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发展全民健身,提高国民体质

时间:2024-05-14

文/王海军

近年来,中国体育在国际体坛的影响力迅速提升,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热切关心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2000 年,国家体育总局会同教育部、科技部、国家民委、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家统计局、全国总工会等10 个部委为系统掌握我国国民体质状况,定期了解我国国民体质的变化特征,配合完成《全民健身计划》实施效果评估任务,决定在全国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确定每5 年监测一次,按幼儿、成年人、老年人进行分组。监测内容分为身体形态(身高、体重、姿势、营养状况等),身体机能和功能(脉搏、血压、肺活量等),素质和运动能力(通过动作测量力量、速度、柔韧性等素质及走、跑、跳等身体运动能力),以及心理状态和适应能力等几部分,建立了国家、省(区、市)、地(市)三级国民体质监测机构。

1.运动增强体质的数据表现。

2021 年12 月,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发布《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公报显示:国民体质总体呈上升趋势,城乡体质水平差距逐步缩小,运动增强体质作用明显,体质较弱群体的体质水平提高幅度较大。

就我身边而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体育健身运动。我每天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走1 万步以上,家里还购置了一些健身器材,制订了健身计划。经过坚持锻炼,我以前肠胃功能差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我的朋友们也逐步改变着生活习惯,如下班采用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回家,不乘电梯、多爬楼梯,培养一种运动爱好等。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朋友们的身体素质都有所改善,有一个朋友戒烟戒酒、坚持跑步,血压回归到正常水平。

国民体质稳步提升,全民健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成果可贺。但是,仍存在超重、肥胖率持续增长、成年人力量素质持续下降等问题。

监测公报显示: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超重、肥胖率持续增长,2020 年成年人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35.0%和14.6%;老年人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41.7%和16.7%。成年人力量素质呈下降趋势,成年人的最大肌肉力量持续下降趋势明显,男性握力和背力继续下降,肌肉耐力也有所降低,女性背力继续下降。

数据显示:参加体育锻炼的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好于同性别同年龄组的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并呈现锻炼频率、运动强度越高,体质越好的趋势;参加体育锻炼的成年人和老年人表现出更加积极健康的心理、情绪状态。

体质水平越高,自我报告患病百分比越低,良好的体质为高水平的健康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2.全民健身,从“我”做起。

有调查发现,我国25 ~49 岁年龄段的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最小,且41 ~45 岁的患病率相对较高。40 岁左右是人体保持健康的关键年龄,但也正是身担工作、家庭重担的年龄段,容易忙于生计,忽视运动。除此之外,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肥胖率、视力低下率也都很高。

父母应主动积极进行运动,为青少年儿童做好表率。监测数据显示:父母体育锻炼行为对幼儿的体质有正向促进作用。比如,母亲每周参加2 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幼儿,其各项身体素质均好于母亲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幼儿,且其合格率比母亲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幼儿高1.5 个百分点。

体育运动应从小抓起。父母是孩子的模仿对象,父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孩子的认知与行为将产生深远影响。所以,父母建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有利于孩子运动习惯的形成,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我和爱人参加体育锻炼活动时,也经常带孩子一起运动。为培养孩子们的健身习惯和乐趣,我把快步舞的基本步和健身操结合,编排了一组跳跃运动,教给孩子跳,他们都表示很喜欢。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孩子们的整个冬季都没有感冒,生病概率显著降低,而且对其生长发育具有积极作用。

体育锻炼形式多种多样,可采取走、跑、跳、投,以及舞蹈等多种形式的身体活动。一般来说,青少年应多参与的体育锻炼项目有田径、体操、球类、游泳、跳舞等;而成年人则可多参与慢跑、健美操、太极拳等健身项目锻炼。

身体健康是每个人成长和幸福生活的基础。不但要倡导“大体育大健康”理念,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还要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赋予新时代全民健身更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