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4
◎文/广和
一家专业调查公司不久前发布了2017中国医院竞争力百强榜,已经有了16家县级三甲医院上榜,这其中甚至还出现了床位数超过3000的县超级医院。相信不久的将来,看病难将成为历史。
依据医院的综合水平,我国的医院分为三级十等,即:一、二级医院分别分为甲、乙、丙三等,三级医院分为特、甲、乙、丙四等。以往的卫生规划,县级医疗机构往往被设置为二甲、三乙医院。因为基层的医疗水平有限,造成民众大量涌入大城市三甲医院就诊,形成了看病难的局面。近年来,国家在政策上大力发展和扶持分级诊疗,解决看病难。不过,大城市的大型医院虹吸基层医疗资源的现象,是制约全国性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具体的虹吸现象有三方面:第一,大型医院虹吸优质医疗资源,包括医疗设备、科研经费、人才教育、学术交流等。第二,医疗卫生人才的虹吸。第三,资源和人才虹吸带来的病人虹吸。只有打破三个虹吸的现状,才能实现分级诊疗。
2016年,国家卫计委公布了第一批升级改造的500家县级医院名单。今年,国家卫计委印发的《2018年卫生计生重点工作任务及分工方案》中提到:从2018年起再实施500家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程,推进优质服务示范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届时,很多原先大家认为只能在大城市医院解决的疾病,例如,癌症根治手术、肢再植术、阿尔茨海默病及帕金森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内科治疗、静脉起搏技术、配置心脏起搏器等技术,将成为县级医院必须具备的医疗服务能力。
对于基层医院引不进、留不住人才,病患对基层医院的不信任这些难点,专家认为,在完善分级诊疗标准和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技术下沉是关键,利益共享是动力。可以让优质资源上下贯通,例如网络远程会诊等方式使技术下沉到基层。通过不同级别、地区之间的医联体建设,将三分之一的病患通过远程会诊留在基层,三分之一难以解决的转入大医院,剩下的三分之一由大医院下基层解决。不过,医保一直被看作是医联体建设的痛点。针对这一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在2017年4月印发《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所有二级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参与医联体。再次强调,将进一步发挥医保经济杠杆作用,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县级医院和城市大医院间报销水平差距,增强在基层看病就医的吸引力。目前,医联体建设在国内不少地区已经开展。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于2018年4月迈出了医联体建设的重要一步。该院2018年4月1日起取消了普通内科,保留内科专科门诊,同时该院已与4家二级医院和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分级诊疗合作协议。取消普内科之后,大批的慢性病患者和一些简单的感冒、拉肚子的患者就回归到了社区医院,疑难杂症和危重症病人就可以得到快速的治疗。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