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4
※文/安徽·胡遵远 张应松
李开文与亲人们
李开文1897年出生在安徽省金寨县槐树湾乡的一个小山村,以烧窑、种地为生。1929年“六霍起义”后,李开文参加了红军,先在红25军73师219团担架队当班长,后来又任炊事员,相继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红四方面军长征。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李开文从红四方面军调入中央红军后被派往延安,直接分配到党中央机关,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炊事班班长,接着又调任中央特灶班班长,天天同毛主席生活在一起。从野战部队一下子来到令人敬仰的中央首长身边工作,许多老战友羡慕地问李开文:“你做了毛主席的炊事员,一定感到很骄傲吧?”李开文使劲摆手说:“我哪敢骄傲?不能瞎讲。毛主席从不搞特殊,我们不是只给主席一人做饭。在特灶班吃饭的有毛主席,还有周副主席、陈云部长、李富春部长,多着呢。不过有时毛主席写文章写得很晚了,我发现锅里饭菜凉了还不见秘书来取,就会重新热一下亲自送过去”。
有个隆冬天,其他首长的饭菜都由秘书们取走了,唯独不见毛主席的秘书来,性急的李开文就端着热好的饭菜送了过去。到主席的窑洞时,一推门一阵寒风也跟着卷了进来,李开文禁不住打了一个冷战。听到开门声毛主席抬起头恰好瞧见这一幕,马上停下笔说:“老班长,我看你穿得太单薄了。”李开文一边掩上门一边说:“不冷,不冷,我习惯了。”主席笑着起身,取出一件羊皮背心递给李开文。李开文连忙放下饭菜,一个劲摇手执意不要,但毛主席坚持要送给他穿,“老李同志,叫你穿上就穿上,我个子大抗冷。再说你老班长要是冻病了,我就吃不到你做的饭菜了!”穿着主席给的羊皮背心,李开文感到暖和了许多。回到灶间时,发现刚调进特灶班的一个小战士穿的比他还单薄,于是就把刚焐暖的羊皮背心脱下来给了小战士。
一天傍晚,李开文给中央领导打完饭菜之后刚回到窑洞准备休息,一个中灶班的老乡跑进来说:“不好了老李,殷道山被人捆走了!”李开文闻讯非常吃惊,殷道山和他同岁,都是从大别山老区出来的,彼此很熟悉。殷道山的为人忠厚在中央机关的炊事员中是出了名的。一个老实巴交的山里汉子,他招谁惹谁了,为何要被捆走?李开文进一步打探才得知,是一个首长秘书来打饭,殷道山像往常一样给他打了饭,可秘书认为打少了,令殷道山再添点。殷道山没听到,转身又忙着为别人打饭。于是秘书不高兴了,开始骂骂咧咧。殷道山发现脏话是冲着他来的,就问了一句:“我究竟怎么啦?”秘书指着他鼻子呵斥:“我看你就不是个好东西!”殷道山没想到首长的秘书竟然这样不讲理,也有些生气,反问道:“你怎么可以骂人呢?”秘书见一个伙夫竟敢当众顶撞自己,更是怒火中烧,提高了嗓门骂道:“你他妈的,反了!我看你就是一个反革命!”秘书说罢,气势汹汹地离开了。不一会儿,这位秘书就带来了保卫科的干部,冲进中灶班把正准备吃饭的殷道山用绳子捆起来带走了。“为这点小事,就把人捆走了?”李开文心里直冒火。这时特灶班的炊事员们闻讯也围了过来,一个个都替殷道山叫屈。李开文发愣良久后突然站起来,对围拢过来的炊事员说:“你们该干啥干啥,我这就去给殷道山送饭!”
李开文早就知道,黄土山坡后面有个窑洞是中直机关的一个看守所。他找到那个窑洞,走到窗前朝里一望,见殷道山正垂头丧气地坐在里面。当殷道山看到窗外的李开文后,扑到窗前,泪流满面。因为当时没有看守人员,关殷道山的窑洞门前挂着一把牛头大锁。看见这大铁锁,李开文就想到张国焘在大别山革命老区抓“AB团”、揪“第三党”时错捕错杀许多优秀红军将领的憋屈事。想到那些事,一腔热血就直涌脑门。于是他从地上抱起一块十多斤重的大石头,狠狠地朝牛头大锁砸过去。砸开门后,殷道山却不敢吃他送来的饭菜。李开文火了,“咋啦?怕人怪罪你?你只管照实说,就说这锁是我李开文砸的,饭是我李开文送来的,明天我就接你出去!”
