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垃圾分类”可以向过往学习什么

时间:2024-04-24

姚华松

随着上海推出的“史上最严垃圾分类制度”,北京、杭州、重庆等多地也开始推行垃圾分类措施,一场轰轰烈烈的垃圾分类运动开始席卷全国。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20世纪70年代末的童年生活。在那个年代,父母习惯把家里不用的瓶瓶罐罐、纸箱、书报、废铜、烂铁等积攒起来,交给游走于农村的流动商贩,换一些糖果或点心给孩子们吃;家里吃剩的饭菜用来喂猪、喂狗、喂鸡和喂猫;厕所的大小便被定期挑去浇灌菜园和田地。

当时没有所谓“垃圾分类”的提法,但智慧的乡亲们一直在践行垃圾分类和废物再利用。垃圾成为重要的媒介,人消费后的“垃圾”成为动物、植物以至工业生产的“口粮”,还通过垃圾维系着人类与动植物的生态关系。

这给我们三点启示:第一,在当地实现垃圾回收和再利用,而不是经由当下流行的跨地域商品化和资本化逻辑,在他地完成回收和利用的过程。第二,使居民获得一定经济激励,进而持之以恒地做好分类。第三,合理利用垃圾可以有效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

推进“垃圾分类”,应赋予居民一定程度的“获得感”。比如,鼓勵居民积攒快递包装、易拉罐、报纸等可回收、可变卖的“营利性垃圾”,协调和联系专业回收站有关人士定期进行回收,鼓励专业机构回收旧数码产品、旧家用电器、旧电池,让居民真切地感受到“变废为宝”。

此外,还可以联系动物保护组织及热心人士定期进小区收集厨余垃圾,经适当处理后,喂养城市的流浪狗、流浪猫等。具体操作当然困难重重,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尤其志愿者的积极参与。但是,由垃圾分类激发动物保护意识、培育志愿者精神,可谓一举多得。

当代城市家庭的垃圾产生量,当然与我的童年时代的垃圾产量不可同日而语。在消费社会尤其是网络消费时代下,“宅男宅女”的点外卖、网购商品等日常的生活方式,成为城市治理中不可忽视的新维度。很多人沉浸于得到新鲜与新奇产品的体验,也非常享受一小时内到货这种及时性的快感。东西越买越多,很多东西买后弃置不用,废弃包装也越来越多,“垃圾”自然越来越多。应在低碳社会、集约型社会与消费社会、网购时代之间实现相对平衡,以更朴素的生活观对抗网络消费时代下的“恋物”情结,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

不少媒体竞相报道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垃圾分类走在世界前列,我最近恰好看了几部宫崎骏导演的动画电影,真切感受到日本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垃圾分类意识,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世界范围看,垃圾分类知识俨然已成为现代公民的素养,成为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基本训练内容。我国亟待开展覆盖社会各阶层的垃圾知识的教育与培训,让垃圾分类和处理知识成为提升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