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护理操作技能引导下的解剖学实验教学实践研究*

时间:2024-05-14

孙 伟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吉林 白城 137000)

现如今,对于高等护理教育事业国家越来越重视,投入持续增加,由此极大的扩大了各院校护理专业的教学规模与教学质量,从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护理人才。新时期,对于基础理论知识与各项操作技能需要护理人员进行熟练的掌握,以此有助于临床实践能I了的提升,在现代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解剖学作为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本文为提高学生的护理操作技能,现深入探究了解剖学实验教学,详情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择某高等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2016级3班、4班,每班各有学生35名。现分为两组,对照组为3班,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20.97±2.16)岁;观察组为4 班,年龄17-22岁,平均年龄(20.66±1.82)岁。两组间差异性不明显,P>0.05。

(二)方法

安排同一名教学经验丰富、具有相同临床医学背景的教师担任两个班级的解剖学实验教学,使用相同的教材与教学大纲,在课时安排上保持一致。

对照组:教学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按照教学大纲教师对单元学习的重难点由教师进行讲授,在讲授示范时采用教学标本,便于学生对人体器官解剖结构进行更好的认识与了解,然后引导学生自行观察,教师需要总结实验要点。

观察组:开展护理操作技能引导下的教学,详情如下:

(1)设计护理操作

在设计护理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教学单元、教学内容与要求,如运动系统的护理内容把控骨骼与常用肌注部位等。具体设计时要严格按照可行性、系统性原则,对于解剖学知识学生需要在完全掌握的基础上具有临床可行性,能够有机结合临床实践,避免与临床实际相脱离。

(2)演示护理操作

就解剖学基础知识,教师在向学生讲解时需要借助幻灯片、模型、挂图等教学工具,便于学生更好的认识解剖结构与毗邻关系,科学的分析观察重点。划分学习小组,每组包括6-8名成员,将标本、模型等发放给每个小组,确保学生能够进行近距离的观察与亲自触摸,对于观察到的活体表面指导学生能够主动结合教材内容,通过组内讨论观察感悟,确保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对结局进行讨论,关于本节实验教学要点由教师进行总结,对于小组成员尚未理解或解决的问题进行统一回答。

(3)模拟护理操作

关于护理操作技术安排教师在现场进行演示,边演示边对当前操作部位的解剖学层次与路径等进行细致的讲解,重点讲解如何应对操作中极易出现的问题。完成演示后,教师可向小组提出问题,然后由小组成员开展针对性的模拟体验。

(4)观察指标

认真记录两组考核成绩,待两组结束全部的教学课时后统一开展期末操作技能与理论知识考核,其中操作技能占60%、理论知识为40%,总分为100分。

表1 两组学生考核成绩的对比(±s)

表1 两组学生考核成绩的对比(±s)

?

(5)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22.0分析,P<0.05具统计差异。

2.结果

观察组的理论考试、操作考试以及总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下表1。

3.讨论

在护理专业中解剖学是一门基础课堂,内容繁多、难点密集,除了需要掌握人体形态结构、位置的同时需要对护理操作技术进行准确无误的实施,对于解剖层次学生一般很难凭借简单的标本来进行准确的辨识,对于解剖知识在护理实践中的作用更无法真正体会。基于此,对于解剖学实验教学而言需要增强导向性,对自身护理操作技能进行不断强化,对于传统实验项目中的缺陷采用有效措施予以解决,确保学生对于学习的需求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引导与鼓励学生对标本、模型进行近距离的观察、触摸,以此有助于学生识别能力的增强,能够更好的记忆与理解基础知识。与此同时,为致力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显著提高可结合操作模型、典型案例,能够实现对问题的主动发现与解决。

在本次研究中,相比较于开展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照组,观察组在护理操作技能引导下的教学之后学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与总成绩均获得显著提高,整体效果显著(P<0.05)。

综上所述,护理操作技能引导下的解剖学实验教学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可极大的提高学生的临床考核成绩,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自身操作技能。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