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应对措施思考

时间:2024-05-14

陈华

平凉市崆峒区玄鹤幼儿园 甘肃 平凉 744000

【关键字】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应对措施;焦虑情绪

1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主要表现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个新现象。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人口流动的加速,留守儿童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全国妇联的统计,目前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97 万人,其中14 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90 万(数据来源:民政部新闻发布会)。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因家庭变故、父母外出等原因造成的单亲家庭超过100 万个。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呵护,许多孩子变得性格内向、自卑敏感、缺乏安全感,有的甚至出现厌学、逃课等不良行为。此外,由于与父母分离,很多孩子的情感需求难以满足,容易出现心理失衡,导致一些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以下几点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1 缺乏安全感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与子女分离时间较长,孩子对父母的感情就会越来越淡薄,从而造成心理上的不安。他们害怕父母会离开自己,担心父母不在身边时,会被其他小朋友欺负,甚至担心父母在外面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从而产生自卑、焦虑的心理。

1.2 孤独感

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往往感到孤单和寂寞,容易养成内向的性格特点。有的孩子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孤僻;也有的孩子因为缺乏亲情,内心封闭,不善交际,不能适应集体生活。

1.3 学习压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学业负担逐渐加重,而部分孩子的家庭经济收入却相对较低,承担孩子的教育花销存在一定困难。因此,一些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1.4 行为偏差

由于缺少父母的约束,一些留守儿童的行为往往比较自由散漫,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甚至有的孩子还会经常说谎,欺骗家长,或者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偷拿别人的东西。

1.5 道德缺失

在长期的留守生活中,一些孩子的思想品德会出现问题,例如: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他人;有的则变得懒惰、任性,做事没有计划,随心所欲等。

1.6 亲子关系疏远

长期和父母分开,会使亲子之间的感情出现裂痕,进而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些家长认为,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少,就不愿意对孩子进行批评,结果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脾气暴躁,不听话,不爱学习,成绩差,不懂礼貌,不尊重长辈等。

1.7 情感脆弱

对于留守的孩子来说,亲情是维系其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长时间得不到亲情的关怀,那么,他们的情感世界就会十分脆弱,很容易受到伤害,从而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

2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乡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重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家庭教育缺位

农村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孩子常常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由于老人精力有限,对子女教育往往重视不够,加之隔代教育观念陈旧,导致孩子出现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同时,一些家长在孩子面前争吵不休,甚至拳打脚踢,使孩子长期处于恐惧不安的状态,极易诱发心理障碍[1];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孩子缺乏关爱,容易产生自卑感,进而导致性格孤僻、内向,甚至出现厌学、逃学等不良行为,严重的还会引发各种心理疾病。父母长期在外,孩子得不到应有的教育,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从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孩子与父母之间沟通少,感情淡漠,容易造成情感上的缺失,进而诱发各种心理疾病。比如,有的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不知道如何向家长求助,久而久之,就会造成亲子关系疏远。因为缺少父母的监管,有些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薄弱,经常会出现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正常的学习秩序,而且会严重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甚至还会对他人造成人身伤害,给社会带来安全隐患。

在家庭经济压力下,很多家长不得不选择外出打工挣钱,这必然会导致家庭教育缺位,从而影响孩子的成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秘密,如果他们的心事无法得到及时疏导,部分孩子会出现抑郁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发生自杀行为。由于长时间远离家人,再加上亲情缺失,这些孩子往往会变得敏感,有时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他们会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如打架斗殴、偷窃等等。因为缺少家人的关心,许多学生在学校里经常会感到孤独寂寞,因此,一部分孩子会产生消极的情绪,甚至会自暴自弃。

2.2 部分学校教育失当

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但由于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工作作风不严、不实,不能很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导致一些留守儿童在学校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和引导,进而性格愈加孤僻,情绪波动大,易产生厌学情绪。有些学校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的教育。部分学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不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致使一些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久而久之,便会出现严重的心理疾病。部分学校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有的老师对学生过于严厉,有的老师对学生过分迁就,这些都会对学生的教育产生负面影响,干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2]。

2.3 社会及自身因素

有的学生因受环境的影响,加上某些自身因素,遇到挫折,就变得消沉,意志薄弱,难以承受打击,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3 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路径

留守儿童是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由老人或其他亲属监护的未成年人,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呵护,容易产生心理上的孤独感、自卑感。那么,对于留守儿童,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其克服心理问题呢?

