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4
文/郭国银 张彩诗 刘少康
在紫阳汉江南岸码头,停泊着一艘经过改造并连而成的小船,船头醒目的大字——紫阳县民间工艺品展示船,吸引着过往游客驻足观看。这艘船是年逾古稀的退休干部刘少兴自筹资金购买改造而成。船上整齐有序地摆放着竹雕、根雕、石刻、剪纸等民间手工艺品;有假山盆景、奇花异草,免费供人观赏;“暂养箱”里的汉江野生鱼虾,可观赏,可购买。
刘少兴,紫阳县洞河镇人,1948年出生,1968年参加工作。在乡镇工作多年,担任紫阳县副县长,分管农业工作。在任职副县长期间,积极创办石材加工、旅游饮食,为县域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付出了辛勤努力。2009年退休,因爱好竹雕,65岁开始自学钻研竹雕。凭着一腔热情和执著,经过几年苦心钻研,自他手雕出的笔筒等竹雕制品,精致美观,雅俗共赏,独具匠心。梅、竹、兰,花、鸟、鱼,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无论老幼。刘少兴的梦想,就是希望力所能及地为紫阳旅游事业发挥余热,为紫阳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党中央提出“创业创新”的号召,全国每天有四万户进入“双创”户。退休的刘少兴本可以静下心来安享晚年,但他却闲不住,加入“双创”行列。经过深入考察,了解到紫阳民间有部分业余从事根雕、竹雕、石刻的手工艺爱好者,因无展示渠道,致使大量民间手工艺品被埋没;二是紫阳大桥修通后,靠摆渡为业的部分人就失业了,用来赚钱谋生的渡船不断贬值。经初步估算,平均每年贬值两千余元,每年还需两千余元刷漆养护,水涨担心船被冲走,水落担心船搁浅,得有人时时看管。失去了运营条件的船,不仅不能给船主带来收入,反而成为船主的负担,使船主逐渐变成贫困户。
2007年3月,刘少兴的购船申请得到海事局批准同意,便自筹资金十万余元,购买失去工作环境的渡船两艘,经过改造,将船装修打造成一个60余平方米面积的展览船。民间手工艺爱好者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将自己的手工艺作品进行展示,对紫阳民间手工艺品进行宣传。通过购买失去工作环境的船,既解决了船主的困境,又给紫阳民间业余根雕、竹雕、石刻爱好者一个作品展示平台,自己也有了一方小小的空间进行竹雕创作,解决了多年来无工作室带来的不便,真是一举多得。
改造并连两船时,在两船之间留出宽1.5米、长10米,共约15平方米的空间,装6个野生鱼虾“暂养箱”。将渔民从汉江河打捞的鱼虾,放在小网箱里暂养。既可观赏,也可出售给当地居民或餐馆,还可通过充氧装袋,供四川、安康、西安等外地游客购买。这样外地游客也能品尝到紫阳汉江鲜活的野生鱼。这种暂养法,无需人工喂食,不会对汉江水源造成污染,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渔民的收入。
刘少兴与时俱进,退而不休,为梦想不懈努力,创造着人生的第二个美好春天。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