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4
牛晓璇 许雅鑫 韩亮
自2004年以来,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医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满足了社会对医学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需求,但也带来了新的矛盾,即医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随着我国医学教育的迅猛发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在为医学生带来了一定机遇的同时,对医学生的能力要求和需求层次也产生了新的变化。临床医学由于其专业性、实践性、综合性,使得临床医学生在就业时面临着极其严峻的考验[1]。本文就临床医学生的就业意向进行调查分析,掌握其就业心态和择业倾向,分析潜在问题和原因,为进一步完善临床医学生的培养模式、促进就业提供参考依据。
2017年12月,选取某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5年制(不包含免费医学生)本科大学生以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不同年级在校本科生共500名,其中一年级和四年级各100名,二、三年级各150名,各占本年级本专业学生总人数的25%。另外选取已毕业本科生300名进行问卷调查,其中2014、2015、2016届毕业生各100名,占同年级所在专业总人数的25%。在校本科生的问卷共回收491份,有效问卷448份,有效回收率91.2%;已毕业本科生问卷回收293份,有效问卷242份,有效回收率82.6%。
本次调查结合临床医学专业的特点,主要从临床医学生对专业前景和就业形势的看法、择业原因等方面,来了解临床医学生的就业意向情况。采用Epi Data 进行数据录入,采用 SPSS 12.0进行数据分析,运用描述性统计获取择业意向的分布情况,运用卡方检验对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临床医学生的就业意向进行差异分析。
在242名已毕业医学生中,41.7%已经就业,其中2014、2015、2016届毕业生就业率各为62.1%、36.0%、30.1%,各年级间就业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101名已就业毕业生中,70.3%的人选择了在医疗卫生单位就业,在2014届毕业生中有5人在三级甲等医院工作,7名同学在二级医院工作,2名同学在乡镇卫生院工作,16人在与医疗相关的行政单位工作。在2015届中有5人在二级以下及私立医院工作,3名在乡镇卫生院工作,11名在与医疗相关的行政单位工作。在2016届中有9名在二级以下及私立医院工作,5名同学在乡镇卫生院工作,8名在与医疗相关的行政单位工作。在141名未就业医学生中,67.4%的人选择考取研究生,其中考取专业硕士研究的各届毕业生分别占 82.1%、72.9%、56.9%,各年级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被调查者在“对就业前景所持态度”这一项上,认为“乐观”、“一般”、“迷茫”的依次为26.8%、57.8%、15.4%。其中各年级对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的分别占45.3%、17.4%、25.2%、23.9%,可见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们对未来就业态度有所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在448名被调查者中,80.6%选择将来在医疗卫生单位工作, 19.4%则选择其他行业发展。在“毕业后欲去向”这一项中,77.5%选择考取研究生。具体结果见表2。
本研究结果显示,2014届~2016届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的比例逐渐下降,其中2015年下降最为明显,这可能与我国自2015年开始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关,医学生不再是本科毕业即可从医而是需要经过医师规范化培训取得相关证书才能从医。而在已就业医学生中,70.3%选择了在医疗卫生单位就业,在2014届毕业生中有5名在三级甲等医院工作,7名同学在二级医院工作,2名同学在乡镇卫生院工作,16名在与医疗相关的行政单位工作。在2015届中有5名在二级以下及私立医院工作,3名同学在乡镇卫生院工作,11名在与医疗相关的行政单位工作。在2016届中有9名在二级以下及私立医院工作,5名同学在乡镇卫生院工作,8名在与医疗相关的行政单位工作。可见自2015年规培政策实施以来,本科毕业生直接从医已经不可能,本科毕业后选择直接就业的人数有所减少。而29.7%的人选择从事其他行业,可能考虑到目前医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调查的已就业总人数中,只有9.9% 选择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阻碍基层就业的原因主要是薪酬福利低、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个人晋升空间有限、工作条件差等[2]。但同时随着国家对基层医疗的重视以及分级诊疗的落实,基层医疗就业去向会占越来越大的比重。未就业医学生中,67.4%的人选择考取研究生,其中考取专业硕士研究的各届毕业生分别占82.1%、72.9%、56.9%,可以看出考取研究生仍是目前医学生发展的主流,而考取专业研究生自2015年起比例有所上升,这可能是自2015 年招生起,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规培”制度全面并轨,使得绝大部分临床医学毕业生更愿意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医学本科生攻读学术型研究生,毕业后若想从事临床工作,还必须再参加“规培”,周期相对较长。这也是很多临床医学毕业生不愿意报考学术型专业研究生的根本原因[3]。21.3%的人选择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其中2014、2015、2016届毕业生各占0%、12.5%、36.9%,可见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自2015年正式实施以来,各项规范化培训政策逐步完善,并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规范化培训成为医学生考取研究生之外又一条出路。我国医学生培养体制改革迈出了关键性一步;而29.7%的人选择从事其他职业,可能是考虑到医学生学业繁重且目前医疗环境不理想。
