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4
◎文/张久仲
走进柏社古村落
◎文/张久仲
柏社村距陕西省三原县城西北约25公里,它是一个古老的地窑村落,同时保留有明清古建民宅,据说距今约有1600多年的历史。因为尚未开发,这里的人们仍然过着古朴而恬淡的日子。走进村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老槐树,树干需三人合抱,它见证了柏社村历史的变迁。
走进村里好像走进了树林,枝叶繁茂的楸树围绕着地窑院子生长,树上还结出长长的绿荚。俗语说:“奇哉怪哉!楸树上结了蒜苔。”这些吊着的长荚,像一个个许愿条挂在树上,在阳光下闪烁摇晃,形成独特的景致。暖暖的阳光洒满了村子,家家户户在地窑院子上面晒着玉米,老人们拄着拐棍手提马扎坐在窑背上晒太阳聊家常,不时翻着晾晒的玉米,身旁的黄狗眯着眼睛打盹,时光仿佛在这里放慢了脚步,一切显得宁静而安详。
地窑是柏社村的一大特色。据该村同学敏老人讲:“这里有地窑近200院,保存完好的有100多院,常年有人居住的地窑有20院。还有几个窑院有的做了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有的做了北京美术教学基地,有的做了民俗摄影室,有的进行装修准备开发农家乐。”
地窑是远古人类穴居的一种延续,在平地上挖掘出一个四方形大坑,然后再在周围立壁上掏挖成窑洞,建成方方正正且冬暖夏凉的地窑院落。因为这里地处高原,院落干爽不潮湿。问老人窑院的设计形式,他回答说:“院的穴方多为正方形或长方形,最初的地窑,每一院大约住三四户人家,相当于一个四合院。”我们看了地窑院后,最担心的是下大雨。但一提此事,老人立即回答说:“我们还盼下大雨哩!下了大雨,人和牲口才有水吃了,每个地窑院中间都打有水窖,积水供人们饮用。每个窑院都修有一个出入通道,一个门,通道一边修成砖台阶,一边修成砖铺平地便于往下流水,在通道门前横修一道高出地面约6厘米的砖,形成一个小渠,靠左边打一个小洞让水流进饲养室地窖里。”
同学敏老人还说:“院内通常会种一棵树,树冠冒出地面,以防行人不慎掉入院中。富裕人家还在院内建有石磨、石碾,这些都是村民磨面、碾米、碾辣椒的工具。如今,柏社村还有几户合住的院落,仅存的几家院落据说已有百年历史,而这几院中的邻里们,也是百年和睦,共处一院。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经济条件好的人家已经开始拥有独立的大院,并且将地窑与现代装修相结合,甚至将地窑与平地房屋结合在一起,形成带地窑的二层小楼,红砖铺了小院,瓷砖贴了窑洞,装了空调,买了彩电,厨房窑洞还安装了自来水,过着现代化的地窑生活。”
除了地窑院,柏社村还建有崖窑。据席天锁老人讲:“崖窑的设计是在山塬梁峁处铲出一个断面,背面修成前高后低,水往后流,然后在断面掘出窑洞。崖窑与地窑一样冬暖夏凉,过去许多崖窑往往是孤零零的两孔窑洞和一个厨房,没有院墙,如今的崖窑主人修了门楼,并在崖窑前加盖瓦房和厨房,形成一个院子。这样的院子从门外看同一般院落并无两样,只有进院才能看到院内的窑洞。崖窑在柏社村约有30多户,仍居住的有20多户,有些崖窑已经坍塌,听说省上对我们这种古村落拨专款准备修复呢。”
在村中还有些明清民宅建筑,门楣上有精致的砖雕,“耕读传家”“勤劳致富”“贵在自立”等彰显着主人的家训;门蹲石上雕刻的图画,或是废弃的院落里雕着花纹的青石踏步等,都展示着柏社村曾经的历史。
据同进贤老人讲:“柏社村解放前是渭北革命根据地范围之一,是地下党组织和地下党的工作者经常活动的地方。习仲勋任中共三原县中心县委委员兼团三原县中心县委书记时,曾在该村我六爷同治兴家地窑住过两个晚上。我六爷是当时的联保主任,给县长当过师爷,所以谁也不敢到他家里搜查。第三天他保送习仲勋到马兰革命根据地。六爷还以他的身份掩护过许多共产党人及地下党的工作者。解放后,我六爷担任历届县政协委员,直到逝世。习老曾经住过的地窑院,现已作为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习老所住地窑通道门楣上雕刻着‘光前裕后’四个银色大字,含义是习老做了‘增光前人,遗惠后代’的大事。”
柏社村最大的特色就是树,整个村庄都掩映在树林之中,加之这里又是以窑式院落为主,因此,过往行人如果不细心看,经常会忽略了这个村庄。每到夏季,这里树木郁郁葱葱,仿佛一个绿色园林,是人们避暑消夏的好去处。而秋季的柏社村更是另有情韵,走在乡间小路上,踩着斑驳而细碎的阳光,崖窑背上的柿子树,挂满火红的柿子,仿佛蓝天下一颗颗耀眼的红玛瑙。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