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胡印斌
记忆有颜色吗?
如果有,可能是绿色的。哐哧哐哧,呼哧带喘,绿皮火车到站了,或者,出站了,奔向下一个站点。很多时候,梦里反复缠绕着这样“拉拉扯扯”的场景。
梦见这些,或许与这则新闻有关。就在2022年春运启动前,据报道,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车辆段为“绿皮车”检修整备、更换燃煤茶炉,为即将到来的春运提供运输保障。
这样的消息很能牵动人的惆怅,唤起遥远的记忆。那逼仄、拥挤的空间,慢吞吞的晃荡,难闻的气味,昏暗的光线,还有喝酒打牌聊天看报的人。那个时代,似乎已成往事,又确乎就在身边。
一般而言,能够“激活”的,一定是本身就有活力的。或者可以说,即便是在当下这个提速时代,绿皮车仍有着不可替代的实用价值。它是连接起城市和乡村的坚实纽带,并非只是观赏和怀旧的物件。
此前亦有媒体报道,京广线上,从2012年7月1日起至今,一列只有两节车厢的8629/8630次绿皮火车,每天一次往返于湖南郴州站与白石渡镇站之间,这本来是铁路职工上下班使用的通勤车,却成了当地菜农进城卖菜的专列。
同样,四川攀枝花也有一列扶贫慢火车K5633/4次列车,不要说菜,猪和羊也一样能被带上这列火车,从普雄出发历时9小时7分,途经26个站点抵达攀枝花,全程票价最高25.5元,最低只需要2元。
这是绿皮火车的人间烟火气,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侧影。慢有慢的需求,慢有慢的必要,慢慢地,所有人也许就会快起来。
时代在往前奔跑,总有人的步伐跟不上,这就需要在有些时候、有些地方等一等。连接起城市与乡村的绿皮车,就像是一座桥梁,一条渡船,引领着人们向前、向上、向好。只是,这样的绿皮车还是太少了。如此稀缺,或许引人关注,但现实意义实在有限,并不能充分发挥绿皮车连接城乡的作用。
一个社会,既应为精英人群做好服务,同样也应为大量底层人群提供基本的公共物品。这不仅仅是怜惜弱者的善行、体恤困乏的义举,更是补救社会罅漏、增进整体利益的必要选择。
经济社会发展本来就该多样化,一个健康的城市生态系统,理应参差多态,这是现实图景,也是社会分工的必然。
大批农民坐着绿皮火车进城,带来了新鲜蔬菜,也带走了梦想和希望,甚至进行了城市化的必要的知识积累,还有什么比让老百姓自己追求美好生活更重要的事情?
作家汪曾祺曾在京包铁路沙岭子一带下放劳动。他写道:“从北京乘夜车,到沙岭子,天刚刚亮。从车上下来十多个旅客,四散走開了。”“这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小车站。四年不见一点变化。照例是涂成浅黄色的墙壁,灰色板瓦盖顶,冷清清的。”
就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站,“一天只有几趟”绿皮慢车,承载起一个个平凡或不凡的人生。我完全无意拖曳已经提速的时代,只是想说,我们的生活可以多一些色彩,多一些节奏,多一些趣味。
257750051122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