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4
◎文·图 /李光
60岁的赵群谋是西安三兆村人。28岁那年,他背着火柴箱开始沿街叫卖,至今已卖了30多年“洋火”,足迹遍及西安城乡的大街小巷。近十多年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火柴的市场需求日渐式微,当年和赵师傅一起卖“洋火”的同行或停业或转行,赵群谋却依然坚守着,成为古城西安仅剩的一位售卖火柴的流动商贩。
赵群谋与“洋火”的结缘,有些巧合。1986年末的一天,赵群谋到火柴厂找乡党办事,第一次亲眼看到木料变成“洋火”全过程,他觉得非常神奇,恰巧火柴厂正缺人手,他便到火柴厂做起了帮工。每天,他蹬着三轮车往各个网点送货。一段时间后,细心的赵群谋发现,“洋火”虽然利薄,但销量大,如果算大账还是有利可图的。后来他离开火柴厂,也没有找到其他赚钱的门路,他想到了“洋火”,也许这是一条生财之路呢。他便在自行车后座绑上一个纸箱,试着沿街叫卖。没想到这一试卖,收入比起在厂里打工时还略高一些,而且时间可以灵活掌握,这让赵群谋很是兴奋,原本就爱跑爱转的他觉得这个营生最适合自己,可以长期干下去。
每天早上6点,赵师傅便骑上车子驮着一大箱火柴从三兆村出发,由南向北在各个社区早市上叫卖,中午过后进城走街串巷,赵群谋喜欢沿老街道走,木头市、开通巷、马道巷、梁家牌楼、庙后街等一大圈转下来可以卖掉多半“洋火”。 东郊的灞桥集市、市内西仓集市是他最常去的市场,他说这些地方喜欢淘旧货的人多,许多老主顾特意在逢集时找他买整包 “洋火”,回去好分送给亲戚朋友,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可以卖出1000多盒。
早先的“洋火”2分钱一盒,利润只有几厘,随着物价的一路上涨,“洋火”也水涨船高,从前年起,一盒简装“洋火”卖到了5毛,卖一盒可净赚2毛。精装“洋火”2元一盒,利润约8毛。赵群谋说,“洋火”这玩意在那个年代是最便宜的家什,卖不上价,靠的是薄利多销,一定要多跑。如今,他平均每天卖掉300多盒“洋火”。“咱这小生意没有摊位费啥的,挣一个算一个,都是现钱。”赵师傅挺满意目前的状况。
长期以来,火柴作为普通居民家庭日用品家家必备,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廉价塑料打火机的出现,严重冲击了火柴市场,人们对火柴的需求量大幅下降,许多百货商店不再售卖火柴,有一段时间市场上难觅火柴。虽然市场需求少了,卖火柴的商家也大量减少,还在坚持走街串巷卖火柴的赵师傅的生意却不降反升,这一点大大出乎他的预料。许多恋旧的中老年人仍习惯使用火柴,赵群谋有了一批数量可观的固定主顾。他很感激这些衣食父母,是他们的需求撑起了自己的生意。两年前,他将自家的土坯瓦房翻建成二层楼房,所需费用大多来自他卖“洋火”的收入。
一辆自行车,一个大纸箱,赵群谋每天奔走在西安的大街小巷,日行程超过60公里,30年骑坏了9辆自行车,赵师傅乐在其中。这份营生,让他既有了收入,也看了景致。看到座座高楼大厦建起,条条大路通行,老赵很是感叹社会的飞速发展。说起卖“洋火”的事,他依然坚定地说:“洋火”利润很薄,勤跑才能赚到钱,挣的是一份辛苦钱,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