当夜李开文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一直在琢磨:这事该去找谁解决?天刚蒙蒙亮,他就爬起来直奔200多米外的毛泽东住的窑洞,但在窑洞门前被警卫员拦住:“老班长,有事吗?”“废话!没事我敢闯金銮殿?”警卫员被李开文不顾一切想硬闯的样子逗笑了,“主席凌晨3点才睡,有事最好10点后再来。”李开文这才察觉自己太冒失,于是掉头去找住在不远处的李富春。没想到,李富春也是3点才睡,昨夜就是他在毛主席那里一起研究问题。李开文又转身去找陈云,在门口正好碰到陈云夫人于若木,遂申起了冤。李开文耳朵背说话嗓门很大,陈云在里屋也听到了,便隔着窗户喊道:“进来谈吧!”进了屋陈云招呼他坐下,李开文气鼓鼓地说:“不坐!你是中央组织部长,你说革命到底有什么好处?”陈云有些诧异:“老班长,这个问题从何说起啊?”李开文说:“我们扔了老婆孩子投奔红军,可现在革命还没成功,就开始要抓自己的人了?”陈云知道李开文的身世,当年李开文跟随红四方面军西撤时,老婆生下一对双胞胎才十几天,李开文竟过家门而不入,直到现在老婆孩子是死是活也没法知道。于是陈云和蔼地说:“你到底有什么事,尽管慢慢说。”李开文就把中灶班炊事员殷道山被捆被关的事说了一遍,然后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过去抓‘AB团’、揪‘第三党’,肃反扩大化,冤死了多少好人?难道这种窝里斗吃的亏还不大?革命这样革下去,准要败!”陈云静静地听他说完,沉默了半晌后起身握着李开文的手说:“感谢你老班长,你反映的情况很重要。请给我点时间了解一下,一定处理好!”
这件事处理得十分迅速。当天上午殷道山就被放了回来,而那位不可一世的秘书不仅在中央机关全体炊事员大会上向殷道山公开道歉,还作了一次深刻检查。几天后,李开文去给毛泽东送夜餐,毛泽东放下笔说:“都说聋子好脾气,想不到你还会发火,还敢造反,竟然砸了中央大狱!”李开文一惊,没想到这事连主席也知道了。毛泽东盯着李开文,看得李开文脊背上直冒冷汗,一时不知所措。“看不出啊,你还有这大胆量!”毛泽东感叹道。李开文支支吾吾地做检讨:“主席,我是个粗人没文化,遇事不懂用脑子去想,只会动蛮。”毛泽东听后突然哈哈大笑说:“蛮得好!”然后毛泽东又神情严肃地说:“你这次砸了中央的监狱,没错!延安的官僚主义一露头,就被你砸了回去,这对大家都是一次很好的提醒,所以我说你蛮得好啊!”
