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4
童 聪
(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普外二科 云南 保山 678000)
腹股沟疝是临床常见外科疾病,临床上对于成人腹股沟疝常用治疗措施是使用手术进行治疗,传统手术治疗方式切口较大,术后不利于患者恢复,且术后感染、疼痛情况较多,逐渐不被患者接受[1]。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成人疝气时,切口小,造成的创伤小,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少,在临床上使用逐渐广泛。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观察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以下是本次研究结果。
研究对象选自本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成人疝气患者,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使用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其余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分布在26-75岁之间,平均年龄(42.36±3.39)岁,病程时间为3~18年,平均病程时间为(7.98±3.22)年,斜疝患者36例,直疝患者2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分布在24~76岁之间,平均年龄(45.69±4.18)岁,病程时间为3~20年,平均病程时间为(9.02±3.19)年,斜疝患者33例,直疝患者27例;所选患者均符合成人腹股沟疝诊断标准[2]。所选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病程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获取所选患者及家属同意,均已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患有其他严重疾病,(例如肿瘤等);患有精神类疾病,不能配合本次研究的;在接受本次研究之前进行过其他治疗措施;凝血功能异常患者[3]。
对照组先对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措施,然后使用传统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措施后,实施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确定好疝囊位置后,将疝囊壁切开,游离到腹膜外内翻到腹腔,若疝囊较大,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切断,将切断的大疝囊处理成多个小疝囊置于腹腔,使用补片伞状填充物放置在腹腔,与内环口边缘位置平齐,之后进行缝针、固定的处理措施,在进行皮肤缝合之前,将补片置于患者精索下腹膜筋膜前。
对比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6月复发情况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本组数据均经SPSS20.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其表现形式为平均值±标准差,组间及组内比较t 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且符合统计学意义。
通过对2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手术措施,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2组患者术后临床相关指征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例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9例,术后6月内复发情况观察组3例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2例。
表2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比较(n,%)
成人腹股沟疝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多见于男性,若未能得到有效及时的治疗措施,有导致患者出现疝内容物绞窄性坏死的可能性[4]。传统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术中手术切口较大,术中出血量较多,对机体组织及神经影响较大,导致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且不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从而对患者进食产生影响,不利于患者恢复。随着近年来医学技术的发展,无张力修补术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广泛,进行手术时,手术切口小,不会对机体组织造成较大损伤,患者受到的创伤小,术后可以及早下床活动,有利于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然后通过饮食补充体内所需营养物质。且通过无张力修补术直接对患处进行处理,操作简单,保证手术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生及复发情况的发生率。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例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9例,术后6月内复发情况观察组3例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2例。对成人疝气患者实施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有助于缓解患者不适症状,安全性高,降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使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有助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病程,避免病情的反复发作,患者的恢复及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