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4
刘凤海
(沧州市中心医院 河北 沧州 061000)
宫颈癌是妇产科恶性肿瘤,病因与病毒感染、生物学因素等病因有关。具有阴道流血等症状,同时不同类型的宫颈癌,特征表现也存在差异。治疗方案制定与疗效直接受到淋巴结的转移影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能够有效观察淋巴结形态学,从而判断其是否出现转移;对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42例宫颈癌患者的MRI检查结果。纳入标准:①经外科手术病理证实;②术前未接受放化疗;③临床资料全面。患者平均年龄66.5±4.6岁。2例腺癌,38例鳞癌,其他2例。
盆腔MRI检查采用GE Discovery MR750w 3.0T磁共振扫描仪,通过腹部32通道全数字化射频系统、相控阵接收线圈,依次展开DWI与T1WI,以及冠状位、矢状位、轴位的T2WI扫查。
判定转移淋巴结标准:影像存在至少一个转移征象,可经过手术或病理结果确诊。测量淋巴结长短径,利用Matelab软件获得表观扩散系数值。
数据处理用spss22.0软件,组间统计学差异用P<0.05反映。
收集205枚盆腔淋巴结,89枚转移淋巴结,116枚非转移淋巴结。后者以椭圆形、光整边缘的形态为主。前者以椭圆形、毛糙边缘、不规则的形态特征为主,如表1所示;
表1 形态特征 (n,%)
非转移性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的长短径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2所示;
表2 长短径比对 (±s ,mm)
表2 长短径比对 (±s ,mm)
组别 n 最短径 最长径 短/长径比 非转移性淋巴结 116 4.52±0.26 7.36±1.62 0.61±0.25 转移性淋巴结 89 8.21±2.27 18.25±2.11 0.45±0.14 t 17.373 41.809 5.419 P 0.000 0.000 0.000
非转移性淋巴结的表观扩散系数值为932.14±211.45mm2/s;转移性淋巴结的表观扩散系数值为865.35±165.84mm2/s;宫颈癌原发灶的系数值为911.62±134.14mm2/s;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1.54,P=0.521)。
宫颈癌严重影响女性生理健康与心理状态;对此,早期展开有效诊疗意义重大。在宫颈癌诊断中,盆腔淋巴结是否转移,直接影响手术选择与预后评估。尤其是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易出现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对患者创伤较大;对此,术前明确评估病情意义重大,确保临床治疗方案的个体化与可行性。
弥散加权成像技术,主要是通过检测人体组织内,水分子扩散运动方向与受限程度,间接了解到周围组织结构变化情况。水分子弥散程度,直接反映了信号降低度。水分子弥散受限程度,直接反映了信号增高度,根据信号降低程度,可直接得到弥散系数值。该技术不仅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有着较高应用价值,同时也可以用于肿瘤良性与恶性的鉴别。恶性肿瘤的细胞体积更大,可明显观察到高信号,但在表观扩散系数图上,可明显观察到低信号。虽然该技术在诊断盆腔淋巴结的转移上有着一定临床价值,可通过测量表观扩散系数值诊断是否转移,或通过影像学特征或高低信号进行诊断,但针对于表观扩散系数的参照标准值范围等方面,尚未有着明确的界定;对此,也存在较多争议[1-2]。
T2WI判定盆腔淋巴结特征有着重要意义,通常显示为融合或不规则状态,以及毛糙伴渗出边缘改变,或是呈现椭圆形等状态,清晰描述了形态与边缘等特征。但并不能以此作为转移评判标准。通过淋巴结长短径的比较,发现非转移性、转移性的淋巴结,其长短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表示淋巴结大小,也可作为转移评判的指标。可以将短径超过20mm的影像结果,当作转移性淋巴结的评判标准。同时短径超过10mm的影像结果,无法作为转移性淋巴结的评判标准,但部分转移性淋巴结,其短径并未超过10mm,这也是值得放射科医生注意的。
研究结果显示,非转移性淋巴结的表观扩散系数值最高,其次是宫颈癌原发灶,最后是转移性淋巴结,但三者的表观扩散系数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如下,一是所测的表观扩散系数值,取于图像上的兴趣区,以及表观扩散系数的均值。二是样本数量过少,导致误差区分不明显。在实际临床诊断中,也会受到放射科医师的技术水平限制,导致转移淋巴结判定,出现漏诊或误诊等情况;对此,还需加强实践经验总结,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理论,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为宫颈癌临床治疗水平提升做出突出贡献[3]。
综上所述,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针对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通过淋巴结形态特征观察,以及长短径比较,可准确鉴定出转型性淋巴结。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