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略论新时代美育视域下的高校学生艺术社团转型发展

时间:2024-05-14

张昌羽

(杭州师范大学 沈钧儒法学院,浙江 杭州 311121)

高校学生社团是因共同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学术取向等自发建立起来的学生“共同体”,在高等教育进入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大背景下,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和价值越来越受到高校、教育主管部门和学界的关注。作为高校学生社团中数量多、占比高、覆盖广的重要类型之一,艺术社团在校园文化、第二课堂、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社会化等方面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充分挖掘和阐释。然而,囿于传统的“非正式组织说”“第二课堂说”“校园文化说”等单一组织功能定位,学生艺术社团这一多元综合教育组织的育人功能、育人价值和育人地位没有得到充分认可,特别是缺乏从普通高校美育重要组成要素的高度对其进行审视。同时,学生艺术社团在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瓶颈,普遍存在着政策支持体系不够健全、场所和设施设备缺乏、组织性和计划性较低等难题,不能适应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亟待实现转型发展。据此,本文从新时代美育的视角出发,考察高校学生艺术社团的转型发展之路,以期助力新时代高校艺术教育的创新开展,进而对高校美育在转型升级方面进行更深入地理论思考。(1)与以培养专门艺术人才、艺术教育人才为目标的专业艺术教育、艺术师范教育相比,普通高校的通识艺术教育在规律、特点、目标、内容、方法等均有不同之处,本文探讨的艺术社团特指普通高校学生艺术社团。

一、以美育人:新时代美育呼唤高校学生艺术社团转型发展

17、18世纪,理性主义为现代社会带来了以工业革命为代表的一系列社会变迁和发展,但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方世界逐渐意识到,以逻辑本体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理性王国,并不能解决现代化进程所造成的人性分裂和扭曲问题。为了恢复和发展人的感性,德国学者席勒(Schiller)在《美育书简》中首创了“美育”概念,主张在保持理性教育的同时,促进人的感性自发性,最终治愈人性分裂、实现人性的完满。20世纪初,西方美育理论引入中国后,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等在接受西方美学观念的同时,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深厚的美育思想,特别是传统儒家一直倡导和践行的以感性体验的方式培养人格,逐步确立了特点鲜明的中国美育传统。正是在这一传统影响下,中国学界对美育的探究超越了单纯追求“丰厚的感性”(2)杜卫曾对美育所发展的“丰厚的感性”之定义、内涵、特征有过详细阐述,详见杜卫:《美育三义》,载《文艺研究》,2016 年第11期。这一基础性意涵,更关照思想性、伦理性、人文性、创造性等多重维度,超越性与现实性紧密融合的中国美育话语体系逐渐形成。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不断深入,不仅美育理论研究蓬勃发展,美育还因其在感性教育、人格教育、创新教育等方面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受到社会各个层面的青睐和重视。(3)关于美育的意义和功能,杜卫亦曾作过较为系统的阐释,详见杜卫:《美育三义》,载《文艺研究》,2016年第11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美育频繁出现在党和政府的重要文件中,深入实施美育成为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是在党的重要文献中首次具体谈及美育。***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为学校美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根本遵循的原则。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务院发布的第一个学校美育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国办美育文件”);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学校美育评价制度,建立了推进学校美育的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联动机制——签署“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并从破解学校美育教师紧缺难题、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高校支持中小学美育协同发展等多方面完善制度建设。从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学校美育改革发展指明方向,到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美育各项政策、体制、举措的不断完善,标志着学校美育迈入了新时代。

新时代美育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强调把学校美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贯穿各学段。如,“国办美育文件”中,就对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通高中、特殊教育学校、职业院校、高校等各级各类学校美育课程目标的科学定位做了明确要求。2019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高校美育意见”)中,明确了高校美育的三个重点领域:高校普及艺术教育、专业艺术教育和艺术师范教育。对不同类型高校美育重点的分类定位与要求,体现了新时代美育对美育特点和规律的遵循。与专业艺术教育聚焦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艺术师范专业凸显师范教育特质不同,高校普及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普及艺术教育,帮助学生培养艺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达成“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教育目的。

