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4
树琰
在传统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只是简单地了解一些抽象知识的含义,这无法有效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力,从而无法达成深层次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积极更新教育观念,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从而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效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质量。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的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层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学校和家庭也越来越重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笔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学校应适当增加信息技术课程的课时量,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互联网信息技术,使学生体会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建立系统、全面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
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结合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观察学生,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分层式的教学,在不同的教学时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以更加科学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基于分层教学,教师可以制订贴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提出以深层次教学目标为导向的教学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和主观能动性。
以“操作计算机”这一课的教学为例,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操作计算机的方法。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信息技术的实际操作水平,将他们分为强、中、弱三个层次,根据不同的层次,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操作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和亲自实践,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和动手能力;对于操作能力中等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降低学习难度,重点强化基础知识,在实践操作中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对于操作能力弱的学生,教师可以以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各种软件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和功能,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自信心,让学生在实际的运用中可以熟练地操作计算机。
二、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迅速,教师要利用时代的发展特点,帮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信息技术课堂的重要性。在现代化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要灵活采用分层教学,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改进、优化教学方式,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助力学生发展。在分层式教学的引领下,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发挥指导者、引导者、观察者的作用,为学生指明方向,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并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具体的、契合学生发展水平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明确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明白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结合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教师还需要适当调整教学难度,充分考虑教学时间、教学要求、教学方法等,完善教学设计。
以“画方形和圆形”这一课的教学为例,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在电脑上画图的技巧。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分层次设定教学目标,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针对这节课内容,教师可以制定以下教学目标:一是初级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掌握“矩形”“圆角矩形”“椭圆”等工具的使用方法;二是中级学习目标,让学生基于初级学习内容进行拓展,以圆形和方形为主要图形绘制一幅图画;三是高级学习目标,促使学生掌握“椭圆”“矩形”“圆角矩形”等基本形状表现物体形象的能力,明白鼠标器准确定位的重要性。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发展情况,逐渐提高课内学习的难度,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问题探索中,深入理解本课内容,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对学生作业进行分层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中,学习新知识固然重要,但旧知识的巩固同样重要,只有不间断地巩固所学知识,反复练习信息技术操作,才能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基于这一教学背景,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學习特点,从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水平出发,设计具有层次性的作业,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以“美化图形”这一课的教学为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工具去美化图片和图形。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美化图形的操作过程中,不断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教师在分层次设计作业时,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比如,教师可以设计巩固类作业,让学生用基础工具对图形进行美化,巩固课堂知识;设计拓展类作业,让学生基于对美化工具的认识,对图片美化功能进行拓展和延伸,并利用美化工具对图片进行精修。
四、对教学评价进行分层
为了更加有效地创新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教学评价进行分层。在具体的分层教学评价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作业反馈和上课状态,或者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开展不同的教学分析与评价,促使学生对自身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果有更加深刻的认知,从而在教师的帮助下不断进步和提升自我。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次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制定一个初步的标准,对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价与分析。比如,对于较低水平的学生,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网络交流”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后对学生在上课时的学习状态、作业完成情况、上课表现进行分层评价。在进行分层评价的时候,教师要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如面对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对于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要鼓励其再接再厉,稳定发挥。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学生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水平作出评价,从而促进教师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专业能力和教学质量。
五、对教学任务进行分层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知识结构,调动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探究能力。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接受能力较弱,面对复杂的课堂知识易产生退缩心理。因此,在教学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不同水平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任务,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既要体现信息技术教学的层次性,又要体现学习内容的丰富性、灵活性。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创设有趣的情境,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为他们搭建能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
例如,在教学“整理文件”这一课的内容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给学生介绍查找文件、移动文件、复制文件和删除文件等方法,让学生学会管理信息资源。经过上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什么是文件和文件夹,并能按要求打开文件夹找到文件。由于“整理文件”这一课的知识点比较抽象,对四年级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因此笔者创设了“电脑小博士”带大家来到“动物王国”的情境,分别设置了“找动物”“带动物回家”“复制动物”“救回动物”等任务,要求学生完成。弱层次学生负责整理和分类不同的“动物”;中层次学生负责将整理好的“动物带回家”,然后对“动物”进行复制;强层次学生负责“救回动物”,让不同的“动物”都可以回到自己的家园。学生在不同难度的任务驱动下,实践、探究并掌握管理文件的方法,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文件小管家”。在这节课教学中,教师设置了层次化任务,不同层次的学生可结合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任务,这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长处,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结语
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应关注所有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变化,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训练与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重拾自信,获得学习的满足感,从而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学科素养,提高信息技术学习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摒弃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采用分层式教学,帮助小学生建立系统、全面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促使学生在不断深入理解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掌握相关操作技能。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郭猛小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