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4
张岚
摘要:目的 探究在ICU患者中应用鼻空肠管和鼻胃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于我院ICU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营养管置管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应用鼻空肠管,对照组应用鼻胃管,比较两组营养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置管前,两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置管后,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均明显改善,实验组白蛋白、前白蛋白、肌酐和血红蛋白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结论 在ICU患者营养干预中应用鼻空肠管效果显著优于鼻胃管,患者营养指标改善显著,且并发症少。
关键词:鼻空肠管;鼻胃管;ICU患者;效果观察
ICU患者大多数病情严重,部分患者甚至无法经口进食,加之病情影响,患者身体处于应激状态,身体可出现严重的代谢紊乱,临床需给予有效的营养支持[1]。在给予患者营养干预的过程中,需保证肠道的吸收功能,提高其安全性。肠内营养通常是经鼻胃管输入营养液,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态,但存在胃麻痹影响,导致患者肠内营养时间推迟,容易出现误吸、胃返流等不良反应[2]。本研究探究在ICU患者中应用鼻空肠管和鼻胃管的临床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于我院ICU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营养管置管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33~77岁,平均年龄(53.23±3.23)岁;高血压脑出血15例,严重颅脑损伤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例,心血管疾病7例, 严重创伤性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例,严重气道烧伤4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53.65±3.56)岁;高血压脑出血16例,严重颅脑损伤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例,心血管疾病6例,严重创伤性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例,严重气道烧伤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纳入标准:患者病情严重,无法正常进食;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家属在明确研究开展目的后表示同意患者参与,并愿意配合实验。
排除标准:合并糖尿病;存在肠内营养禁忌证;因原发性疾病导致营养不良;存在肠道内原发性疾病。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鼻胃管进行营养干预。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以半卧位为主,将患者头部保持与颈部在同一水平线上;随后插入鼻胃管,插入长度为10~15 cm,指导患者进行吞咽动作,在吞咽动作下进行送管,保证其一直延伸到测量长度;随后再插入8~10 cm,确定管道在患者胃内,妥善固定,测量外漏长度,标示刻度;定期观察,确定管道通畅。管饲药物和营养液时,需注意先喂温开水,确定胃管通畅。
实验组采用鼻空肠管进行营养干预。先将导管插入胃部,插入长度为45~55 cm,随后帮助患者选择仰卧位,保证患者头部与其保持在同一水平内,操作中注意佩戴无菌手套;随后插入鼻空肠管,长度10~15 cm,指导患者进行吞咽动作,以便于保证将导管送至测量长度;随后与对照组操作方式相对,对导管在胃内的情况进行确定。接着帮助患者选择右侧卧位,此体位需要保证患者身体与床平面呈现出垂直水平,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评估;叮嘱患者进行吞咽动作,也可以饮入少量水,顺着患者吞咽动作持续送入导管,长度为80~90 cm,妥善固定;随后给予X光检查,确定导管末端位置。遵循A-C-L标准维护导管,A是对导管功能进行评价,确定患者是否存在潴留情况;C是按标准进行冲管,以脉冲式冲管为主,避免药物出现相互作用,减少堵管问题的发生;L是封管,封管需要以正压封管为主,并注意保证安全性。同时需要定期对患者进行观察,保证管道通畅性,避免堵塞。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营养指标,包括白蛋白、肌酐、前白蛋白和红白蛋白,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营养指标比较
置管前,两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置管后,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均显著改善,且实验组患者营养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临床上对危重症患者的早期肠内营养较为重视,肠胃营养是一种有效手段,可纠正患者代谢紊乱情况,避免患者出现应激性溃疡、肠衰竭和感染等不良情况[3]。ICU是医院接收危重症患者的主要科室,患者大多数病情严重,患者甚至无法经口进食,需要采用合理方式维持患者的营养需求。早期肠内营养是ICU患者中的常用营养方式,其通常是在患者入科室后的24~48 h后进行应用,需保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保证患者无肠内营养禁忌证。肠内营养的应用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营养液滴入速度要合理,同时保证一定的浓度[4]。在滴注营养液时,还需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调整合适体位,尽量将其抬高30°~45°,保证患者安全,避免误吸。一般情况下,危重症患者处于应激状态,同时患者胃部处于轻瘫状态,容易导致胃潴留等不良情况的发生[5]。
