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满天飞+李树明
江边广场,一块刻石矗立其间,上书“神州北极”四个草书大字,一群游人正在排队留影;临江栏杆处,挤满了向800米外黑龙江对岸眺望的游客;古色古香的商场里人头攒动,游客们正在兴致勃勃地挑选着产自“祖国最北”的纪念品……
这里就是吸引着八方游客的中国最北的村落——漠河县北极镇北极村。
近年来,北极镇党委围绕打造“全国旅游名镇”这个目标,不断加大村镇建设力度,旅游产业得到迅猛发展。漠河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恒勤告诉记者:“2011年,北极镇党委荣获中组部授予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这跟镇党政班子‘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工作劲头是分不开的,跟镇党委实施的‘1+1金手链工程也是分不开的……”
所谓“1+1金手链”工程,即:班子+项目,打造“金牌”发展链;干部+群众,打造“金岗”责任链;党员+典型,打造“金品”共赢链;支部+协会,打造“金星”致富链;站点+农户,打造“金网”服务链。
如果说,北极镇因绚丽多彩的北极光闻名遐迩,那么,“1+1金手链”工程这个党建品牌,也像一道“金色极光”照耀着这片土地。
创“金品”,耀亮增长点
北极春宾馆是北极镇最大的家庭旅店,庭院干净整洁,芍药娇,月季艳,环境优雅。旅店老板王长春介绍说,以前,他的客店就是自家农房,只有三个房间、一个卫生间。在经历了几次游客因订不到房间而失望离去的情况后,他从中看到了商机,就向镇党委提出了扩建旅店的想法。镇党委立即按照“班子+项目,打造‘金牌发展链”的要求,指派班子成员跟他结成帮扶对子,帮他设计规划,联系施工单位,协调土方木料。很快,拥有一间套房、15个标准间、三个用餐包间、总面积达700平方米的家庭宾馆就建成了。投入运营一年多,王长春不仅很快还清了贷款,他家的北极春宾馆还成为镇里的党员致富示范点。
近些年,家庭旅店以其价格低廉、乡土特色、热情服务,越来越成为游客的住宿首选。于是,镇党委把发展家庭旅店作为建设“北极旅游名镇”的一个黄金品牌。一是在城镇规划、项目审批、施工队伍、建材提供、资金贷款等方面予以扶持;二是邀请漠河县职业技术学校旅游专业的教师对家庭旅店的老板及员工进行培训,系统传授文明礼仪、叠被铺床、景点介绍等实用技能;三是优化家庭旅店周边环境,家家庭前院后种植花草,不论主街小巷,全部实现路面硬化。目前,全镇从事旅游服务业的农户达249家,其中开家庭旅店的就有40余家。
同时,北极镇党委抓住北极村晋升国家AAAAA级景区的有利契机,先后引进了北极观光塔、民俗商服街、张仲景养生院、立体球幕影院等“金品”建设项目,树立特色种植、养殖及服务业的“金品”典型50多户。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彦贵告诉记者,“金品”战略刺激了镇里的经济增长,现在,老百姓的收入直线上升,在全省都排在前面。“金品”就是发展的增长点。
借“金名”,耀亮新契机
一块嶙峋的巨石,刻着一个红艳艳的“源”字,矗立在洛古河村域的临江岸边,从俄罗斯南下的石勒喀河与从中国大兴安岭西坡北上的额尔古纳河在此交汇,诞生了著名的黑龙江,被称为“黑龙江源头”。正因此,洛古河村也被誉为“龙江源头第一村”。七八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个交通不便、寂寂无闻的小村庄,村民过着农耕渔猎的生活。镇党委实施“1+1金手链”工程后,洛古河村党支部把借“名”发展、打好“龙江源头”这张牌作为兴村富民的首要举措。村党支部书记刘维方带头出资,按每股3万元集资22股,购置了两条游艇,开辟了“黑龙江源头游”,获利颇丰。同时,“黑龙江源头游”还带动了家庭旅店业、餐饮业、纪念品零售业的发展,30多户村民家家都有自己的致富产业。
与洛古河村一样靠“借名”走上发展之路的还有北红村。北红村有两个地域优势,一是“龙江第一湾”——从源头奔涌而来的黑龙江在村子附近形成了一道湾流,水天辽阔,风景奇美;二是“俄罗斯民族第一村”——村内有俄罗斯血统的人比较多,鼻梁高、眼眶深、肤色白,多为混血,住的是黄泥草屋,园子围的是秫秸秆儿,一派原生态景象。镇党委实施“1+1金手链”工程后,村党支部“借名”“扬名”,吸引了大批旅客在此驻足、观赏。目前,全村80%的农户在种地之余经营起各类旅游服务业,以蓝莓、灵芝、山苞米、野菜、草苁蓉和江鱼为主的土特产品开发方兴未艾。
北极村则借“最北”扬名,设定了中国“最北人家”“最北哨所”“最北邮局”等地标性品牌,打出了“最北瓜”“最北鱼”“最北鹅”等拳头产品……毫不夸张地说,这些“金名”头满足了游客的猎奇心理,也开辟了全镇三个村奔小康的新契机。
联“金网”,耀亮致富路
“5月份,一帮外地游客买香瓜。一问价,50块钱一斤,就说:‘抢钱啊!瓜贩儿没言语,拿起一个半拉儿瓜,掰了几块,一一递过去,说:‘先尝尝。几个游客吃了两口,掏钱就把半筐香瓜包圆儿了。”
采访中,镇党委副书记李宏宇告诉记者,这件趣闻中提到的香瓜,是牟长松家种的。
记者饶有兴致地走进了牟长松的“果园”,17栋温室大棚,整齐有序地排列在田间。记者问:“为什么你种的香瓜可以卖到50元一斤?”牟长松憨厚地解释说:“咱这瓜苗春节前就开始育了,一直到五一,棚里都不能停火,耗时长、成本高,不卖贵点儿就赔钱了。”
其实,早在十多年前,牟长松就以种瓜为生了。开始,他也不懂啥种瓜技术,遇到技术难题,只能东问西问、摸索着干,瓜的品质、产量一直上不去。镇党委开展“站点+农户的金网服务链”活动后,对村里的种植户进行了重点帮扶和跟踪服务,并聘请省农业专家现场指导栽培技术。现在,农户还可以通过远教网进行“点课”。镇远教管理员王凯负责具体工作,调试好设备就及时通知农户到远程站点听课。闲暇时,他还下载一些实用课件送到有需求的农户手中。就这样,凭着镇里的大力扶持和个人的辛勤努力,牟长松的种瓜技术很快有了提高,他的种植大棚也因此成了镇党委的“远教科技示范基地”。
镇党委书记陈振宇介绍说,北极村的远教终端站点是中组部党员教育培训中心的党建联系点。现在,全镇已经建立了五个远教终端站点。近三年,镇、村两级远教终端站点年均组织网络培训50多课时,受益群众1200多人次,有30名从事生产经营、服务行业的受益者成为远教学用示范典型。此外,北极镇还开设了“北极村之家”网站,当地的特色产品、景点介绍、旅游线路以及家庭旅店广告等资讯都挂到了网上,外地客人还没出发就可以上网预订房间,便捷的网络使“北极旅游名镇”的招牌响彻神州大地……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