艺术是审美最集中、最典型的形态,艺术教育是美育的基础和主要实施途径。对于发展高校普及艺术教育的重点,加强艺术教育课程建设毋庸置疑是首要任务,因为课程建设涵盖了教学内容、教材教具、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场馆设施等艺术教育涉及的几乎全部内容。除了充分发挥课程建设不可替代的主渠道作用外,艺术实践活动也是高校普及艺术教育的重要方面,而艺术社团则是校园文化、艺术展演等艺术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艺术社团与艺术课程教学既相互联系,又具有与课堂教学相区别的独特教育价值,成为弥补、活跃、拓展教学活动的极佳形式。与课程教学相比,在参与度上,学生往往完全出于兴趣爱好而加入艺术社团,自主性和独立性相对较强;在时间上,艺术社团的社员一般会长期参与一门艺术形式的学习,甚至延续到大学毕业之后,不受课程教学学时限制;在教育活动的形式上,不同于艺术课程教学重讲解、演示,轻实践操作,艺术社团可以就某一具体艺术形式进行较为系统的学习,偏重于艺术活动的亲身参与、艺术技艺的掌握和体验。正因如此,“高校美育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高校艺术社团建设,加大从普通在校生中挖掘、选拔、培养艺术社团成员力度,带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学校艺术实践活动要让大多数学生参与其中,享受其中”[1],这就使艺术社团作为高校艺术教育乃至高校美育重要组成要素的组织属性得到了肯定和彰显。

二、立德树人:高校艺术社团转型发展的立足点

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是美育的灵魂,体现了美育对人的自身的理想关怀、终极关怀、未来关怀,从这个意义说,美育是最富有理想、最需要远见卓识、最能体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一类教育。美育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能够促进人的感性发展,而且有助于人的其他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同时具有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的两大要义,有着特殊的内在德育功能。中国传统美育观就十分强调“乐”和“德”的内在联系,即以感性的方式使教化深入人心。如,孔子提出了“尽善尽美”的审美观,赞赏歌颂舜帝的歌舞《韶》“尽美矣,又尽善也”;《礼记·乐记》中提到了“乐者,通伦理也”,这里的“乐”包括了音乐、诗歌、舞蹈等众多艺术形式。蔡元培指出美育的重要功能就是辅助德育:“欲养成公民道德,不可不使有一种哲学上之世界观与人生观,而涵养此等观念,不可不注重美育。”[2]朱光潜则认为:“道德并非陈腐条文的遵守,而是至性真情的流露。所以德育从根本做起,必须怡情养性。美感教育的功用就在怡情养性,所以是德育的基础功夫。”[3]当然,美育关注个体的审美发展作为道德发展的基础和根本,与德育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但又绝不等同于德育或可以被德育简单替代。美育侧重引领人们在感受社会生活美、艺术美和自然美的同时,由对美的形式的感性体验,深入到对内容的评判,最终祛除人的私欲、物欲,并让精神境界得到提升。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德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将“立德”(即树立德行,提升道德修养)置于“三不朽”的最高层次。“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理论建设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立德树人”旨在“立”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新型道德,“树”具有全面素质和能力的人才。美育贵在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重在温润心灵、陶冶情操、品格养成,体现出美育独特的立德树人价值与功能。一方面,“寓教于乐”的美育主张通过开展审美欣赏、学习、实践活动,培养、建立和发展积极健康的审美价值观和审美理想,进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另一方面,“动之以情”的美育通过对人类优秀艺术文化价值的理解,建立起对民族文化价值的认同,对人类文明精神的崇敬之心,进而树立高远的精神境界。与其他教育在立德树人方面的作用相比,美育“随风潜入夜”式地发生作用,有别于单纯说教和强制遵守,以“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形式,使审美所蕴含的道德精神自然而然地浸润人们的心灵,在实践中使其转化为自己的道德观念。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坚持立德树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要求;***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等等,均要求新时代美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立德树人是新时代美育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新时代美育也将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检验其自身价值。作为高校艺术教育重要载体的学生艺术社团,其建设发展必然也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新时代的脉搏,确立正确的艺术社团工作价值标准。新时代高校艺术社团建设如何坚持立德树人,至少包括了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理念,整体谋划和设计艺术社团建设,确保艺术社团建设的全方位、全过程始终贯穿着鲜明的价值导向;二是坚持立德树人的目标要求,把立德树人置于高校艺术社团建设的目标源头,把立德树人的要求具体化到每个社团、每项实践项目的目标中;三是坚持立德树人的评价标准,把立德树人作为艺术社团建设的价值标准,让立德树人体现在艺术社团成员审美素养提升的个性化评价标准中。

