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4
袁晓清
慢性乙型肝炎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病程较长,容易在治疗期间反复发作,已经成为全世界重点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出院后仍需要较高水平的健康照顾,需要接受延续性护理。
延续性护理模式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以医院为主体的延续性护理服务内容,包括家庭随访、电话咨询访问、个案管理等;第二种以社区为主,为患者提供服务,例如家庭医院、日间医院等;第三种则联合了诸多对象,例如医院、社区和家庭,形成了多维度的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
(一)延续性护理模式较为单一
由于目前国内延续性护理的发展时间较短,大多数医院仍以电话随访以及家庭访问的方式作为延续性护理的主要模式。但在具体开展过程中,由于医院对延續性护理过程缺乏质量控制等原因,这种延续性护理模式很容易造成随访率不高等问题,从而导致延续性护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缺乏成效。
所以国内的延续性护理要多借鉴国外以及港澳台等地区的护理模式,争取在护理中加入药剂师。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要先了解患者的药物管理需求,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药物延续性护理内容,确保患者在出院后也能获得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用药指导,并确保其用药安全。
另外,目前国内的延续性护理缺乏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并且在护理过程中缺乏全面的护理方案记录,不能深入有效地开展后续护理。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延续性护理的内部管理制度和体系。
(二)缺乏专职护理人员的培训
目前国内负责延续性护理的主要人员是医院的病房护士和社区的护士,此类工作人员基数较少,且有较大的工作量,很难在确保履行自身工作职责的同时保证延续性护理的质量。除此之外,社会缺乏对延续性护理人员培训的重视,导致延续性护理缺少对该护理内容有较高专业性的工作人员。
在此方面,医院和社区可以借鉴国外先进医疗机构,专门展开对于护士、护生以及相关社会工作者的延续性护理培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计划应由高级实践护士全权负责,同时还需要负责患者后续计划的实施工作,确保延续性护理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
(三)患者家庭教育干预的缺失
目前国内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延续性护理重点放在患者本人身上,但却忽略了患者家属在护理过程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实际上,医院和社区应将慢性乙肝患者的家属纳入延续性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时,要取得患者家属的积极配合,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侧面从家庭角度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情感上的理解。护理人员应充分重视患者家属在延续性护理中的重要作用,积极获得患者家属的支持与配合,确保在后续护理过程中有效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四)缺少社会支持与社区护理
很少有医院会将出院后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转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护理治疗,这就导致了患者在出院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无法及时随访患者。另外,慢性乙型肝炎具有一定传染性,但这种疾病相关知识的社会普及率较低,导致部分患者受到一定的歧视,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心理,这些负面情绪也会直接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医院和社区要不断改进乙型肝炎患者延续性护理内容,利用先进的网络系统,建立周全的网络化信息转诊体系。例如,我国香港地区的社区康复中心会在患者出院时,建立与社区的直接合作关系,及时将乙型肝炎患者的资料完全转至相对应的生活社区,由社区负责患者后续护理的指导工作和家庭随访内容。同时,医院和社区还应从社会的角度加强对乙型肝炎患者的支持,让乙型肝炎患者从社会上获得更多的理解和关爱,加强乙型肝炎疾病的相关知识科普,组织志愿者进行在线交流,定期为包括患者在内的广大群众举办各种类型的知识讲座,构建起社区健康教育网络体系,让广大慢性乙肝疾病患者在与其他病友交流的过程中真正敞开心扉,抒发不良情绪,相互理解,体会来自社会的关爱。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