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4
田美云董晓娟
(1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2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随着现代医疗服务模式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医疗服务越来越注重人文关怀。尤其是护理服务的对象已经由“病人”转化为了“人的健康”,这就要求护士一定要从病人的切实心理、生理需求出发,注重对病人实施优质的护理服务[1]。因此,内科护理教学也应该注重迎合现代医疗行业发展的需求,将人文教育融入到教学中,在提升护生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同时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让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2]。因此,本文探讨人文素养理念教学方式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效果。
1.1 一般资料 以我校2016级护理学专业中2个班级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8)。对照组中男11名,女36名,年龄19~22岁,平均年龄(21.05±1.00)岁;观察组男8名,女40名,年龄19~21岁,平均年龄(21.00±0.50)岁。学生的性别、年龄、成绩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对照组以教师讲授为主,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遵循教学大纲对内科护理学理论的重难点进行教学,同时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启发学生的思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文素养教学理念,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教师在具有深刻的专业素养的前提下经多种方法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比如广泛查阅医学史书籍、观看权威医学视频、参加医学论坛等。(2)内科护理教学中教师应将古今中外的医学护理类著名人物的案例及伦理学知识和法律专业知识等融入到具体疾病的讲解中,对进行内容渗透,认真落实和贯彻人文素养;例如在讲授“肺炎”病人护理时,穿插非典时期医务人员敢于奉献,不畏艰险的事迹,同时可通过此事件讲解链霉素不良反应,提升护生学习兴趣,加深护生对知识点的印象。(3)根据知识点的特性采用多种教学法比如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自主探究法等,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如在讲解心肌梗死时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分别扮演病人和护士进行模拟教学,教师指导学生从整体出发,以病人健康为主要目标对病人实施全面的护理措施,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1.3 观察指标 课堂教学质量以自制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评估,在学期课程结束后发放问卷,回收率100%。问卷90分以上表示非常满意,70-89分表示满意,70分以下表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纳入到SPSS20.0的Excel表中,进行对比和检验值计算,卡方主要是用于检验和计算病人计数资料之间的数据差异,当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内科护理学人文素养渗透教学效果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
人文素养教育的核心就是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通过人文素养与教学内容的融合,实现人文素质的提升。教师要在理论和实践课程中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通过医疗先进事迹和英雄故事,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人文素养精神和观念,提高护生的人文素质[3-5],全面体现和展示人文素养精神,帮助学生树立和培养人文素养观念[6]。本次研究中,通过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后,观察组护生对内科护理学教学的满意度更高,且普遍认为在内科护理学中融入人文素养可以加强自身的综合素养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加强师生和学生间的沟通,提升自身的沟通技能,促进专业思想和思维的发展,所以人文素养值得在教学中广泛使用,但也对教师的人文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所以教师也要注重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比如阅读医学史书籍、参加学术会议等。提升人文素养应深入到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每一个环节中,比如第一节课时一定要将医学知识与典型案例相结合,激起学生对医学的兴趣,针对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如可以让学生扮演病人、自己撰写论文、参加科研项目等,也可组织学生进行人文医学演讲、给学生观看医学人文视频等,全面提升护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在讲述具体疾病时除了与主要症状相关的护理问题的护理,还应注重心理社会等方面的护理问题,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出一些可以自由发挥的题目,让学生从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护理服务对象从“病人”到“人的健康”的转化体现了医学人文的重要性,目前医学教育都在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将人文素养融入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能全面提升教学满意度,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所以护理教育工作者应在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努力推动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提升护生的专业素养,为培养适应时代所需求的护生不断努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