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儿推拿改善腓骨肌萎缩症患儿心肺功能的病例报道

时间:2024-05-14

胡琅琳

摘要:运用小儿推拿手法改善腓骨肌萎缩症患儿心肺功能1例病例报道。体会:小儿推拿手法在改善肌病患者的心肺功能,增强体质方面有独特的疗效。

关键词:小儿推拿;腓骨肌萎缩症;心肺功能;咳嗽

腓骨肌萎缩症(CMT)是一组累及周围神经的单基因遗传病,临床表现为四肢远端进行性肌无力和萎缩伴感觉障碍[1]。一般发病年龄较早,常在儿童时期起病,多伴心肺功能不全,体质偏弱,后期多因病情轻重在不同年龄死于心肺功能的衰竭。目前西医在此领域的治疗方法上还没有新的突破,而中医推拿疗法作为一种绿色疗法,操作简便、安全可行、疗效显著,患儿易于接受,值得推广。笔者首次接触本案例,通过运用传统推拿手法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效果明显,其所获得的经验值得借鉴,同时也为其后续康复治疗保驾护航。现报道如下:

1基本资料

主诉:反复咳嗽3月,发育落后4月。

现病史:患儿2月龄时因头控差来我院行康复治疗,患儿体质差,多次因“肺炎”住院治疗。现患儿咳嗽,日间咳甚,咳痰不能,无发热,头控可、四肢偏软,不能坐,母乳喂养,大便每日一解,小便正常,夜寐可,舌质淡,苔白腻,脉缓无力,指纹淡。

孕產史:G1P1,孕周41W,顺产,出生体重3 100 g,无妊娠高血压、糖尿病史,母孕龄25岁,父亲31岁。

查体:神志清,精神软,听力视力正常,双肺听诊有干湿性啰音,无意识“爸爸妈妈”发音,头控稳,能翻身,不能独坐、爬,双手主动抓握可,四肢肌力4级,四肢肌张力偏低,双侧腱反射尚可,双侧巴氏征阴性,踝阵挛阴性。

辅助检查:头颅MRI示脑外间隙增宽,双侧侧脑室形态丰满。肌电图示上、下肢周围神经源性损害(运动、感觉纤维均受累)。分子遗传检测示:受检者发现PMP22基因C.212A>G(p.1.71p)杂合突变,为腓骨肌萎缩症疾病的致病基因,呈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

2治疗

揉腹5 min,补脾经300次,补肾经100次,清肺经200次,揉板门200次,内运八卦50次,揉二马50次,分推胸胁100次,揉天突、膻中各100次,揉双侧风隆50次,揉双侧足三里50次,点按双侧肺俞、心俞各50次,捏脊6遍。每日一次,每次30 min,10次为一个疗程。

治疗1个疗程后,咳嗽减轻,咳痰减少;治疗2个疗程后,咳嗽咳痰好转,双肺听诊干湿啰音明显减少。目前患儿仍坚持1周5次,按原方小儿推拿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因“肺炎”住院几率明显较少,每次感冒咳嗽基本可自愈,心肺功能较其他腓骨肌萎缩症患者明显改善。

3体会

咳嗽病位主要在肺,病机总属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导致咳嗽;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有痰有声谓之咳嗽,《素问·咳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因此,咳嗽与五脏六腑皆相关。腓骨肌萎缩症属肌病,脾主四肢肌肉,因此小儿素体脾胃尤弱,脾为土,肺为金,根据母病及子,因此肺脏功能也较差,临床表现多反复感冒,引发支气管炎或肺炎,病程缠绵难愈。临床研究表明,小儿推拿治疗咳嗽咳痰有较好的疗效。小儿百脉汇于两掌,通过手法作用于两掌,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可改善内在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补脾经,补肾经,揉板门,内运八卦,揉二马,清肺经,诸穴都集中在双手,手法补中有清,清补共施,达到健脾化痰,清肺止咳之效。分推胸胁,揉天突,揉膻中,点按双侧肺俞和心俞,俞募配穴直接增强心肺功能,从而宽胸理气,宣肺止咳。再配合远部穴位,揉双侧足三里、双侧风隆穴,共奏健脾温肺化痰之功。脾胃属中焦,位居腹部,通过揉腹,刺激中腕、天枢、水分等腧穴,可增强脾胃功能,达到培土生金之功。最后捏脊,通过对捏拿背部华佗夹脊、督脉、膀胱经,可调整脏腑经络气血、激发全身阳气,进而增强人体正气,调节人体免疫力,改善机体自愈机能。

此外小儿脾常不足,脾虚生痰,上贮于肺,从而引起咳嗽咳痰,因此治疗一定要兼顾脾肺,不可单治肺。肺与大肠相表里,腑气不通常常也会影响止咳的疗效,因此,也要兼顾患儿大便情况,保持大便通畅,在临床上可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在临床上,康复训练与推拿治疗相辅相成,一方面推拿可增强患者体质,为康复连续性提供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康复训练可以促使推拿效果倍增,两者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曹婉芊,张如旭.腓骨肌萎缩症1A亚型的发病机制及靶向药物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20,37(5):578-58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