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4
◎文/湖北·曹宗国
《大风歌》是帝王版中国好声音
◎文/湖北·曹宗国
中国古代帝王能写诗的人不少,但是如果论唱歌、特别是能即兴创作歌词唱歌,恐怕唯有汉高祖刘邦。正史上明确记载刘邦即兴唱过《鸿鹄歌》和《大风歌》,其中《大风歌》真是一鸣惊人,成为逸响千古的“中国好声音”。
人们历来都是把《大风歌》当作诗点赞的。毛泽东就多次赞誉刘邦的《大风歌》,说“这首诗写得很好,很有气魄。”并认为汉高祖没有读过几天书,能写出这样的好诗很不容易。王立群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说,“(刘邦)这位不读书的皇帝,却写下了一首大气磅礴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他们这样讲当然没有错,但准确地说,《大风歌》应该是歌,属于“好声音”之列。
刘邦的《大风歌》记载于《艺文类聚》。《艺文类聚》是唐高祖李渊下令编修的大型类书。司马迁在《史记·乐书》上也有记载:“高祖过沛,诗《三侯之章》。”因此刘邦演唱《大风歌》,可信度是比较高的。历史上通行的说法是,《大风歌》是汉高祖刘邦平黥布以后,过沛县,邀集故人饮酒。酒酣时刘邦即兴击筑,唱了这首歌,后人纪其盛,题为《大风歌》。东汉大学者蔡邕曾经以大篆书勒石,被誉为“千古人主第一词”。
《史记·乐书》之所以称《大风歌》为“三侯之章”,唐代历史学家司马贞的注释是:“侯,语辞也。《诗》曰:‘侯其禕而’者是也。兮亦语辞也。沛诗有三‘兮’,故云‘三侯’也。”意思是说,《大风歌》里每句都有语气词“兮”,是典型的楚歌歌辞,所以司马迁把它记在《乐书》里。楚歌就是楚地民歌,老百姓都能唱,没文化的刘邦也能即兴吼几嗓子。但同样是吼,帝王吼出的民歌就很不寻常了,其雄浑豪放,直抒胸臆,赫然唱出了天翻地覆风起云涌的大时代,表现了君临天下一统江山的雄伟气概。
《史记·留侯世家》里关于刘邦唱另一首《鸿鹄歌》的记载,可以说明刘邦是能唱楚歌的:“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歌曰:‘鸿鹊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歌数阙,戚夫人嘘唏流涕。”你看,这里说刘邦“歌数阙”,可见他还真喜欢吼几嗓子。
当然,刘邦是否古代帝王中唯一能即兴唱歌的,还可以讨论。比如有史书记载汉武帝刘彻有一首《李夫人歌》,说的是有沉鱼落雁之美且能歌善舞的李夫人病逝后,汉武帝思念不已,便找来方士设坛作法。武帝在帐帷里隐约见一身影翩然而至,又徐徐离去,便凄然写下:“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我看这里的“写下”不大合情理,很可能就是他即兴唱出来的歌。
当然还不能忘记项羽的《垓下歌》,似乎也应该算帝王版的“中国好声音”。项羽没能成为帝王,但司马迁把这位悲剧英雄和刘邦一样列为本纪。他在《项羽本纪》中记录:“於是项王乃悲歌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项羽的歌声何其悲壮苍凉,朱熹评价说“慷慨激烈,有千载不平之余愤”,堪称《大风歌》的双峰对唱。
比较起来,历代文人学者还是对刘邦的《大风歌》评价最高。宋代陈岩肖就说:“汉高帝(祖)《大风歌》不事华藻,而气概远大,真英主也。”。南宋朱熹更是感叹汉高祖的《大风歌》是“自千载以来,人主之词,亦未有若是其壮丽而奇伟也。呜呼,雄哉”!刘勰评价说:“《大风歌》《鸿鹄》之歌,亦天纵之英作也。”清代袁枚评价刘邦“马上归来句亦工”,意思是说刘邦驰骋疆场归来,诗也写得很好。所以本文作者认为,《大风歌》乃是帝王版的“中国好声音”。
刘邦为什么能唱出这样的“好声音”,唐代诗人陈陶的一首诗《歌风台》做了很好的说明:“蒿棘空存百尺基,酒酣曾唱大风词。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尽解诗。”而清代钱谦益则说,像这样发自英雄肺腑的“好声音”是一般人无法复制的:“夫所谓不学而能者,《三侯》《垓下》《沧浪》《山水》,如天鼓谷音,称心冲口者是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