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胃肠息肉内镜下钳除术患者的护理

时间:2024-05-14

代昱虹

胃肠息肉是消化系统中良性肿瘤的一种,而在内镜下的胃肠息肉钳除术,属于操作简单方便的治疗手段。但是在手术过程中,除了应用良好的治疗方式外,还需注意对患者实施有效护理。

护理的重要性

内镜下的胃肠息肉钳除术属于常用治疗手段,该手术方式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在操作期间会对患者产生刺激性牵拉,极易使患者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最终出现治疗依从性降低的情况,从而使病情延误。所以,患者在该种方式治疗中,医护人员应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提升治疗的成功率。临床护理质量在治疗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医护人员通过为患者开展有效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配合度,最终提升治疗效果。由此可以看出,在对胃肠息肉治疗中,医生在实施镜下的钳除术治疗时,有效护理干预非常重要。

护理内容

(一)术前护理

1.在为患者手术之前,医护人员应该详细了解患者是否有相应疾病史以及药物过敏史等;针对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贫血等的患者,要及时对其病历进行纠正;针对年龄较高的患者,应该检查其心肺功能情况;针对女性患者,应避免在月经期间进行手术操作,需待月经结束后再行手术。

2.手术前三天,医护人员应告知患者饮食以稀粥等流质食物为主,切勿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也要避免进食带核的瓜果;手术前一天,告知患者不可进食,并服用磷酸钠盐口服溶液进行肠道清洁,第一次服药时间在操作或检查前一天晚上7点,第二次服药时间在操作或检查当天早晨7点(或在操作或检查前至少3个小时),或遵医嘱进行服用,确保患者的胃肠充分清洁;手术当天,告知患者不可大量饮水,以防在进行静脉麻醉的时候出现误吸。

3.在手术前,医护人员还应为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因为很多患者术前对手术不了解,从而产生焦虑、不安等情绪。所以,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开展心理干预,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并为患者讲解有关注意事项。

(二)术中护理

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将患者的体位摆放好,并根据手术医生的要求,合理为患者使用内镜,并帮助手术医生完成电切工作。手术期间,护理人员还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并按手术医生的要求合理调整患者的体位,同时还应注意做好静脉通路工作,以防出现药物渗漏现象。护理人员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动脉饱和度、血压、心率等情况,如果患者在术中出现血压下降症状,护理人员应按照患者情况和医嘱,为患者注射相关药物。若是患者的心率小于52次/分,护理人员应该按照医嘱的要求,注射阿托品药物,但在注射药物时,一定要注意药物用量,并严格按照医嘱要求开展;若是患者出现动脉血氧饱和度小于90%的情况,应该帮助患者将氧流量增大。护理人员还应积极配合手术医生,协助手术医生开展内镜手术。

(三)术后护理

1.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协助患者保持平卧体位,并对患者的供氧、呼吸道通畅性进行观察,同时还要观察其生命体征,直到患者清醒之后。若是患者出现任何不适,应立即通知医生,可以将其送回病房立刻为其治疗。患者在手术之后的第2~7天要确保卧床休息,在手术后的半月内避免剧烈运动。

2.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排便量、排便颜色、排便性质进行观察,与患者交流和沟通,了解患者是否有腹部反跳痛感、压痛感、腹部疼痛感,同时还需要对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进行全面观察,防止患者在手术之后出现胃肠穿孔、出血等现象;按照病情的变化情况,为患者做好输血、输液工作,若是患者出现延迟性的大出血,要立刻通知医生,为患者开展内镜下的止血,并让患者做好二次手术的准备。

3.护理人员应对患者饮食、吞咽反射等状况,若是患者在手术后没有出现任何异常情况,需要给予流质饮食,不可饮用牛奶、豆浆等饮品,以防止患者出現腹胀的情况。患者术后第2天,可将食物改为半流质类型。患者术后7天左右,可正常饮食,但是在选择食物时要避免进食粗糙或刺激性食物。在必要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缓泻、润肠类的药物,确保患者排便的通畅性。

4.护理人员在患者手术后还应做好随访工作,了解息肉是否再次复发。1年后复查,若是息肉没有复发,则可改成3年随访一次;若是在第二次随访后,患者没有出现息肉复发的情况,应该改成5年随访一次,而在这一次随访时,若患者没有出现息肉复发的情况,则可结束随访。

此外,有家族史或45周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内镜检查,以便胃肠息肉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