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杨鹏飞+邹立伟+史永成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走过这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
20世纪90年代初,一曲深情哀婉的《丹顶鹤的故事》打动了无数人。这首歌初名《一个真实的故事》,是根据一位养鹤姑娘的真实事迹谱写而成。故事的主人公叫徐秀娟,她为寻找一只走失的丹顶鹤不幸溺水牺牲,地点是扎龙丹顶鹤的南迁之地江苏盐城,时间是1987年9月15日。
27年后的2014年4月19日,在扎龙国家自然保护区,又有人因为寻找丹顶鹤而以身殉职。
这次,是徐秀娟的弟弟——徐建峰。
一份至情
惊闻此事,当地媒体匆匆赶往徐家,但悲痛欲绝的徐建峰家人婉拒了采访。一个家庭痛失两位亲人,任谁也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记者们也不忍再触痛他们心底的那块伤疤,便辗转找到徐建峰生前的同事。
“说起来,徐主任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比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都长。”繁育中心的兽医张显光说,徐建峰一年到头有四分之三的时间都是和同事们吃住在一起。
对徐建峰而言,养鹤已成为生命中难以割舍的一部分。他生前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曾说:“这份工作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至情,一份责任。”
这份至情,源自家庭。
徐建峰的父亲徐铁林曾是扎龙渔场的一名职工,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就经常将受伤的丹顶鹤抱回家抚养。1979年,扎龙国家自然保护区成立,徐铁林被吸收到保护区工作,成为我国第一代丹顶鹤饲养员。
徐建峰的姐姐徐秀娟从小随父亲养鹤。1986年5月,刚从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系进修结业的徐秀娟受邀前往盐城自然保护区工作。没想到,她把年仅23岁的生命永远留在了那里。
1997年,徐铁林退休。为了继承父亲的事业和姐姐的遗志,徐建峰从齐齐哈尔市建华厂转调到保护区,踏上了姐姐曾经走过却没能走完的路。
在养鹤人的心中,丹顶鹤的地位非同一般,用一位老饲养员的话说:“就跟伺候祖宗似的。”
1987年,保护区从北京动物园引进一只赤颈鹤。由于初到陌生环境,头几天赤颈鹤滴水未进,徐铁林也跟着寝食难安。三天后,看到这只鹤终于吞下了一条小鱼,徐铁林激动得扑通一跪:“祖宗啊,你可算吃东西了。”
徐建峰对鹤的感情,并不亚于父辈。
2013年7月,八只新孵化的小丹顶鹤“闹毛病”了。半个月里,徐建峰整天守候在小鹤旁边,观察它们的神态,辨别它们的声音,甚至用手指碾磨来分析小鹤粪便的黏度。晚上他也睡不踏实,起得比兽医还勤,隔一会儿就去看看,比照顾自家孩子都上心。
有些性情乖戾的鹤爱用嘴鹐人,一般人无法近前,但只要徐建峰走过去,鹤便乖乖不动了。
有朋友送给徐建峰一部老式单反相机,他视若珍宝,时常拿来拍照,而他的镜头里全是鹤——或悠然信步,或翩跹起舞,或凌空翱翔。
他与鹤的感情也日渐默契,与鹤嬉戏,带鹤放飞。有些小鹤把他当“爸爸”,遇到危险就往他的脚边躲。有时,徐建峰俯身低头,小鹤就用长嘴给他剔牙,或将嘴轻轻探到他的耳边,像在掏耳朵,更像在窃窃私语……
有同事打趣道:“跟驾鹤的神仙比,你就差骑鹤了。”
一份责任
徐建峰走了,同事们不时从相机、网络上翻找他的照片:“人没了,才发现他留下的照片这么少。”他的影像多留在集体合影之中,而姿势始终只有一个:侧身45度,站得笔直——这是他从军三年留下的习惯,也是他严谨性格的写照。
徐建峰办公室的案头至今整齐地放着各类书籍和工作日志,被子叠成“豆腐块”,工整地摆在简易床上。
徐建峰白天很少待在办公室,尤其是每年的3月至7月间,那是丹顶鹤繁殖的关键时期。
每年3月中旬,丹顶鹤陆续北归,在芦苇荡里筑巢、繁殖。
芦苇长得飞快,夜深人静时都能听到拔节的“噼啪”声。葱翠的芦苇很快盖过丹顶鹤,将其藏匿其中,人们远距离很难观察。为确保鹤的饮食和安全,也为了将被遗弃的鹤卵及时捡回,工作人员需要近距离察看。
乘舟勘查是较为惬意的方式。带上丹顶鹤爱吃的小鱼,在郁郁葱葱的苇丛间撑出一叶小船,长篙一点,直插清透的水底,水波徐徐漾开,船便划进了芦苇深处。
而徒步下苇塘可就没那么洒脱了。通常,徐建峰蹬上胶鞋,挎上装鹤卵的包,拿上探路的竹竿,抓起望远镜,早上七点出门,下午一点以后才能回来。也许是在部队拉练养成的习惯,每次下苇塘,他只带少许水,不带干粮,最大限度地减轻负重。同事们开玩笑说:“当过兵的就是抗饿。”
下苇塘很危险。扎龙腹地多有沼泽,水域深浅不一,苇草丛生,淤泥绵软,一个不小心,便有性命之虞。
一次,徐建峰下苇塘回来,把手机朝桌上“啪”一扔。大家纳闷:“咋的了?”
