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游戏化教学探究

时间:2024-05-14

王筱静

音乐课程是幼儿园艺术领域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幼儿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具有重要价值。提升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质量,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是幼儿教师重要的教学任务。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开发、挖掘音乐中的隐藏元素,构建趣味的教学课堂,进一步提升幼儿的艺术素养。笔者对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教学展开探究,简述了游戏化教学对幼儿成长的意义,从多个角度出发,提出了几点教育意见,以期为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些许参考。

游戏化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创设课程活动时能从幼儿角度出发,选择幼儿乐于接受、主动学习的教育方式,进而激发幼儿对知识内容的兴趣。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通过玩耍、操作、交流等途径,能丰富自身的生活经验及知识技能。因此,教师以游戏化教学的方式开展音乐活动,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首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科学、合理地设置游戏环节,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音乐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旋律、节奏、节拍等元素,增强幼儿的音乐表现力,逐渐提高幼儿对音乐的认知水平。在游戏化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幼儿能在玩的过程中慢慢地感知音乐元素,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和音乐素养。

其次,音乐游戏化教学能丰富幼儿的音乐技能。在设计游戏化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打击乐、奥尔夫音乐等方式开展音乐活动,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操作和玩耍的过程中感知音乐,强化幼儿对音乐的敏感度,进而提高幼儿的音乐技能。

最后,音乐游戏化教学能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在游戏化的音乐活动中,幼儿可以与教师、同伴相互沟通交流,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除此之外,游戏化的音乐活动还能提升幼儿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帮助幼儿感知音乐的魅力,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

二、当前音乐游戏教学中的弊端

在当前幼儿园音乐课程的构建中,教师虽然意识到了游戏化课程的重要性,但是课程开发质量不高,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例如,在音乐活动中,游戏与课程没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影响了幼儿的游戏兴趣;部分教师在创设活动时,无法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课程质量不高;部分音乐游戏忽略了幼儿的主体性,导致幼儿只能被动地接受游戏,阻碍了游戏化课程的顺利开展。

(一)与节日游戏整合,强化幼儿的节奏感

教师在开展游戏化的音乐活动时,可以利用幼儿感兴趣的元素创设游戏,增强音乐和游戏之间的联系,利用节日游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掌握音乐知识和技巧,从而挖掘幼儿的音乐潜力,达成音乐课程教育的目的。

例如,在大班音乐活动“名字叫中国”中,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对节日的兴趣创设教学活动,以国庆节为游戏活动的契机为幼儿播放音乐,让幼儿仔细聆听歌曲的歌词,如“这里的人都把幸福脸上挂”“让我的梦想在心里发芽”等,借助节日氛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创设节奏游戏,让幼儿利用打击乐的方式感知音乐节拍,如拍手、跺脚、敲打桌子等,让幼儿伴随着音乐舞动起来,促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逐渐掌握音乐节拍。以歌曲的第一句歌词“有个国家,她很伟大,这里山美水美风景像幅画”为例,在唱到“有个/国家”时,幼儿需要拍手两次;在唱到“她很/伟大”时,幼儿需要击打桌面两次;在唱到“这里山美水美风景像幅画”时,幼儿需要连续性地拍手、跺脚、敲桌面。这种融合了節日元素的音乐游戏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音乐学习中不断强化自身的节奏节拍感,提高幼儿的音乐水平,达成音乐教学的目的。

(二)与律动游戏整合,增强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律动是幼儿园艺术领域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音乐活动不可分割。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语言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经常会用肢体表达自己的想法及信息。因此,在开展游戏化的音乐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律动游戏构建课程,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提升幼儿对音乐活动的认知。但是,在创设律动游戏时,教师要尽可能地将活动主导权交给幼儿,鼓励幼儿自主发展、自主构建,尊重幼儿的游戏意识,从而增强音乐教学的效果。