“在美育活动中坚持立德树人并不是要我们把艺术课上得和思想政治课一样,而是要求美育用它自身特有的方式来培育大学生的良好性情、气质和趣味,提升人生品位和精神境界,这是美育为立德树人提供重要感性和情感基础的具体体现。”[4]新时代美育的核心和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艺术社团坚持立德树人的关键点在于深化人文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精神是基于对人的价值、命运、尊严的关怀、追寻和维护,对人类优秀精神文化的尊重和敬畏,而涵养成的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它体现了人类对美的追求,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针对以往高校艺术教育对人文精神重视不够的问题,比如,艺术教育课程中对艺术作品的人文内涵挖掘不够,新时代美育要求高校艺术社团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作为建设内涵,凸显艺术本身所蕴含的人文精神,重在通过人文精神温润学生心灵,促进良好德性的形成与人的全面发展。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话剧、戏曲、民乐等传统意义上的艺术社团,文学类社团也应纳入广义的艺术社团中,在深化学生人文精神方面发挥独特作用。文学是语言艺术,在中国这个诗的国度,大学生都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掌握了一些文学技能,文学社团曾在大学校园风靡一时,如能将文学社团纳入艺术社团的整体建设规划,赋予其新的生机与活力,必将有助于提升高校艺术社团建设的人文内涵。

20世纪初将西方美育引入中国的先贤们大多倡导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有助于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美育理论。进入新时代以来,思想界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更加理性,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成为国家战略。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强化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坚定文化自信,成为新时代美育的实践重点,也成为新时代美育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高校艺术社团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民乐、民舞、戏曲、曲艺、书画,以及剪纸、陶瓷、花灯等民间手工技艺,入门相对简单,特别是一些地域性优秀传统艺术在当地群众基础较好,大量专门性社团活跃在校园内外。事实上,近年教育部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过程中,明确提出了建设2至3个校级传承项目学生社团的要求,很多入围高校的基地建设也紧紧依托学生艺术社团。新时代高校艺术社团建设要依托当地优秀传统艺术文化资源优势,拓展和丰富专门性传统文化艺术社团的内容和形式,强化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培根铸魂”的作用。

三、面向人人:新时代高校艺术社团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

进入新时代以来,“美”的意义和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透彻阐释。提升全社会对美的价值的重视程度,提高全民族的审美素养,是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前提。在实现这一前提条件的过程中,高等学府首当其冲、责无旁贷,这也是教育部发布“高校美育意见”的初衷所在。正因为新时代美育始终坚持“面向全体”的基本原则,才让“健全并不断完善面向人人的高校美育育人机制”在高校美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性尤其凸显,而“面向人人”无疑是落实这一理念的具体阐发。在发挥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更好地践行“面向人人”的美育理念,让更多学生享有通过艺术社团活动接受美育的机会,是新时代高校艺术社团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

