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4
胡冰倩
(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318020)
床旁超声属于一种无创,并且具有可重复性的患者床旁检查操作方式,可以及时掌握患者的后状况和病情变化[1]。近些年来,已经成为急诊患者病情检查和监测中的常用方式,但因申请床旁心脏超声检查,易导致浪费大量医疗资源。因此,必须对不同患者临床状况进行分析,判断实施必要性[2]。本次研究围绕不同情况下床旁心脏超声检查实施必要性与对诊断、治疗价值的影响进行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收治的50例申请床旁超声患者为分析对象,其中男性患者为29例,女性患者为21例,最低年龄为30岁。最高年龄为88岁,平均年龄为(57.21±20.37)岁,其中,急诊可为31例(比重为62.0%),重症监护室共14例(占比为28.0%),其他科室共5例(占比为10%)。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使用挪威GE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mpany)生产的 GE Vivid i超声诊断仪,控制探头频率,2.5~3.5MHZ。全部临床测量结果均由同一经验丰富心内科主治医生完成,并申请床旁超声检查,并与24h内完成检查,详细记录检查结果。检查结束后询问患者的人口资料和入院治疗疾病、申请床旁超声原因以及既往病史等信息。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不同情况患者所占比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利用t和X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次研究中共50例观察对象,因心脏病入院患者25例(50.0%),既往有心脏病患者为28例(56.0%)。患者主治医生申请床旁超声诊断中符合ASE和ACEP共识这共31例(62.0%),其中,诊断左心室功能、怀疑肺栓塞分别为27例和4例,占比分别为54.0%和8.0%。不符合ASE和ACEP共识患者统计结果为19例(38.0%),包含观察心腔内血栓、手术术前检查和测量肺动脉压患者,分别为8例,6例和5例,所占比重分别为16.0%、12.0%和10.0%。经内科医生对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显示,需要行心脏超声检查患者42例(82.0%),床旁超声检查后依照患者病情允许采用常规超声检查患者15例(30.0%),可结合已有结果判断超声检查结果患者31例(62.0%),床旁心脏超声检查后因意外发现申请患者4例(8.0%)。全部患者中完成并且已经达到超声检查目的画着46例(92.0%),床旁心脏超声检查结束,需要修正原本诊断结果患者11例(22.0%),对诊断结果更加确定患者35例(70.0%),与最初诊断结果相同患者5例(10%),而实施床旁心脏超声检查后需要进行原本治疗方案调整患者10例(20.0%)。
申请床旁超声检查,主要目的是加强对急症患者与危重症患者病情监测,获取更加精准的病情信息,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有效可靠信息[3]。申请床旁超声检查中,要求必须渡河针对性检查,并且要求明确检查的目的,具体而言包含心脏功能评估、观察心包积液、引导心包穿刺操作以及评估心脏容量等[4]。本次研究中,患者临床资料中显示,急症和危重症患者所占比例为90%,符合ACEP和ASE共识患者高达62.0%,并且经床旁超声诊断后,部分患者临床诊断结果和治疗方式需进行调整,可保证患者治疗效果,因此,申请床旁超声诊断对患者的临床诊断与质量具有较大积极影响,具有较高实施必要性。
本次对50例申请床旁超声的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经心内科医生诊断后其中,46例(92.0%)达到申请目的,4例(8.0%)诊断结果未发生变化,需要修真结果和调整治疗方案例数分别为11(22.0%)例和10(20.0%)例。可见,针对不同临床状况,在ASE和ACEP共识指导下,合理的申请临床超声诊断,可更加精确的掌握患者病情,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信息,降低对资源不合理浪费,具有较高临床使用意义。
综上所述,床旁超声检查可以作为患者疾病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指征,严格按照ASE和ACEP共识申请床旁超声,既可提升对患者疾病临床诊断正确率,为疾病治疗提供可靠参考,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又可降低治疗中对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具有较高实施意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