以小班音乐课程《爱上幼儿园》为例,这首歌曲内容简单、通俗易懂,适合刚刚入园的幼儿学习。在课程开展初期,教师可以先为幼儿播放音乐,让幼儿仔细聆听音乐内容。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跟着旋律、节奏舞动,让幼儿自主创编动作。如歌词“春夏秋冬不停转呀转,不管什么风景我都喜欢”,教师可以问幼儿:“这句歌词怎么用肢体动作表达呢?”有的幼儿说:“转呀转可以转圈圈!”有的幼儿说:“可以用比心表示喜欢!”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在讨论中创编了完整的律动舞蹈,增强了自身的音乐理解力与表达能力。在上述活动中,教师要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利用律动游戏提高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促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达成音乐学习目标,充分发挥游戏化教学的优势。

(三)与表演游戏整合,提升幼儿的音乐创造力

幼儿天性活泼好动,教师在开展游戏化的音乐课程时,可以创设音乐剧表演游戏,让幼儿在表演中加深对音乐节奏、角色、形象的理解。在开展表演游戏时,教师要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鼓励幼儿根据音乐剧情自主创编台词,多与同伴进行交流,不断提升幼儿的音乐创造力。

以中班音乐活动“拔萝卜”为例。在创设表演游戏时,教师可以先带幼儿初步了解歌曲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询问幼儿一些基本问题,如歌曲中都有哪些人物、需要扮演哪些角色、需要哪些道具等,引导幼儿深入了解歌曲内容。在幼儿分配好角色后,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引导幼儿展开讨论,如都可以编排哪些动作、什么时候唱歌、角色扮演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等,鼓励幼儿细化表演活动。幼儿在讨论和分析下,逐渐对角色形象、人物特点产生了清晰的认知,提升了自身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在游戏中获得了成长与发展。

(四)与一日生活整合,丰富幼儿的游戏活动

教师在创设音乐游戏活动时,可以将幼儿一日生活中的不同环节与音乐游戏相整合,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游戏活动,深入落实游戏化教学的理念,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在晨间锻炼时为幼儿播放音乐《健康歌》,创设律动游戏,让幼儿跟随着歌词和节奏自由活动,以达成锻炼的目的。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创设多个音乐表演剧本,如《天鹅湖》《胡桃夹子》《拔萝卜》《找朋友》等,让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开展音乐活动,进一步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在排队等待环节中,教师可以带幼儿玩“音乐手指操”,引导幼儿根据节拍的变化拍手、跺脚、拍腿、打响指等,培养幼儿的节奏意识。在午睡前,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轻柔的音乐,组织幼儿开展“接歌词”游戏。由教师唱上一句,幼儿接下一句,通过轻柔的音乐更好地安抚幼儿,帮助幼儿快速进入梦乡。

(五)与幼儿兴趣整合,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在构建音乐游戏活动时,教师可以将学习内容与幼儿兴趣相整合,从幼儿的根本需求出发,利用游戏元素提升幼儿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教师可以创设简单的动作类音乐游戏,满足幼儿的个体需求,将幼儿的身心发展放在首位,利用游戏进一步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与音乐水平。

例如,在构建小班音乐课程时,小班幼儿对律动形式的音乐具有较强的兴趣,教师则可以选择一些通俗易懂的音乐,如《宝贝宝贝》《妈妈是超人》《好宝宝》等,鼓励幼儿根据歌词、节奏、节拍自主创编舞蹈律动,利用音乐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肢体表达能力。在中班音乐课程中,幼儿喜欢看动画片,教师则可以利用动画片如《汪汪队立大功》《小马宝莉》等的主题曲构建音乐游戏,让幼儿一边演唱一边扮演动画片中的角色,引导幼儿将学习兴趣转化为学习内驱力,提高幼儿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而在大班音乐课程中,大班幼儿对中国功夫具有较强的兴趣,教师则可以選择音乐《少林宝贝》,让幼儿跟随音乐自由地做游戏,利用兴趣提升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程活动的质量。

总而言之,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获得生活经验、知识技能的主要途径。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时,教师要落实课程游戏化理念的要求,深度挖掘音乐教育资源,选择幼儿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让幼儿在玩中学,真正地做到寓教于乐,将幼儿的需求与发展放在首位,创设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教师要从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利用游戏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促使幼儿的身心获得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中心幼儿园)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