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区域活动课程游戏化的实践

时间:2024-05-14

朱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均指出,教师要珍视幼儿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在区域活动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笔者根据自己所在幼儿园的游戏化课程开展情况,谈一谈提升园本课程的途径。

一、重设区域,形成多通道的开放性活动区

幼儿园要组织教师详细解读相关教育文件,加深教师对课程游戏化的理解,充分利用集体教学活动、班级区域活动、个别化小组学习活动、日常生活活动和家园亲子合作活动等途径,满足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施要求,重设幼儿的学习活动区域,为幼儿提供多通道的开放性活动空间。

(一)优化幼儿的一日生活

教师要合理安排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遵循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年龄特征,以幼儿为本,设计幼儿游戏活动的各个环节,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满足幼儿生活学习的需要。笔者所在幼儿园重新调整了幼儿在园的作息活动内容和时间,为了保障幼儿每天有三小时的游戏活动时间,我们把集体教学活动时间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由一天多次改为每天一次。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活动的主题,引导幼儿学习相应的知识点。在全面了解幼儿之间的差异性的基础上,教师要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内容,引导幼儿深度学习,培养幼儿的独立自主能力,提高幼儿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之间可以共享主题活动的知识点,丰富幼儿一日生活的内容,让幼儿在享受各种活动乐趣的同时,帮助幼儿掌握学习的要点,充分发挥一日生活的教育作用。

(二)规划幼儿的区域活动空间

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有原则地规划幼儿的区域活动空间,正确引导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调动幼儿参与游戏化课程的积极性。以笔者所在班级为例,我们在规划活动室的空间时,从动静、明暗、区域互动、水源、通道、穿插等多方面考虑,合理规划,依据区域活动的不同特点,用玩具柜作为隔断,将活动室分为半封闭、全封闭、开放式这三种类型的区域空间。通过区域牌的提示,幼儿可以明白区域活动空间之间的界限。教师合理地规划区域活动空间,可以为幼儿提供自由选择游戏的机会,激发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兴趣,提高课程游戏化的教学效果。在不同类型的活动空间中,幼儿可以使用不同的游戏材料,进行不同的操作游戏,这有助于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的成长需要,培养幼儿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实施班级联动模式

幼儿好奇心重,对周围的人和事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习惯通过模仿的方式进行学习活动。因此,在实施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区域游戏等方式,鼓励平行班级之间进行友好的互动和交往活动,为幼儿创造轻松、自由的游戏环境,支持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区域和游戏伙伴,培养幼儿的自主选择能力。幼儿既受环境的影响,也会影响环境。在同一游戏区域,不同的玩伴给予幼儿的游戏体验不同,他们积累的学习经验也不同。例如,在大班建构游戏活动中,一个女孩子第一天选择和另一个女孩子一起进行搭建活动。她们重点搭建了物体的细节部分,对搭建的物品进行一定的修饰。在第二天,这个女孩子选择了一个男孩子作为玩伴。在搭建活动中,笔者发现,男孩子搭建的物体造型别致,他把架空、悬杆等高难度的搭建技巧都教给了女孩子,提高了女孩子的创造力。班级联动的模式,有利于拓宽幼儿的交往范围,启发幼儿的游戏创造力,为幼儿区域活动的课程游戏化提供了素材和途径。

二、创设游戏化环境,为课程游戏化作铺垫

(一)充分利用每个空间

笔者所在幼儿园在推进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各区域活动之间的整合和渗透,在重新设计角色类、表演类、轻科学类、益智类的区域空间时,我们还开发了美工区、建构区、益智探索区等新区域,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同时,我们对幼儿园的会议室、大厅、过道、走廊、连廊等公共空间,进行了合理的规划和利用,创设了不同功能的区域活动空间,充分挖掘了每个角落的使用价值,鼓励幼儿和教师一起进行改造活动,从而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幼儿的自我表达水平,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幼儿园的大厅可以用作班级主题活动成果展示厅,各班级通过自我推荐的方式,将班级区域活动的成果在大厅里进行展览,幼儿可以自主设计展示的内容、选择展示的方式等,如幼儿可以自己绘制海报,告知全园师生展示的内容与时间。除此之外,连廊可以用来展示班级特色课程,楼梯拐角处可以用来设置书吧休息区等。我们充分利用幼儿园的每个空间,遵循幼儿成长发育的规律,挖掘每个空间的教育价值,为每个区域活动提供合适的场地。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角色化、情境化的学习环境更符合3~6岁幼儿的认知特点,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区域活动的参与度,提升游戏化课程的教学效果。笔者所在幼儿园,小到班级环境,大到园区公共环境,下到地面划分,上到空中悬挂装饰,从色彩搭配的使用到学习环境的营造,从物品的摆放位置到设施的搭配方式,我们都充分考虑了幼儿的心理需求和兴趣爱好。例如在班级的阅读区,笔者为幼儿提供了小型布艺沙发,幼儿可以坐在柔软的沙发上读书。同时,笔者还增设了铺有蕾丝桌布的圆桌,幼儿在阅读书籍后可以在圆桌上进行绘画创作。这种舒适安全的阅读环境,提高了幼儿参与阅读活动的积极性,为幼儿营造了安静温馨的读书氛围,提升了幼儿的阅读兴趣。

(三)制订合适的游戏规则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制订班级各个游戏区域的规则,基于幼儿区域活动的游戏经验,大家共同协商,制订出合适、合理的游戏规则,提高幼儿自主表达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鼓励幼儿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大班的幼儿可以用画笔绘制游戏规则,中班的幼儿可以用简单的符号表示游戏规则的内容,小班的幼儿可以在教师的协助下利用平时游戏时拍的照片呈现游戏的规则。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呈现方式,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需求,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提高幼儿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协商能力。

三、丰富区域材料,突出幼儿主体地位

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引导幼儿主动学习,支持幼儿不断探索、积极解决各种问题,在各种区域活动中,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突出幼儿在游戏化课程中的主体地位。

(一)合理使用低结构材料

低结构材料有别于市场上常见的、高级的、现成的材料,其具有简单、可组合、操作性强等特性。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合理使用低结构材料,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笔者所在幼儿园采用了材料收集框的方式,即每班设立材料收集区,根据班级当前区域活动的主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动幼儿家长和幼儿共同收集活动所需要的、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废旧材料。同时,教师在幼儿园的角落设置了三个材料收集仓库,组织幼儿对收集的材料进行分类和储存,便于各班随时取拿。

(二)注意游戏材料的多样性、丰富性、层次性

不同的游戏材料具有不同的价值,不同的材料蕴含不同的功能。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满足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探究兴趣。在游戏化课程的实践中,我們发现游戏材料越丰富、越多样、越具有层次性,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积极性就越高。

课程游戏化的建设过程是一个长期探索、不断优化的过程。在推进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区域活动,大刀阔斧,优化升级,为幼儿提供不同主题、不同功能的游戏空间,加强游戏活动与课程教学之间的关系,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提高幼儿园教育的整体效果。

(作者单位:常州市刘海粟美术幼儿园)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