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4
(四川省珙县中医院 何 平)
临床中高频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乳腺肿块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其作为一种新型微创技术,能够安全取得患者足量乳腺组织并进行病理诊断,在临床诊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此,本研究为了探究高频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在乳腺肿块诊疗中的价值,结果如下。
1.选择对象 我院选择2014年7月~2017年7月超声科接收的90例行高频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乳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在34~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岁。在这些患者中,肿瘤直径在10~67毫米之间,平均直径为36毫米。对所有患者病理诊断结果与75例经手术患者术后的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没有发现显著差异,前后诊断结果一致[1]。
2.采用方法 采用的仪器设备有:频率为5~12 MHz的高频线阵探头、美国德迈特可调式自动活检枪(射程15~22 mm)、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西门子S2000)、16G活检针等。患者在手术前需要对其凝血功能进行检查,做好操作前评估工作并完成肿块穿刺谈话和签字。通常要求凝血酶原活动度大于50%、原时间大于20秒、血小板大于>50×109/升。常规消毒铺巾位利多卡因(浓度2%)局部浸润麻醉,通过高频超声引导将穿刺活检针送到乳腺肿块边缘,然后在乳腺肿块内部二维声像观察下取材4~6次[2]。对取材组织条长度和质量进行观察,用浓度为10%的甲醛溶液固定选取的活组织并送检,石蜡包埋后切片,即可进行相应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穿刺工作完成后,需要用弹力绷带对其进行包扎。
在90例患者当中,有89例患者取材成功,1例患者取材失败(89/90)。病理诊断结果:良性病变及肿瘤患者5例,其中,乳腺纤维腺瘤3例、乳腺腺病患者1例、乳腺良性叶状肿瘤2例;乳腺恶性肿瘤79例,其中,导管内癌患者2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73例、粘液癌患者1例、浸润性小叶癌患者3例;炎性病变5例,其中,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2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3例。在79例乳腺癌患者中,72例患者进行了相应手术治疗,69例患者粗针穿刺活组织检查后的病理结果与手术后诊断结果相一致。有3例患者乳腺肿块直径小于20毫米并对其进行粗针穿刺活组织检查,病理诊断结果为乳腺导管内癌,全乳切除并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后其病理诊断结果为浸润性导管癌,前哨淋巴结阴性,没有进行腋窝清扫。2例浆细胞性乳腺炎、3例肉芽性乳腺炎,对症后均治疗痊愈。1例乳腺腺病、1例乳腺纤维瘤患者1年后病变没有发生显著变化。1例乳腺良性叶状肿瘤以及1例乳腺纤维瘤患者经手术切除肿块治疗后1年内恢复情况较好。高频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病理检测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基本一致,符合率为95%,且穿刺后患者没有出现血肿、大出血、气胸以及感染等临床症状,检测效果较好。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疗的进步,乳腺检验方法越来越成熟,在检查过程中使用高频超声探头频率较高,不仅能够探查浅表组织,还能够测量出肿块大小以及纵横比,检查边界是否有包膜,内部回声情况,钙化斑情况等,同时能够对血流阻力指数进行测量,从而对部分乳腺肿块性质进行初步判断。乳腺肿块在患者查体过程中很难被发现,而采用高频超声检查,能够提高患者的诊断率,然而确诊之后仍然需要进行组织病理学检验[3]。临床中采用针吸肿块细针穿刺活检以及切取肿块行术中冰冻来确定病理类型,然而这两种方式具有一定的缺点,前者采集的组织量职能进行细胞学检查,仍可能需要术中冰冻,且穿刺准确率不高;后者在术前不对肿块定性,不利于最佳治疗方式的选择。而粗针穿刺活检乳腺肿块能够弥补上述两种方式的不足,具有取样充足、能够提前对肿块进行病理学定性等优点,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粗针穿刺活检乳腺肿块在传统直视下不能进行有效的诊断,取材不准确、不能对进针位置进行有效观察和确定,因而容易引起穿透胸膜等问题,这时就需要在高频超声引导下进行。高频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乳腺肿块具有显著优点:(1)相比较传统手术活检,穿刺创伤小、对组织的伤害小,且无需缝合表皮切口,不会留下瘢痕,能够尽可能避免患者进行不必要的手术。(2)安全性高。该种检测方式能够提供清晰的视野,能够对全程针道进行监视,保证进针方向与胸壁平行,从而防止出现胸膜穿透等问题。(3)局部麻醉、操作简单、用时较少,准确率高。综上,高频超声引导粗针穿刺活检乳腺肿块具有诊断结果准确、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