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4
王举芳
下课铃声“叮铃铃”一响,一位三十多岁的女人从学校门口快速走向二楼二年级2班的教室,背起一个男孩飞快奔向厕所。每节课都是如此,直到下午最后一节课放学回家。
她是他的妈妈,他是她十岁的儿子。
十多年前,婚后不久的她怀孕了,她和爱人是那么欢喜。去做产检,医生告诉她怀的是双胞胎,夫妻俩高兴极了。还未到预产期,两个孩子就“争着”来到了世上。是一对龙凤胎,他是哥哥,还有一个双胞胎妹妹。他出生时仅有二斤八两,由于窒息,脑部缺氧,且小脑有积水,医生说可能会有后遗症。她默默祈祷上苍,让她的儿子健康成长。但上天并没有给她眷顾,儿子四个月大时被诊断为脑瘫儿。
为了更好地照顾儿子,与爱人商量,她辞职在家一心照顾孩子。八个月大了,女儿已经会自己坐起来,而儿子,坐着就倒;一岁多了,女儿已经会自己走路了,儿子基本不会走路;女儿已牙牙学语,儿子一直沉默着,不肯吐露半声。她望着儿子,多希望听他叫一声“妈妈”呀,哪怕只有一声,就可以安慰她悲凉的心。这一次,上苍没有负她,儿子三岁时,终于会说话了,那一刻,她像吃了蜜糖般,觉得整个世界都是香甜的。
幸运的是儿子的智力正常,只是肢体不协调,坐不住也走不了路。她多方打听,知道有一家儿童医院可以为儿子做康复训练。从此,每天天不亮,她就带着儿子赶公交车去儿童医院做康复训练,推拿,针灸,按摩,一做就是一整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天寒地冻,她都坚持带孩子去做康复训练,她坚信总有一天,儿子会好起来。
儿子五岁那年接受了手术治疗,加上多年的康复训练,七岁半时,终于能够一个人坐稳了。看着端坐在沙发上的儿子,她喜极而泣。
儿子能坐了,她想送儿子去上学。家人担心儿子适应不了学校的生活,因为他没有上过一天学前班。她说不怕这个,我陪他去上课。
初进集体生活,儿子显得特别紧张,胆小,每隔十分钟就要上一次厕所,她陪在教室里,和儿子一起上课,以便随时背他去厕所。
花开花落,日升月明,儿子渐渐习惯了课堂生活,不再那么频繁地去厕所了,她就不再在教室里呆着了,但每个课间,她都要从校门口返回教室,背儿子上厕所,然后再回到学校门口等着。人少的时候,她会双手扶着儿子练习走,人多的时候,她就背着儿子。
上午第二节课后是大课间,帮儿子上完厕所,她会陪着儿子站在走廊看楼下操场学生们做操。随着广播体操的音乐声,儿子会跟着一起做,她站在儿子身后,随时保护儿子。
有人问她:“每天为儿子这么操劳,累吗?”她说没觉得累,看着儿子每天一点点进步,欢喜就装满了心怀。
融入集体生活的儿子性格变得开朗了,笑容也多了,会在她背他的时候说:“妈妈,尽量扶着我走,我越来越重,不想让妈妈受更多的累。”她笑了,笑得那样芬芳甘美。
她说她现在是儿子的拐杖,但她相信儿子一定会好起来,她会一直陪着儿子走下去,直到他能够自立。
爱的进行曲没有休止符,它把挫折和劫难化成无声的歌,引领我们昂首,阔步,走向生命的新绿。
(摘自《文学月刊》)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