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4
范云莉
(西安市邑区中医医院 710300)
在临床上,脑出血多发于中老年人,且其发病紧急、病情进展迅速,且致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因而患者预后多变。此类患者一旦发病,则多需实施手术治疗,而在术后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加以干预,对于改善其病情,促进其神经恢复尤为重要。作为一种先进的护理模式,预见性的实施可对患者提供有效的预防护理,从而促进其病情康复[1]。本文以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为时间段,选取我院脑出血术后患者60 例,随机分为2 组,各30 例,即分析了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康复、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内容:
1.1 资料 以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为时间段,选取我院脑出血术后患者60 例,随机分为2 组,各30 例。其中,观察组女14 例,男 16 例,年龄为 41-78 岁,平均年龄为(61.3±2.4)岁。对照组女 13例,男 17 例,年龄为 42-79 岁,平均年龄为(62.7±1.9)岁。两组一般情况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为:(1)预见性评估危险因素。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多方面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预测,然后制定出相应的预防策略。(2)饮食护理。首先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对进食的黏稠度进行合理调节,逐渐从流食、半流食过渡至普食,且必要时可采取脾胃造瘘为重度患者进食。(3)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与患者积极交流和沟通,向临床治疗以及疾病相关知识的告知患者,鼓励患者家属以及多多交流,并给予其鼓励和安慰,以消除及各种不良情绪。(4)生命体征护理。对患者脑损伤程度进行预测性评估,除了监测常规体征外,还需指导其伸缩、开合口唇等。(5)呼吸道护理。帮助患者及时排痰,并将鼻腔、口腔中的分泌物及时清理干净,以使其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给予气管切开以及雾化疗法。(6)泌尿系统护理。对患者膀胱、会阴部加强护理,对尿液有无感染征兆进行定时评估,并做好尿常规检查,缩短导尿管的留置时间,注意对患者病情变化及时了解,以便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3 观察指标[2]比较两组干预前后NIHSS 评分(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定,分值越低越好。)变化以及生活质量(采用SF-36 量表[3]评定,包括躯体、社会、心理功能及情感职能,分值越高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 进行数据处理。文中计量数据可采取t 值进行检验,文中计数数据可采取卡方进行检验,以P<0.05评定组间差异。
2.1 两组NIHSS评分对比 在NIHSS 评分上,两组干预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干预后二者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两组躯体、社会、心理功能及情感职能等评分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
?
在神经内科疾病中,脑出血属于常见病、多发病,多发于高血脂、高血压患者。有关调查数据显示,脑出血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发病率约为30%左右。该病症一旦发生,则其会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从而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此类患者接受临床治疗之后,其预后往往较差,而通过对患者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加以干预,则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4]。针对脑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其可预见性的评估患者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前提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干预,从而避免患者发生风险事件。同时该护理模式可从患者的泌尿系统、呼吸道、饮食、生命体征、心理等方面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护理,从而帮助其加速神经功能恢复,减轻病情和消极心理,进而提升其生活质量[5]。本文的研究中,在NIHSS 评分上,两组干预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干预后二者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生活质量评分上,两组各项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可见,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康复、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和作用。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的效果显著,即可促进其神经康复,并能提升其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应用和推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