表1 已毕业临床医学生就业情况
表2 在校临床医学生职业意向调查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们对未来就业态度有所改变,这可能是由于学生阅历增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更多职业未来发展情况有关。但总体来说,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认可医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在校本科生中大多数同学选择毕业后考取研究生,这与临床医学的专业性质是分不开的,作为一门专业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来说进一步学习是必须的。在这一项中各年级分布比例是相似的,都认为研究生是目前医学本科生进一步学习的主要途径。
调查中还发现,男、女医学生在社会环境和就业指导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女生体验着比男生更大的心理压力,75.3%的在校女生认为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同时79.2%的女生选择进一步学习深造,这一结果均高于男生[4]。医院科室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女生的选择空间比男生小,如骨科、外科等均不适合女生就业工作。女生面对岗位聘用的男女差别,感受到了高于男生的就业压力。此外,在对目前就业形势的态度中,女生的就业态度策略相对要弱,因此,她们也更渴望能得到学校就业指导方面的帮助[5]。
随着逐年高校招生人数的持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步入大众化时代。针对医学这一专业性行业,本科生已不再能满足三级甲等医院的需要。通过已毕业3届毕业生与在校本科生的研究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本科医学生的去向主要为考取研究生,他们更希望毕业后可以到大医院工作。而随着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实施以及分级诊疗制度的完善,国家越来越关注基层医疗的发展,推出各项政策鼓励医学生到基层就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但总体比例仍然较低。虽然我国医学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要想进一步推动医学教育的发展,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去改进。
3.3.1 完善相关制度以进一步推动医学教育体制改革
2014年1月,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7部门下发了《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将“5+3”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逐步推广成为医学生培养的主要模式。我国临床专硕研究生培养体系是在没有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特殊时期产生的培养模式,已不适合当前国情。而目前相较于考研大军“热火朝天”,另一面则是住培生源数量和质量受到影响,难以满足国家计划和要求。这一现象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而“唯学历论”则是不利于住培制度的实施。由于历史原因和固有思维,各地的医院,尤其是三级甲等医院,仍然将研究生学位作为招聘的“门槛”。住培证的含金量难以等同于临床专硕。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人才评价的不一致,将导致社会化住培医师结业后就业难,其后果必将影响住培制度长远、全面、深入实施。只有完善相关政策,强化科研型研究生培养,简化学位申请流程,畅通住培医师专业学位申请通道,改进社会医疗机构就业环境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医学教育的改革[6]。
3.3.2 加强学生职业教育
学生职业规划不仅是帮助学生依据个人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适宜职业的一项,而且是一项教育实践活动,在进行职业规划课时,还需添加大量的实践内容。除要系统、全面地学习国家现行的就业政策、就业程序外,还应及时宣传报道有关就业的形势和信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7]。
3.3.3 要增强各年级医学生的信心
临床医学不同学制的设置是为了满足卫生事业发展对多层次、多规格的高级专门医学人才的需求。因此,在学生职业教育过程中,应注重通过实际例子或者一些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其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根据自身条件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以实现顺利就业[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