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疯狂”的假调料

时间:2024-05-14

常晓

《舌尖上的中国》火了“中国味道”,然而“中国味道”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最近却让人忧心忡忡。前不久,有媒体曝光的“假调料事件”刷爆了微信朋友圈。据报道,在天津市静海区独流镇的一些普通民宅里,每天生产着大量假冒名牌调料,雀巢、太太乐、王守义、家乐、海天、李锦记等市场知名品牌几乎无一幸免。这些假冒劣质调料,通过物流配送或送货上门的方式,流向北京、上海、安徽、江西、福建、山东、四川、黑龙江、新疆等地。这座“北方调料造假中心”年产值过亿,造假历史更是长达十多年。

瓜子加工企业用过的八角、花椒、小茴香,回收后晾干、粉碎,简单加工灌装,一包王守义十三香就炮制成功了;工业用盐、色素、食品添加剂加上自来水一勾兑,贴上标签就是一瓶李锦记牌或海天牌的酱油……想想也觉得可怕!不由让人心生畏惧:“自己吃的调料是否就是其中之一?”那么,假调料会给人体带来哪些健康风险?日常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鉴别真假调料呢?带着问题,本期“记者观察”就让我们共同关注“疯狂”的假调料。

监管“味觉”岂可麻痹

人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调味品,这是关乎人们“吃”的大事。虽然这些年鲜少见到因为调料而导致的健康问题,甚至死亡事件,但是其对健康的危害仍然存在。不过,就是因为其具有极其隐蔽的危害性才不被各方所重视,日积月累之下终于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利益链条。这或许不是一家之责,但是却已经到了一个不惩治不可的阶段。

调料日常需求大,通常价格也不贵,每一瓶酱油价格也就在10元左右,一盒“王守义十三香”也就几元等等,但说不定家里买的调味品,一口一口吃掉的、喝掉的佐料中,就有天津市静海区独流镇造假作坊生产的假冒伪劣调料,想想也令人恶心!据披露,十多年来,独流镇多达四五十家的造假窝点里,每天“生产”并销售了诸如雀巢、太太乐、王守义、家乐等市场知名品牌调料,每年产值达数亿元,其“规模大”“产值高”“历史久”“危害深”,“秒杀”一切“小巫”,与当年的地沟油、去年的电信诈骗有得“一拼”。

据当地造假者介绍,以酱油来说,造假的方法非常简单,拿工业用盐、自来水、色素和食品添加剂按一定比例勾兑一下就可以。记者在造假现场看到,所谓的原料包括山梨酸钾添加剂、苯甲酸钠添加剂、三福牌甜蜜素、味精,以及两个半袋的白色袋装长舟牌“高级精制盐”。采访该“高级精制盐”的生产厂家及售卖该款产品的卖家,两方均表示,该盐属于工业用盐,不可食用,不能用于食品生产。

至于炮制的“十三香”,据知情人士介绍,他们使用的原料来自临镇的瓜子加工企业。这些企业加工生产瓜子要用八角、花椒、小茴香等调料浸泡。浸泡过的废弃八角、花椒、小茴香等有专人回收,晾干后再粉碎成粉末,再以每斤两元的价格卖给调料造假者。一名造假人员透露,在这里“大众”调料都有,例如太太乐鸡精系列、海天酱油系列、雀巢美极鲜、家乐辣鲜露和家乐鸡汁等。而这些假货多数以物流配送方式发往全国。并且为了避免倒查源头,发货方式十分隐蔽,甚至完全不留任何发货人信息。对于北京等就近地区,有时也会选择送货上门。

事实上,往往人们购买调料多是在就近的超市购买。而“造假者”们就是利用了这一点,让假调味品直接进入小超市,化整为零,导致监管难度大增。我们都知道很多大型超市因为其规模是可以从厂家直接进货的,而小超市因为小,是从很多的分销商手中进货,这就给了造假者可乘之机,致使消费者成了最终的受害者。

事件曝出后,国家食药监总局立即责成天津市有关监管部门对违法犯罪线索立案调查,查明制假售假的时间、数量、销售流向,严肃查处制假售假违法犯罪行为,彻底整治制售假冒伪劣调味品问题,及时向社会公开调查核实情况和查处结果。而天津市政府也立即组织开展专项清理清查行动。“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假冒佐料生产销售者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这是迟早的事。截至目前,已有多名嫌犯落网,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不过,仅2万人的独流镇,面积并不大,人口并不多,却聚集了50来家不良商家,违法生产10多年。毫无疑问,当地市场管理部门、镇村或有意无意地充当了假冒伪劣产品的“保护伞”, 致使餐桌上的调料成为了一个执法盲区。