“唉,手机烧了。”原来,为了怕手机沾水,他特意将手机放进上衣口袋里。下苇塘时,他沿着泥面走,可一个趔趄,一脚滑进了深水坑,水直接没过肩膀,手机自然难以“幸免”。
徐建峰的手机烧掉过六七部,所以,他生前从不用智能手机,只用价格低廉的“老式机”。
如果徐建峰有事不能下苇塘,就会嘱咐其他下苇塘的同事:“啥都没有人命宝贵,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首先要确保自己安全。”尤其姐姐去世后,徐建峰更明白生命是多么宝贵。
可事情到了自己身上,他却奋不顾身。
2007年7月的一天上午,林甸县东兴乡一个林场给保护区打来电话:“在草甸子发现四只丹顶鹤。”撂下电话,徐建峰马上和两名同事驱车赶去。
那天,大草原上下起了瓢泼大雨,三人蹚着齐腰深的水慢慢靠近丹顶鹤。天上电闪雷鸣,两次“通天雷”就在百米外炸响。由于不熟悉地形,摸不清水深,他们几次险些翻入深沟之中。等他们把四只丹顶鹤全部带到安全地带后,已是后半夜1点多。
一份怀念
丹顶鹤是濒临灭绝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数量几乎同大熊猫一样稀少,每一只鹤、每一枚鹤卵都极其珍贵。所以,凡是和丹顶鹤相关的事,徐建峰都格外上心。
夏天,饲养员们放鹤回来,汗顺着脊梁骨往下淌,徐建峰便自己掏钱买冰棍、饮料,慰劳大伙儿。
每年5、6、7三个月,是人工孵化的关键时期。为了防止鹤卵在孵化箱里温度过高,饲养员夏燕辉隔几个小时就要拿出来晾一晾。一天晚上,夏燕辉迷迷糊糊起来,看到徐建峰正在小心翼翼地挪放鹤卵。见夏燕辉一脸疑惑,徐建峰笑笑说:“你年轻,怕你不够睡。”
夏燕辉明白,徐建峰既怕她睡不好,也是怕耽误了鹤卵孵化的工作——他把鹤看得太重。
一次,夏燕辉忍不住问他:“主任,你是为鹤而生的吗?”
徐建峰笑笑,没有回答。
每年4月是丹顶鹤的繁殖期,也是芦苇发芽的时候。为了让芦苇长势好,当地以卖芦苇为生计的农民会放火烧荒。而丹顶鹤最怕火,受惊便会弃巢。一对丹顶鹤每年只产两枚卵,一旦弃巢,鹤卵便损失了。
2014年4月中旬,扎龙湿地周边的荒火烧得格外凶。那段时间,徐建峰总往扎龙腹地跑,努力把被遗弃的鹤卵捡回来。4月18日,徐建峰深入腹地捡回一枚鹤卵和一只鹤雏。19日凌晨3点多,已经连续工作多日的徐建峰一宿没睡,他放心不下,便骑上摩托车去远些的地方查看,可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经法医鉴定,徐建峰因疲劳驾驶,在返回保护区的途中出车祸殉职。
“我说他为鹤而生,现在他却为鹤而死了。”提起当年的玩笑话,夏燕辉泪眼模糊,“他总说人命最重要,可为了鹤,他却能豁出命来。”
许多同事至今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徐建峰殉职快一年了,他的办公室依然保持原状,每天都有同事收拾屋子,给窗台上的四盆君子兰浇水。
饲养员王晓明手上戴着一副徐建峰当兵时发的军用手套,那是多年前徐建峰看他冬天骑着摩托去喂鹤,心疼他冻手,送给他的。王晓明说,有一次,他将小鹤放飞蓝天时,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他感觉,那是徐建峰骑着摩托回来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