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话说颜真卿书丹《罗婉顺墓志》

时间:2024-05-14

◎文·图/理洵

2020年秋天,陕西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消息,说在秦汉新城一带清理隋唐墓葬时,确证发现元氏家族墓三座,其中元大谦、罗婉顺夫妇合葬墓中,罗氏墓志文字为颜真卿所书。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因为从志文内容看,碑石镌刻于唐天宝五年(746),此时颜真卿三十八岁,它的出现,为人们探究颜真卿早期书法提供了参考实物。

元氏家族墓葬位于汉哀帝义陵以南不到两公里,从地图上看,已经距离西安咸阳机场比较近了。也是在这一带,2013年秋天亦曾考古发现过唐代著名女政治家上官婉儿墓葬,一方墓志确定了主人身份,只是墓葬被破坏得太严重了,几乎没有太多的实物遗存。从这些年的考古情况看,这一带有着大量的北周、隋、唐墓葬,可以断定咸阳北原是北朝晚期至隋唐时期京师长安附近重要的墓葬区。

天宝五年颜真卿由醴泉县尉改任长安县尉,级别也从正九品下升至从八品下。县尉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县令管理地方治安,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县公安局长岗位。不过,虽同为县尉,长安县毕竟在皇城根下,显然与其他县还是有所区分的。颜真卿在长安县尉任上待了约有一年时间,次年又获重任,入中央政府为监察御史,正八品上,职责是到外地巡察政务。四十五岁出任平原郡太守以前,他的工作状态一直是这样,处于波动之中,在京城与外地之间来回往返。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书写了罗氏墓志碑文。

再说墓主情况。罗婉顺是鲜卑族人,本姓叱罗,北魏孝文帝时改为罗姓。罗氏夫君元大谦,是北魏常山王第七代孙,历任右骁卫长史、绛州龙门县令等职,卒于唐开元六年(718),开元廿七年(739)才迁葬于元氏先祖墓群之侧,即现址。罗婉顺卒于唐天宝五年(746)四月,次年三月与丈夫合葬。也就是说,罗氏辞世要晚于丈夫二十八年左右。

三座元氏家族墓葬中,除元大谦夫妇合葬墓之外,还有元大谦第三子元不器及侄子元自觉的墓葬。元大谦夫妇、元自觉墓志撰文者均为汝阳郡王李璡,文中李璡自称外侄孙、外甥,说明李氏与元氏家族有着姻亲关系。事实上,李璡是让皇帝李宪的儿子,李宪为唐玄宗李隆基的长兄,当年拒绝成为皇太子而让位与李隆基,死后被追封为皇帝,谥号为“让”,故以让皇帝相称。李宪有位妃子元氏,死后被封为恭皇后,应该就是元自觉的姐姐或者妹妹了。

为什么罗氏墓志书丹者为颜真卿?有一种推测认为,是李璡这个人物发挥了作用。李璡在当时的文艺圈中比较活跃,杜甫《饮中八仙歌》中说,“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粷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说的就是“酒仙”李璡。他身为皇室人物,好文艺,又与墓主家族有着姻亲关系,而且元氏家族墓葬四篇墓志中有三篇都是出于他的手笔,因而极有可能是因为他的请托,颜真卿才成为书丹者的。当然,这也只是一种较为合理的表象之下的推测。

其实这次考古发现最大的热点问题不仅仅是发现了颜真卿早期的书法作品,还有就是颜真卿的这部书法作品与他一贯的书风有着巨大的反差,一洗端庄厚重、雄强壮阔而突显细劲飘逸、潇洒自如,这是人们所难以理解的。从现有的颜书碑版看,颜氏三十三岁书写的《王琳墓志》,四十三岁书写的《郭虚己墓志》,四十四岁书写的《多宝塔感应碑》,都与他三十八岁这年书写的《罗婉顺墓志》在书风上相去甚远,罗氏墓志明显带有褚遂良书法特征,这为书家早期博采众家之长,逐渐形成自我风貌提供了实物参考。一般认为,颜体书风稳定节点在“安史之乱”前后,即便如此,颜体书法仍然具有较强的波动性,甚至于呈现出一碑有一碑之面目的特点。艺术的创造总是多因素的,风格亦是因时因地而变化的。

当然,亦有怀疑罗氏墓志是否真的为颜真卿所书者,这个可能性要非常小了。这块碑石的发掘,是目前全国发布所见唯一的经由科学考古出土的颜真卿早年书迹,有着重要的官方色彩,而且,一同出土的还有铜钱、陶人俑等文物实物佐证,应该不会出现造假情况。当然,亦有人怀疑其为他人代笔,此说也有些牵强,颜真卿此时应该还不太出名,也没有处于书法圈的核心区,因此代笔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总之,这是一方很为重要的颜书碑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