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急诊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效果分析

时间:2024-05-14

罗余琴

(新平县人民医院 云南 新平 653400)

呼吸衰竭是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主要表现出明显咳嗽、呼吸困难、气促、喘息等不良情况,患者需要及时入院接受治疗,否则会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目前重症支气管哮喘尚未出现完全治愈手段,相关研究表明在急诊治疗中使用无创正压通气能够及时改善患者病情。为此在本次研究中,针对本院收治的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展开分组治疗,以了解无创正压通气的应用价值,以下是具体内容。

1.资料、方法

1.1 资料

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选择在本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0例患者以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一组40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所有患者均符合重症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患者入院时均表现出呼吸衰竭。

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6~73岁,平均(46.7±3.2)岁;

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5~71岁,平均(46.8±3.4)岁。

上述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4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入院时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镇静、吸氧、强心、扩血管、纠正患者水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等,并根据患者病情,遵循医嘱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利尿剂、糖皮质激素治疗[2]。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具体方法为:使用经鼻罩双水平气道正压辅助通气治疗,以S/T 模式,设置氧流量为每分钟4L,呼吸频率设为每分钟18次,将初始吸气压力、呼气压力设为:5cmH2O、2cmH2O。患者适应后保持每次2cmH2O 幅度进行递增,直到呼气压力为20cmH20、6cmH20。每天3次,每次3小时。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等临床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结果

两组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前的各项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 值>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O2、PaCO2、SpO2水平均明显改善,而且观察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P <0.05(详细内容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士s)

表1 对比两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士s)

组别 PaO2(mmHg) PaCO2(mmHg) SpO2(%)——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2.42±4.52 75.32±5.42 70.31±4.73 56.34±4.22 75.32±4.76 83.40±5.16观察组 52.16±4.19 90.34±5.08 70.45±4.78 32.89±3.98 75.40±4.64 94.12±5.75 t 0.267 12.788 0.132 25.567 0.076 8.776 P 0.790 0.000 0.896 0.000 0.940 0.000

3.讨论

重症支气管哮喘其病理机制在于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导致呼吸道气流受阻,使得呼吸阻力提高,影响血流、通气比例,进而引发代谢性酸中毒等[3]。该疾病临床表现十分明显,容易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常见的治疗手段主要为药物治疗,但是药物治疗容易导致痰液瘀阻,引起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通过使用呼吸机,通过体外机械驱动促进肺泡、气道口产生正压力差,有助于呼吸循环系统形成,帮助患者完成呼气[4]。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在患者吸气时提高正压,有助于降低气道阻力,减少氧气损耗量,改善支气管痉挛。呼气末给予正压,能够有效避免小气道萎缩,从而降低缺氧、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发生。该治疗方式的优点在于无创伤性,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快速帮助患者改善呼吸功能,而且操作简单方便,现已广泛应用于ICU、急诊室、呼吸治疗室中[5]。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前的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而且观察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性对比结果显示:P 值<0.05。

综上所述,开展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够改善重症支气管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病情,值得推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