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三级联动的“民生致富链”

时间:2024-04-24

张云卿+张格臣+张洪斌+李长文

依偎在黑龙江南岸的逊克县车陆乡,在秋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静谧。走进紧邻国界江堤的车陆乡党委,一面荣誉墙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车陆乡党委书记曲学成指着荣誉墙中间一张有些泛黄的奖状说:“车陆人最珍视的荣誉是‘1989年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这个称号。”25年来,在这个荣誉的激励下,历届车陆乡党委创先争优的脚步从未停止,特别是近几年精心打造的“乡党委——村党支部——党员——农户”的“民生致富链”,又让这个老典型绽放出了“新光辉”。

党员擎旗帜

在打造“民生致富链”的过程中,车陆乡党委突出强调党员的引领作用,要求党员擎起引领群众致富的大旗。

在乡政府驻地所在的车陆村,当记者问及当地的致富带头人时,干部群众都不约而同地说到一个名字:王占华,一个种植了42公顷水稻的“新型老农民”。

去年,逊克县在调整种植结构的过程中,向全县各村推广寒带水稻种植。这个任务落到车陆村时,由于没有种植水稻的经验,村民们谁也不愿意冒这个险。就在推广工作遭遇“卡壳”时,57岁的老党员、村委会主任王占华站了出来,决定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说:“虽然没有种植水稻的经验,但我是党员,推广致富项目就得带头。”从此,车陆村的“种植谱”中有了“水稻”这个字眼儿。

为了种好这片稻田,王占华到建三江垦区请专家来村里指导育秧;到五常市学习种植技术,了解科技动态……收获时节,这片全村唯一的稻田顷产达到令人咋舌的18 000斤,加工出来的大米香气浓、口感好,并作为“供港”食品进入香港市场,为全村人走上“水稻致富路”打了个好样儿。今年春天,王占华带着几个年轻人向专家学习育秧、插秧技术;进入夏季,他起早贪黑地指导水稻种植户的田间管理;秋风送爽之时,他和喜获丰收的稻农们共同品尝着种植结构调整带来的甜头。

在车陆乡,像王占华这样引领村民致富的党员有很多。比如,东双河村党员孙明权,带领村民开办“绿康养猪场”,去年一年实现盈利30万元,并成为省农科院的“东北民猪繁育基地”,为民猪养殖增加了科技含量。比如,车陆村的女党员何艳带头创办石氏兄妹养蜂合作社,蜂蜜产品在“中俄博览会”上开辟了市场。

为了让致富能手党员擎好“致富旗”,车陆乡党委以各类专业协会和农村合作社为依托,在政策、土地、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和帮助,从而使党员的引领作用不断得到强化。目前,在党员的带动下,全乡成立各类专业协会18个,培养致富能手48人,1200户农民从中受益。

村上强堡垒

如果说车陆乡的党员是引领群众致富的先锋,那么,各村党支部就是扶贫攻坚、改善民生的堡垒。近年来,车陆乡的十个村党支部,既在招商引资、技术培训上下功夫,也在改善民生、开创新风上做文章,堡垒作用不断强化。

早在20世纪60年代,车陆乡卫东村就在农业生产上有过“远学大寨,近学卫东”的辉煌,成为逊克县最早的一面旗帜。半个世纪过去了,卫东村党支部又将昔日的荣光延续下来。

村党支部书记刘志文告诉记者:“法宝之一就是从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入手。”他举例说,自2000年起,村党支部每年为70岁以上老人发一个500元的红包,各家的有线电视费、自来水费全部由村里承担。虽然钱不多、事儿不大,但十多年来的坚持让村民为之感动。村民王凤奎老人说:“村里做的这些事,让我觉得很尊重我们。作为这个村的村民,既荣耀又幸福。”又比如,村里的“红白理事会”坚持移风易俗,大大减轻了“红白事”给群众造成的负担;内容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院,大大充实了村民们的精神生活……2009年,卫东村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的荣誉称号。

在发展经济上,车陆乡的各村党支部不断推出新思路。比如,卫东村党支部通过调动党员的积极性,成立了丰盛农副产品购销合作社。合作社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主动帮扶村里12个低能户、贫困户,为困难户担保贷款30多万元,并确定四家低能户为合作社长期帮扶对象,向其提供无息贷款,为群众让利10万元。西双河村党支部与黑河市农业部门联系,引进优质大豆品种,通过村干部带头试种,每公顷增产15%,增收2000余元。宏伟村党支部争取省开发办投资75万元建成宏伟养殖小区,引资45万元建成育肥牛场,肉牛存栏200余头,每年获利10万余元。

令车陆人更感到骄傲的是,全乡十个村中有八个是省、市级文明村,村党支部赢得了村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乡里掌方向

在车陆乡的“民生致富链”中,乡党委位于最顶端。近些年来,乡党委在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从以往的“发号施令”主动“退居幕后”,只管掌舵。

“退居幕后”的乡党委不断地将部分权力下放到村里,用以激发村党支部的活力和党员的积极性。同时,在村民致富的过程中,乡里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提供资金、技术、政策等支持,并为村党支部和党员的致富项目找“婆家”、“跑”路子,做群众致富的“后台”。

副乡长盛世鑫对记者说:“这几年,乡里做得最多的工作,就是为各村和党员的致富项目与上级有关部门沟通、寻求帮助,从以前的‘主变成了现在的‘辅。”

虽然只管掌舵,但“主辅换位”的成果却不断显现。乡党委利用原乡企闲置房屋作为厂房,帮助车陆村成立丰产养蜂合作社,争取妇女创业贷款等政策扶持资金100余万元,并协调相关部门为其注册了商标。2013年年末,该合作社生产加工的蜂蜜、蜂王浆、花粉等产品,经检验达到“供港”食品标准,销往香港。通过园区建设,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依托省农业科技园区、县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部门的扶持,乡党委分别在宏疆、库尔滨、东双河、西双河等村建立四个玉米种植示范带,种植玉米12.7万亩,占全乡总播种面积的60%,今年玉米播种面积比上年增长139%。同时,乡党委鼓励农民扩大特色种植比例,尝试种植新型经济作物,种植水稻、杂粮、西瓜、药材、白瓜子等特色作物2000亩,实现多渠道增收;2014年引进资金2000万元,建设占地面积2.7公顷的粮食仓储库,解决了农民卖粮难的问题;为宏伟村引进肥料生产企业绿都肥业,年产复混肥1000余吨,生物有机肥300余吨,实现销售收入400余万元;投资280万元建成“消石泉”纯净水厂,完成了商标及包装的设计制作,年生产弱碱纯净水700吨,净利润70万元……

党员擎旗帜,支部强堡垒,乡里掌方向,车陆乡党委在“致富链”上做到了三级联动、硕果累累。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