践行“面向人人”的新时代美育理念,高校艺术社团在衔接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构建“四位一体”的普及艺术教育推进机制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是高校艺术社团的传统育人优势阵地,不论是各类城乡文化艺术活动、校内外艺术交流等实践活动,抑或是大学生艺术展演、专项艺术赛事(声乐、器乐、舞蹈、书法、绘画等)等艺术展演活动,还是音乐节、电影节、美展、文艺演出(会演)等校园文化活动,这些第二课堂活动在选拔、培训艺术社团骨干成员,提升艺术社团艺术专业水准,展示社团风采方面起到了很显著的作用。但囿于第二课堂活动受众面的限制,艺术社团要在育人覆盖面上达到“面向人人”的要求,必须全方位融入第一课堂,有效衔接课程教学。此外,施行十多年的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已显露出对艺术实践活动的推动不足、对新媒体艺术等新兴艺术关注不够等亟需调整的问题,而艺术社团在这些方面均大有可为。譬如,可让部分艺术素养和技能较高,在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等中表现突出的社团骨干,通过申请和考核即可获得相应艺术课程学分。又如,可探索将艺术课程学分分为“鉴赏+实践”两部分,明确一部分为实践学分,遴选有基础的社团开设相应实践课程,组成艺术社团学分制班级,学生参加并通过考核后即可获取艺术课程实践学分。通过此举,不仅让学生在参与艺术课程学习时充分获得了审美体验与感受,让艺术课程的功能更加充分体现,同时也让艺术社团的活动计划性、规范性得到提升,学生参加艺术社团的热情和作用得到全面认可。

较长的时间以来,管理体制、指导师资、经费保障、场所设施等在不同程度上成为学生艺术社团发展的掣肘因素,建立、完善艺术社团保障体系是保障艺术社团转型发展、推进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又一重点内容。

高校必须充分认识艺术社团对新时代高校美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将艺术社团建设列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从组织属性的视角来说,高校学生艺术社团的第一属性是“自上而下”的“他组织”,这就决定了艺术社团转型发展离不开“上组织”或“他组织”的向度指引。[5]因此,艺术教育委员会、公共艺术教育机构等要发挥指引功能,在建章立制、保障艺术社团良性发展,营造规范而又不失活泼的社团文化氛围,分类引导艺术社团制订发展目标和计划等方面,加强对艺术社团的规范管理。同时,还要尊重艺术社团作为学生“自组织”的组织属性,引导社团根据规章制度实施自主管理、实现自我发展,保持艺术社团的活力,同时避免艺术社团出现精英化、功利化的倾向。

加快美育师资队伍建设是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关键,指导师资亦是高校艺术社团转型发展的关键。高校可在探索实施艺术社团实践学分制的基础上,为各社团配备“专业指导教师+优秀党团干部”的双指导教师进行全方位指导,专业教师对社团进行艺术教育业务教授,党团干部对社团在立德树人方面予以关注。艺术社团指导教师的工作量要予以认定,在职称评定、评奖评优等方面予以倾斜,以保障指导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针对普通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艺术教师紧缺的问题,教育部已印发了《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为选聘体育美育兼职教师、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师资队伍建设作了要求。高校亦可将选聘其他学校专业艺术教师,校外教育机构、宣传文化系统与社会文化团体的艺术工作者,民间艺人或能工巧匠等,作为破解现阶段高校社团艺术专业指导教师紧缺问题的途径之一。

除了管理体制、指导师资等“软件”保障,经费、场所、设施等“硬件”建设同样事关新时代高校艺术社团的转型发展。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对高校艺术教育场馆建设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强,更多的文化建设项目将布点在高校,高校与地方共建共享优质美育资源设施的大趋势,是高校艺术社团突破“硬件”短板的有利外部条件。从高校内部来说,应将艺术社团工作经费纳入学校美育整体经费预算,同时,利用多渠道筹措社会资金,保障艺术社团在教师工作量、艺术实践开展、日常运行等方面的经费需求;在研制美育场地与器材建设规划,建设剧院、音乐厅、博物馆、美术馆等艺术场馆时,应充分考虑艺术社团需要。另外,可借助互联网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打破限制艺术社团转型发展的“硬件”壁垒,实现各类线上线下资源有机整合,比如,建设高质量的艺术社团慕课、创作有艺术品质保证的社交媒体作品等,探索构建智能化、网络化的社团建设模式,以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艺术实践活动等,让艺术社团“潜课程”的作用得到更大发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