分布,水肿的间质内见大量薄壁血管伴血管周玻璃样变。②表浅血管黏液瘤。可以发生于外阴或会阴区,呈分叶或多结节状,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丰富的黏液样基质中见稀少梭形及星形细胞,但缺少AAM中可见的厚壁大血管,免疫组化染色不表达Desmin、ER及PR。③黏液样神经纤维瘤。同样具有黏液样基质及稀疏分布的肿瘤细胞,但细胞有弯曲或波浪状胞核,免疫组化S-100蛋白弥漫阳性[4]。
3.3 治疗及预后 AAM治疗尚无统一标准,手术完整切除是治疗首选,但AAM肿块常较大且易侵犯周围组织及脏器,边界常不清,手术难度往往较大,切除不净极易复发。对手术风险高及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可考虑行部分切除术。结直肠部位的AAM,如符合相应适应症,可行经自然腔道微创切除肿瘤。针对ER、PR阳性的患者,有文献报道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可获得显著疗效[5];本例因肿块较大,部分切除后注射“亮丙瑞林”雌激素抑制剂保守治疗,随访18个月后肿块明显缩小。激素疗法适用于复发或有肿瘤残留且ER、PR阳性的患者,但由于激素治疗本身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其应用也相对有限。
总之,AAM虽属良性肿瘤,易与女性盆腔会阴部发生的其他肿瘤混淆,正确的病理诊断非常重要。局部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对于肿瘤表达ER、PR的患者,可适当辅以激素治疗。因其高复发率,所有病例均应长期随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