调料造假调出“坏口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调味品已成为居民提高生活品质的必备品。在消费者心中,调味品赋予了菜品及各种食品“色、香、味”,各種主食和菜肴花样翻新,都主要体现在调味品的选用和使用上。那么,假冒伪劣的调味品可能对人体产生哪些危害?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的区别。因为在调料造假事件曝出后,很多人错误地把调味品等同于食品添加剂。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专家介绍,调味品是指在饮食、烹饪和食品加工中广泛应用的,用于调和滋味、气味并且有去腥、除臭、解腻、增香、增鲜等作用的产品。而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或者天然物质。因此它们是完全不同的,前者在于调味,后者主要在于防腐和改善食品品质。“酿造调味品属于调味品的一种,其中以酱油、食醋为代表。质量合格的酿造调味品可以促进胃肠功能、降低人体胆固醇、杀菌、缓解疲劳、预防癌症等,具有特殊的营养和健康作用。但是,酿造调味品的高盐特点是不能回避的,所以说,如果不健康地摄入过多含盐量高的调味品,其危害可能比造假的危害大得多。因为高盐饮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中风等慢性病的风险。”

至于假冒伪劣的调味品,该专家表示,掺假造假存在很多无法预知的健康风险,其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滥用食品添加剂。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目录里面的添加剂,对人体是安全无害的,但在制作假调料的过程中,如果超范围、超剂量使用后又长期大量食用,就可能存在致癌等健康风险。调料造假事件中曝出的甜蜜素、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虽然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但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添加,过量的话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比如苯甲酸钠作为一种防腐剂,尽管有防止食物变质发酸、延长保质期的效果,可用量过多会对人体肝脏产生危害,甚至致癌。

二、使用非法食品添加剂。 在制作假调料的同时如果使用了非法的食品添加剂,比如苏丹红、罗丹明等工业染料给辣椒当胭脂,自然对身体有害。

三、使用了非食用物质。 制作假调料如果使用了非食用物质,其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工业用氯化钠就可能存在重金属残留等食品安全问题。工业用盐含有大量杂质和很多有害成分,如亚硝酸盐是致癌物,还有一些重金属会伤害肝脏、肾脏。

如何鉴别伪劣调味品

时下造假风盛行,除了执法部门要加强打击之外,消费者们也要练就一身识别的能力。那么,该如何鉴别伪劣调味品?

一看包装 真品包装字迹饱满、清晰,封口平、圆、滑;假冒产品包装部分字迹缺失、模糊,封口尖、粗。

二摸包装 真品包装滑度均匀,挤压受力均匀;假冒产品包装包角粗糙,部分包裝袋扁。

三闻产品 真品味纯;假冒产品带有刺激性气味。

四查防伪标 真品防伪标清晰、粘贴位置一致;假冒产品防伪标模糊,粘贴位置不一,查询无结果或已被查询过。

五测色泽是否正常 更要注意酱、酱油、食醋等表面是否有发霉或已经生蛆;固态调味品如腐乳、酱腌菜、味精等还应目测其外形或晶粒是否完整,所有调味品均应在感官指标上掌握到不霉、不臭、不酸败、无异物。

酱油 优质酱油倒入无色杯中,对光看,应为红褐色或棕褐色,有光亮。倒入白瓷碗,汁黏稠度一致,搅拌后泡沫长时间不散,再倒出时碗壁附着一层酱油。有香气,口尝有鲜味、咸味和甜味。

食醋 优质食醋具有应有光泽、香气(为熏醋、熏香醋共有),酸味柔和,回味绵长,浓度适当,无沉淀悬浮物及霉花浮膜。

味精、鸡精 优质味精、鸡精取少量放在舌头上,感到冰凉,味道鲜美,有鱼鲜味;从外观上看,颗粒形状一致,色洁白,有光泽,颗粒松散。

十三香 优质十三香味道比较丰富,除了花椒大料等味道,还有独特的香味。

杜绝假调料,监管不能撇清责任。拷问监管,是因为公众依然怀抱希望。对于该事件的处理,天津市表示“不护短”。态度值得点赞,后续做法更应观察。不过,比起简单粗暴的剿灭来,不要让“中国味道”毁在假调料上才是各方的当务之急。控制流通环节、严查造假窝点、设立举报制度、惩治害群之马……只要相关部门齐抓共管,这些“疯狂”的假调料一定能真正的消声觅迹。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