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非必要不加班”是时代的进步

时间:2024-04-24

狄宣亚

2020年底,电商巨头员工凌晨下班猝死于寒冬街头,引发广泛争议,“996”的话题也重被提起,像一次强烈的震后余波。但一个颇为讽刺的现实是,互联网大厂的加班文化,虽久受诟病,却依然如故。在互联网行业高歌猛进的同时,这种极端事件激起了舆论狂潮。

现实中其实一直并行着两种理念。一种理念认为,加班是对劳动者权益的侵害,是资本对人的压榨,这种理念在工作猝死之类事件发生时,往往呈鼎沸之势。另一种理念则“以加班为荣”,加班某种层面上表征的是努力拼搏与更充分的价值实现。在极端事件发生时,舆论通常会一边倒地谴责企业对员工的苛刻与紧逼,批评成为主流声音。而当声浪平息,回归日常,加班又被暗许、鼓励,甚至成为个体主动争做的行为。这种声音与行动的分裂与矛盾,一直都潜藏于现实中,而这背后有深层的社会原因。

对很多人来说,加班是一种“日常”。智联招聘《2019年白领996工作制专题调研报告》显示,国内有8成白领在加班,超7成白领无偿加班,996工作制有蔓延趋势。不仅仅是互联网行业的员工们,有很多群体都在“日常性加班”。医生、警察、部分公务员以及流水线上的厂工们都是加班的“常客”。

在互联网的“996”模式成为社会焦点之前,类似富士康这类劳动密集型的流水线工厂,也是被时常非议的对象。因为加班问題严重,工作紧张压抑,以致出现了跳楼之类的极端事件,“血汗工厂”的名号也由之而来。过去是流水线工厂,如今是互联网大厂,这种社会焦点转移的背后,反映的则是互联网产业的飞速扩张和从业人群的急剧增加,是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社会与经济形态的转变。

当一个行业、一个产业生机勃勃却又发展不充分、不成熟时,对于员工权益的保障也很难完善。中国经济数十年的发展,其实都在追赶欧美、日韩等国家的步伐,中国各个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时,加班是追赶西方这一历史使命的“代价”,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互联网产业的加班盛行,也都是具体表现。而在此过程中,我们也相应地完成了劳动者保护法的建立与完善,对劳动者权益进行维护的意识也不断觉醒。

追赶与发展需要效率,劳动者的权益也需要维护,二者其实可以并行不悖,但对当下的中国而言,这还需要时间。20世纪30年代美国通过的《公平劳动标准法案》除了规定每周标准工作时间为40小时外,还对加班时间企业支付补贴做了要求。从那时至今,在欧美国家支付加班费的理念,已经根植了数十年,相关的法律与社会组织建构也在不断完善。

实际上,一个产业发展成熟,本身会减少加班,因为良性竞争的行业,最终会考量人的境遇。一个明显的例子是,2019年4月22日,微软日本公开宣布,从8月份开始试行“上四天休三天”的新工作制度,即所有周五都为休息日。结果显示,当月“劳动生产率”(即月销售额除以雇员人数)与2018年8月相比提高了39.9%。这种试行固然有其特殊性,不过也是产业发展成熟与管理自信的表现。

中国的互联网企业目前发展还不够成熟和充分,不过这只是时间问题。国家有国家的宏大叙事,产业有产业的发展规律,个体的权益维护也不该被忽视。其实,社会的发展与产业的成熟,也自然会催生出更强的劳动保护意识。如果普通人都有了“非必要不加班”的意识,那无疑是社会的进步。根本上,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还是人的发展,在未来,让更多人更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一个必要的前提,就是不再无节制地要求加班。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