1949年7月,李开文跟随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首长一同进入北京。进城后,他被组织上安排到中央机关干部文化学校学习。当月底,李开文从干部学校毕业回到中央群工部等待分配工作。时任群工部部长的李维汉和李开文是老熟人,便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老李同志,组织上考虑你过去吃的苦太多,现在给你安排一个很‘甜’的事,决定派你去天津糖厂当副厂长”。李开文一听吓了一跳,忙问:“这糖厂的干部群众有多少人?”“一千多吧!”“首长啊,这么大个厂子,够上一个整团编制了,我哪有本事管好这么大一个摊子呀!不行,不行,我还是回家乡大别山吧。”李部长对老李的拒绝非常不理解,于是李开文解释说:“解放大军早打到江南了,家乡也已解放,我该回去工作了,再说老婆孩子还在家里等着我呢!”李维汉劝道:“当年红军撤离大别山后,国民党军队和当地还乡团大开杀戒,与红军沾亲带故的恨不能斩尽杀绝,你的老婆孩子能不能见到恐怕都难说,我劝你还是到天津工作。不去天津,留在北京也行。”“妻儿万一不在了再说,20年前我硬着心肠离他们而去,现在眼看仗要打完天下太平了,我得回去偿还这些年欠他们的情。”最终,李开文被组织批准回乡。
离京之前,李开文突想起这一去相隔千山万水,今后不一定再有机会见到毛主席了。听说主席住在香山,他就一路问过去,最后在双清别墅见到了主席。毛主席自然也没有忘记这位“老班长”,了解情况后关切地问他为何不去天津当厂长?李开文答:“天津糖厂的糖再甜也没有家乡的水甜。”主席一听笑了:“你这是要叶落归根啊!”“主席,我现在虽然认识了1206个字,可自己心里清楚,自己根本不是一块当厂长的料,没那么大能耐。回到家乡后找个自己能干得了的差事,一定努力工作!”毛主席得知李开文已认识了1200多个字,高兴地说:“回去就回去,但要经常写信来,到哪里都要记住了,你是从中央出去的。”
当李开文来到安徽省六安地委组织部后,地委领导说,那你就回金寨县去当副县长吧。李开文心想:一个县少说也有二三十万人,我哪有这个本事去领导呀?于是摆手推辞。地委领导便说:“那您先住下来好好考虑一下,过两天我们再落实这件事?”于是李开文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金寨县槐树湾乡板棚村。从弟弟李开香口中得知,国民党军队烧了他家房子,妻子张氏为了逃命,连夜带着儿子李锦旭和一对出生不久的双胞胎,东躲西藏不敢回村。那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大,张氏躲在一个山洞里,因为没有东西吃挤不出一滴奶,一对双胞胎活活饿死。后来张氏等了他10年不见音讯,才改了嫁。至此,李开文决定:就在家乡附近的响山寺粮站做个站长,地委同意了他的请求。
响山寺粮站是个中心粮站,下辖古碑、双河、南溪、帽顶山4个粮库,方圆上百里的地盘。通往这些粮库的山间小道,每一块石头差不多都被李开文踩过。一次,李开文踏着积雪轻步走进古碑粮库,悄悄烧好炭火盆,还把大家的裤子架在火盆上烤热。见年轻人醒了,李开文慈祥地唤道:“小同志,棉裤暖和了,起来吧,快到上班时间了。”说是站长,干起活来李开文更像粮站的一个苦力:别人不愿钻的黑漆漆仓板底下,他钻进去了,把所有的鼠洞一个一个堵实;别人不愿爬的高高尖尖仓顶,他爬上去了,将黄鼠狼开的“天窗”一块一块补好。粮库最大的消耗品是扫帚,为减少开支,李开文自己上山砍原材料做扫帚,于是站长室变成了扫帚加工厂。李开文说,街上卖的扫把也是手做出来的,咱自己有一双手,干嘛啥都要用钱买呢?
1956年底,全国各条战线上的英雄模范人物云集京城,李开文也当选为全国粮食系统的劳动模范。毛主席一见李开文就亲切地说:“啊!我们的老班长又回来了。”毛主席一边拉住他的手,一边伸出大拇指说:“真了不起,你回去又得了一个劳动模范。”会后,毛主席亲自请李开文到家里吃饭。12月的北京冰天雪地,李开文穿的是单薄的黑色小棉袄和一双破旧的黑布鞋,于是主席就送给他一件皮大衣和一双毛皮鞋。后来县里举办“建国十周年成就展”时,想要他的大衣和皮鞋,李开文就高兴地交了上去。展会结束后展览馆留下了那件皮大衣,只把毛皮鞋还给了李开文。李开文十分珍惜那双皮鞋根本舍不得穿,当宝贝似的收在柜子里。想念主席了,就把它拿出来摸摸瞅瞅。1960年的冬天大雪封门,村里的刘拐子来看他,他见走路本来就不方便的刘拐子脚上只穿一双烂布鞋,脚脖子冻得发紫,李开文就从柜子里取出那双毛皮鞋让他穿走了。
1992年,李开文老人离世后安葬在响山寺的后山上。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