本研究结果显示,置管前,两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置管后,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均明显改善,实验组白蛋白、前白蛋白、肌酐和血红蛋白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表明经鼻空肠置管方式的应用效果更好。鼻空肠管和鼻胃管是进行肠内营养的重要途径,经鼻肠管途经给予患者肠内营养,对促进患者小肠黏膜细胞对营养物質的吸收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维持患者肠道菌群功能,促进患者机体吸收代谢,应用效果显著[7~9]。研究数据显示,在危重症患者中应用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缩短住院时间,保证患者安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10~11]。同时在给予患者鼻饲干预的过程中,患者很容易出现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等不良情况,需加强对患者的管理[12~14]。因为危重症患者病情大多数较为严重,在发病急性期时胃部通常处于麻痹状态,胃动力不足,容易腹泻、腹胀,这也是导致患者出现返流问题的主要因素,而且胃部属于一种适应性容量器官,在给予患者营养液输入时,也会增加患者反流、误吸风险[15~17]。鼻空肠管质地较为柔韧,对应的导管尖端更容易到达空肠,可避免肠内营养液对患者胃部和十二指肠造成刺激影响,促进患者胃肠蠕动,减少患者返流、误吸等不良情况的发生,促进患者对营养进行吸收[18]。相关研究显示,经鼻空肠管途径给予患者肠内营养物质可降低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减少胃液分泌量,降低消化道应激反应发生风险,促进患者较快恢复。
综上所述,在ICU患者营养干预中应用鼻空肠管效果显著优于鼻胃管,患者营养指标改善显著,且并发症少。
参考文献
[1] 史蓉蓉.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应用于重症监护室危重症病人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J].全科护理,2020,18(25):3321-3323.
[2] 李雪頔.经鼻空肠管与胃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12):130-132.
[3] 单晴晴,孟晓燕.盲置鼻空肠管与常规经鼻置胃管在重症医学科临床应用探讨[J].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20,9(3):60-61.
[4] 罗婧.鼻空腸管与鼻胃管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养生保健指南,2020(11):121.
[5] 连苗,马新,武蝶.经鼻空肠管与经鼻胃管肠内营养在急性胰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23):3604-3606.
[6] 王吉梁,李保珍,杨君亮,等.急性脑出血患者应用鼻肠管与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分析[J].中华养生保健,2022,40(17):34-36.
[7] 宋晴雯.胃管与鼻空肠管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应用的比较[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84):68-69.
[8] 高楚姿.床旁留置鼻空肠管营养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14):186-188.
[9] 王樑,刘竞辉,郭少春,等.鼻胃管减压联合鼻肠管营养支持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术后加速康复中的作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20,36(8):796-800.
[10] 郭奖励,唐洁,马梅,等.经鼻胃管及鼻空肠管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中并发症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8,18(98):165-166.
[11] 梁江龄.老年患者留置鼻空肠管预防误吸效果及护理[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9,36(5):87-88.
[12] 胡明,陈国华,笱玉兰,等.鼻空肠管营养联合鼻胃管减压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应用的比较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3):1883-1885.
[13] 吴竹,张海英.同时置入鼻空肠管和鼻胃管预防颅脑术后患者误吸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4(1):110-112.
[14] 王晶,黎发海,侯建洪,等.鼻胃管和鼻空肠管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治疗的效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15):2258-2261,2265.
[15] 史蓉蓉.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应用于重症监护室危重症病人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J].全科护理,2020,18(25):3321-3323.
[16] 王振刚.鼻空肠管与鼻胃管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影响[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24):71-72.
[17] 彭莉芳,王全根,王晓燕.集束化策略在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床旁盲插鼻空肠管成功率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4):170-173.
[18] 张婷婷.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留置鼻空肠管进行早期肠内的治疗体会[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1):133-13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