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广东省中医类卫生资源需求预测分析

时间:2024-05-14

李金燕 徐明珍 李京伟 何聪

丰富的中医卫生资源是中医药学一脉相承的重要前提,也是推动中医药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2020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方案(2020-2025年)》,提出构建粤港澳中医药共商共建共享体制机制,加快形成中医药高地建设新格局。本研究对广东省中医药卫生资源需求进行预测,研究工具选择GM(1,1)灰色预测模型,通过预测值观察其能否满足“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提出的要求,从供给侧发力,确保中医资源利用过程中公平与效率相统一,为后期相关部门制定符合广东省实际情况的中医药发展规划及系列改革创新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数据来源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从中选取广东省2011年—2019年的中医类医院床位数、机构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 中医师数、中药师(士)数等数据。本研究选取的中医类医院包括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院。

1.2 研究方法

采用GM(1,1)灰色模型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建模,该模型由邓聚龙教授在1982年提出。主要通过对部分已知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实现对系统运行行为、演化规律的正确描述,进而实现对其未来变化进行预测。建模具体流程如下:

设存在一个序列=((1),(2), ···,()),其中()≥ 0, k=1, 2, ···,;为建立 GM(1,1)模型,先对进行准光滑性检验:

若序列满足,

且()∈ [0.0.5],k=3, ···,。则序列适合构建GM(1,1)灰色模型。

满足准光滑条件后,对进行一次累加,生成一个1-AGO序列:

生成序列()的均值形式:

建立()的一阶微分方程:

其中和满足微分方程=(-(/))+(/),,可由矩阵运算计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GM(1,1)灰色模型的构建及检验

根据灰色建模软件7.0对数据进行建模及求解。将2011年—2019年广东省的中医类医院床位数、机构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中医师数、中药师(士)的数量作为原始序列,对所有序列进行准光滑检验,结果见表1。可见当>3时,准光滑条件满足,数据适合构建GM(1,1)灰色模型。

表1 原始序列的光滑比

再根据上述步骤建立灰色预测模型,然后对模型进行可行性分析与精度检验。灰色模型精度的等级对照情况见表2。

表2 模型预测精度等级对照

所构建的预测模型见表3。所有模型后验差检验的值均小于0.35,值均等于1,表明所构建的模型预测结果精度较高。

表3 广东省中医类医院卫生资源GM(1,1)理论模型

2.2 广东省中医类医院卫生资源预测结果

2011年—2019年广东省中医类医院卫生资源实际值见表4。可见,近9年广东省中医类医院床位数、卫生机构数、执业中医师数、执业助理中医师、卫生技术人员数、中药师(士)的数量均逐年稳步上涨,对应实际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7.12%、1.63%、8.28%、4.12%、7.11%、2.99%,其中执业中医师增长率最高。

表4 2011年—2019年广东省中医类医院卫生资源实际值

利用灰色GM(1,1)预测模型计算得到广东省中医类医院卫生资源2020年—2025年的预测值,见表5。其中,中医类医院床位数、卫生机构数、执业中医师数、执业助理中医师、卫生技术人员数、中药师(士) 对应预测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6.70%、1.51%、6.93%、4.41%、6.21%、1.12%。与2011年—2019年的年均增长率相比,除执业助理医师增长率有小幅度提高,其他指标增长速度均在放缓。表明广东省中医类卫生资源总量较为充足,当前发展中医药事业主要任务是提高资源的效益成本比,推动中医医疗服务质量优化升级。

表5 2020年—2025年广东省中医类卫生资源预测结果

2012年—2019年的年增长率及2020年—2025年的预测增长率详情见图1。可见,2012年—2019年的年增长率波动范围主要集中在0%~10%之间,部分指标在2014和2015年出现了负增长率。自2015年开始,执业中医师的年增长率显著高于其他指标。从2020年—2025的预测增长率可以看出,自2021年开始,各个指标的年增长率将趋于稳定,其中执业中医师增长率最高,其次是卫生技术人员。

