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温针灸在胃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作用分析

时间:2024-05-14

黄洁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胃癌患者通常在手术结束后会有一定程度的急性失血、感染、广泛组织坏死或损伤等出现,术后进行淋巴结清扫时会导致大面积损伤,患者肠道蠕动的规律、方法等也会因炎性刺激和麻醉药受到影响,长期的胃肠功能抑制也会增加肠压力、导致肠黏膜病变等症状,引发系统性炎性反应和器官功能障碍,因此本文通过对该病患者术后应用温针灸治疗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进行探讨,现如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平均分成各35例的观察和对照组。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术后常规治疗,手术结束后患者禁止饮食从而将胃肠压力减少,同时给予其静脉补液对电解质平衡进行维持[1],给予患者营养支持使其体内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含量不断提高。同时可给予患者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5g/次,2次/d,治疗5~7d。注意患者服药过程中将镇静药物和抗胆碱药物的使用避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接受温针灸治疗,选择患者的内关穴、足三里穴、太冲穴、太溪穴、三阴交穴和曲池穴[2],对太冲穴、内关穴和三阴交穴进行针灸可起到平补平泻的作用[3],对于手足心热和舌红舌苔少的患者加太溪穴,对于发热患者加曲池穴,针灸一共治疗7次。

1.3 观察指标 总结比较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文章数据用SPSS22.0软件处理,以X2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如表1,观察和和对照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观察组的明显更低,P<0.05。

?

3 讨论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的地域性差别明显,该病可在胃的任何部位发生,其中超过半数在胃窦部、胃大弯和小弯及前后壁均可发生。大部分胃癌属于腺癌且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或出现嗳气、上腹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常和胃溃疡、胃炎等为慢性疾病有相似的症状,因此容易被忽略。胃癌的病理分期、组织类型、生物学行为及治疗与其预后有关。多数早期胃癌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少部分患者出现呕吐恶心或与溃疡病类似的上消化道症状,很难引起足够重视。直到肿瘤生长肿瘤生长才有较明显症状出现,但均缺乏特异性。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体重减轻和疼痛,患者常会出现如进食后饱胀、上腹不适等比较明确的上消化道症状,伴随病情进展上腹疼痛加重且乏力和食欲降低。肿瘤不同的部位也会有其特殊表现,贲门胃底癌会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和胸骨后疼痛,幽门附近的胃癌会有幽门梗阻表现。

胃癌手术患者在术后存在组织损伤及坏死、急性失血和感染等情况,外周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均会有所增加,导致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胃癌手术会使患者的脾胃受到损伤同时耗失气血,患者在手术结束后通常会有脘腹胀满、神疲乏力等症状。中医认为经过手术胃癌患者的胃肠脉络受到损伤致使气滞血瘀、运化失健、脾胃虚损,加上饮食、胃肠内滞留痰、湿等病理产物使脾胃气机升降受到影响,进而致使患者肠失传化、胃失和降,导致排期和排便困难。温针灸是艾灸和针刺相结合的一种方法[4],又被称为针柄灸,温针之名首见于《伤寒论》,但其方法不详。其适应证已经不局限于以风湿疾患,偏于寒性的一类疾病为主,而扩大至多种病证治疗。该方法将艾绒搓团捻裹在针柄上点燃,借助针体向穴位传入热力,每次燃烧枣核大团1~3团。该方法能够起到行气活血、温通经脉的功效,对经络壅滞、寒盛湿重适用。本次实验中对手术后的胃癌患者应用的温针灸治疗,在治疗期间对穴位的选择极为重要。内关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太冲穴为主取穴位,足三里穴作为足阳明胃经合穴经过温针就可起到温、通、补的功效。脾脏阳气是脾内运化功能的主要来源,加上胃与脾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和脾胃疾病紧密相关;内关穴为手厥阴之络,存在于人体的手厥阴经脉中,宣通上中二焦气机可起到加强和胃降逆与理气通络的作用;温针灸作为足三阴经交会穴的三阴交穴可起到健脾疏肝、行气补血的功效;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输穴,经过温针灸可起到补肝疏肝、行气和血的作用。对这些穴位进行温针灸可起到行气活血、和胃降逆、疏通气机和健脾益气的作用,帮助胃癌手术患者在较短时间内恢复胃肠功能。对于术后出现气血不足症状的患者应用辨证治疗法,可将取穴的治疗效率提升。

综上所述,通过对胃癌术后患者应用文针灸治疗取得了确切效果,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得到有效促进,且操作方便、安全,对患者的刺激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