3.1 学校要帮助留守儿童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3.1.1 帮助留守儿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是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孩子一般会在晚上21:00 ~22:00 入睡,早上6:00 ~7:00 起床。如果孩子的生物钟被打乱,不仅会影响身体正常发育,还会影响智力开发。因此,在孩子就寝前,家长应让孩子安静下来,排除一切杂念,全身心放松,安然入睡,并坚持在同一时间起床。这样有助于建立正常的生理节律,提高孩子的睡眠质量,促进身心健康。

三是培养合理的饮食习惯。平时要注意给孩子吃一些清淡而富有营养的食物,不要让孩子吃得过饱,以免加重消化器官负担,引起消化不良。同时,还要注意控制零食,避免因饮食无度而导致肥胖,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

四是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学校可以让孩子参加手工劳动等活动,既可以增强体质,又可以使孩子在劳动中体验快乐,进而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

五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指导他们在生活中学会自我调节,如适当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充足;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增强体质;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

3.1.2 加强学校教育,提高教师思想认识

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广泛宣传关爱留守儿童的政策,让师生充分认识到留守儿童问题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各中小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辅导室、心理咨询电话等,并配备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对有需要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学校要发挥专业优势,强化服务保障。各中小学特别是乡镇中心小学,在日常工作中,应注重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队伍,充分发挥其作用,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提供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服务。

3.1.3 加强家庭和学校的联系,形成合力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家长应该多与学校的老师沟通。当孩子在学校遇到问题时,要及时向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反映,共同帮助孩子。班主任要主动与留守儿童的家长联系,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消除他们对父母的思念之情,增强亲子之间的感情,让他们感到温暖,以减轻他们心中的痛苦。同时,教师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明白父母在外工作的艰辛,学会感恩,懂得回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教师要多给予他们关怀,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

3.2 家长要多进行“亲情沟通”,消除孩子孤独感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引导者。因此,要提高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升教育水平。通过开展亲子活动,增进父母与子女的感情,使家庭成为一个温暖和睦的港湾。

3.2.1 利用节假日,进行亲子活动

从联盟初创期特征来看,各BIM联盟在分析内外部条件基础上,确定各自战略目标、寻找合作伙伴,签署联盟协议和纲领文件,设立专家库、成立专家委员会,制定发展规划、技术路线,开展标准研究制定、课题研究、人才培养、互动交流等工作。但对于联盟技术突破性创新、全产业链深度合作、利益分配共享、风险共担、资金投入、市场占领等内容并未充分涉及。

家长可利用节假日,带着子女一起外出游玩,或者和孩子共同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以增进与子女的感情。

3.2.2 多与子女沟通交流

家长引导孩子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寻找乐趣。当发现子女有异常表现时,要及时与学校取得联系,让老师多加留意,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2.3 了解子女的内心世界

尽量抽时间陪伴儿女,使孩子们感受到父母就在身边。常回家看看,多关心一下儿女的成长。经常向学校了解子女的思想状况,为教育好下一代打好基础。对那些成绩较差的孩子,要多加关心,耐心教导,使他们树立信心,迎头赶上。

3.3 加强社会支持系统建设,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服务

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对促进青少年身心和谐发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投入,完善相关设施设备,为农村地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其次,各中小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外活动,如“爱心家教”“爱心义卖”“手拉手结对子”等,让广大未成年人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最后,各级媒体也应积极宣传报道,营造全社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增强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通过宣传,让广大群众认识到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和关心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切实把留守儿童工作放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做好留守儿童的保障工作,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健康成长。

要整合资源,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优势力量,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为农村未成年人的成长成才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一方面,引导人们主动参与关爱帮扶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质帮助;另一方面,引导人们关心关爱农村贫困地区的孩子,为他们学习生活提供精神上的支持,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4 小结

总的来说,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各方一起出力,其中家庭力量是重中之重,当家长经常给予陪伴时,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心,从而消除其内心恐惧感,形成良好的社交习惯,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总之,只要家长、老师、社会都愿意花时间,为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做出贡献,就一定能帮助孩子们走出心理困境。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