图1 2012年—2025广东省卫生资源年增长情况

3 讨论

3.1 进一步优化人才制度和治理体系

岭南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实践中硕果累累。广东省作为岭南中医药文化发源地,省内居民对中医药的信任度及使用率较高,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东省当前总人口为1.26亿,为人口第一大省,过亿的人口意味着对卫生资源的需求量更大,其中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尤为迫切。本研究数据显示,2019年中医药类工作人员数量为2011年的1.7倍,然而2019年与2011年相比年诊疗人次及出院人数增加了2~3倍,预测到2025年诊疗人次与中医类工作人员增长幅度的差距将继续扩大。中医药卫生人员工作量加剧会降低其职业认同感及满意度,对患者而言则是加重其“看病难”的情况,不利于良好的医患关系构建。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也与卫生人员内部结构息息相关。广东省2020年—2025年中药师(士)预测增长率约为1.00%,在所有指标中最低。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要夯实中医药人才基础。中药师既是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桥梁,对患者的用药安全、临床药学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同时还承担中药饮片炮制以及传承创新等重任。医疗服务系统作为有机整体,中药师数量不足会直接限制医疗系统的升级与发展,也不利于建立满足患者全方位、全周期需求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因此,在此后相关政策制定时,应注重考虑人才需求回应性以及市场配置人才的决定性等问题。秉承健康效益最大化、需求多样化的原则,构建高效的人力资源分配机制,使人才为实现中医药创新创造新红利。在强大的人力资源作为发展后盾的基础上,乘着科学技术进步的东风,以实现“十四五”期间建设中医药强省,打响南药品牌的远景目标。

3.2 提质增效以优化资源配置

由灰色GM(1,1)预测模型得到广东省2020年—2025年多个指标的增长率。该结果有别于黄琦岚等研究的2020年—2022年山西省中医卫生资源的预测结果,广东省的床位数、机构数、执业中医师、执业助理医师及卫生技术人员增长率均更高,这与广东省人口基数大,资源需求总量大以及广东作为岭南中医药文化发源地,大众的中医药文化素养较高紧密相关。由预测数据可知,广东省多个卫生指标的增长率将略微放缓,但中医类卫生资源投入总量仍将逐年稳步上涨。黄智利等利用DEA模型对广东省中医药服务效率进行研究,表明广东省中医类医院投入与产出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还有待提高;约70%的中医类医院存在规模较大,投入较多,资源利用无法最优化等问题。医院规模、仪器设备等已不是限制中医医院发展的主要问题。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8年统计数据显示,有29.31%的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出现了收支结余为负数,医院举债建设现象是导致三级公立中医医院负债超标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医药“十四五”规划提出当前提高中医服务能力是重中之重。建议在后期资源配置中以提高效率为切入点,对中医类医护人员、设备、建筑以及其他配套资源进行统筹,将资源盘活利用,以促进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以及满意度评价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注重中医类医疗卫生资源系统内部协调,从动态角度让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产生的效益高质量归位,让资源增加所产生的红利惠及医患双方。积极探索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多元化中医服务模式,利用智能赋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加快实现广东省从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的跨越。

3.3 进一步体现中西医平等发展的政策理念

根据广东省2012年—2019年的卫生统计年鉴数据,利用GM(1,1)模型预测出西医类卫生资源“十四五”期间的增长率,结果表明,“十四五”期间广东省内中西医卫生资源的增长率仍将存在一定差异。除执业中医师年平均增长率(8.14%)高于非中医类执业医师的年平均增长率(5.93%)之外,中医类医疗机构数量、床位数、中药师等增长率均小于西医类。可见,中医与西医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可从内在的中医文化自信、外在的政府管理层面2个方面去考虑。提高中医药文化自觉与自信,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而就政府管理层面而言,有研究显示,在对中医的管理模式上大都以西医作为标准。且近20年来,国家财政对中医的投入水平偏低。基于此,在“十四五”期间,应进一步将遵循中医自身发展规律、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与管理水平匹配到位充分结合。在粤港澳携手建设大湾区中医药高地的新机遇下,推动广东省中医药事业进一步优化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