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品味安吉大竹海

时间:2024-05-14

◎文/高桃芝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是著名的竹乡,享有“中国毛竹看浙江,浙江毛竹看安吉,安吉毛竹看港口”之美誉。为了了解竹文化,我们慕名前往浙江安吉游览大竹海。

坐在车上,远远望见一座高大的牌楼,牌楼上“中国大竹海”五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赫然醒目。中国大竹海是一片面积达660 余万平方米的竹林,地处安吉南大门港口,坐落在安吉县天荒坪镇五鹤村。这片土地上生长的是世界上生长速度最快的一种植物——毛竹。这一竹林是中国东南部最大的竹文化生态休闲旅游区,也是浙江省最著名的大毛竹示范基地。“川原五十里,修竹半其间。”这是明朝甘元鼎笔下的美丽安吉。安吉竹乡以大竹海为轴心向四面辐射,因此这里就有了“中国大竹海”之称。

大竹海峰峦起伏,坡陡峻峭,峡谷深邃,竹连山,山连竹,满目苍翠,宛如一幅层层叠叠的竹画长卷。走向大竹海,闲适地穿行在竹林小径,抬头只能看到竹叶间隙的一缕阳光,展现在眼前的是茫茫竹海,恍若置身于绿色梦幻之境。一阵微风拂过,成片的竹子随风摇曳,竹叶发出“沙沙”的声音,身上的燥热一下子便溜走了,取而代之的是丝丝清凉。

现在,让我们来仔细看一看安吉的毛竹。毛竹是一种神奇的植物,五年之内丝毫没有长大的迹象,偶露尖尖小角,与其他林木相比,它实在太不起眼了。然而到了第六年,待到那个属于它自己的雨季来临之时,它将以每天1 米多高的速度向上急窜,只需15 天左右就可以长到一丈多高,一跃成为山林里的身高冠军。在毛竹肆意生长之时,还有更奇特的景象,在毛竹周围方圆10 多米内的其他植物一时之间都将停止生长,只有等到毛竹的生长期结束后,这些植物才又获得了生长的权利。

在这漫长的5 年,毛竹并不是像我们看到的那样无所作为,它把所有的努力用在了地下,用在了伸展根系上,将自己的根扎到数百米远。充分的准备过后是等待,在第6 个年头的一次甘露润泽之后,毛竹就开始迸发出埋藏了多年的力量,直插苍穹。一个奇迹的产生,不仅依靠现在的运作,更重要的是依托过去的准备。毛竹明明是平凡的模样,背后却积蓄着一鸣惊人的力量。它的生长过程耐人寻味,给予人们无限思考和启发。

那么,大竹海为什么能够在这片崇山峻岭中形成呢?北魏农学家贾思勰所撰的《齐民要术》中阐述了种竹的条件:“竹宜高平之地,近山阜尤是所宜,下田得水即死,黄白软土为良。”安吉大竹海身处狭长盆地之中,年平均气温13℃,温度适宜,雨量充沛,这对于喜温喜湿的毛竹来说无异于是最好的选择。自然的造化当然功不可没,但竹乡人民的辛勤培育更不容小觑。竹乡的人民利用经营竹林的传统经验,悉心照料着毛竹的生长。他们挖山松土,分年限扑山、砍伐等,才有了大竹海中竿高、挺直、围大、壁厚、质量上乘的毛竹。

这时候,竹乡的人民又在烈日炎炎下上山伐竹了。伐竹工爬上一处陡峭的山坡,从高往下砍伐,手握柴刀看准一根毛竹,从根部几刀下去,再一推,毛竹顺着山坡就倒下了。山下的乡民将五六十斤重的毛竹拖向一旁的竹道。这些静卧在道路旁的竹,也将有着它们最佳的归属。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里吟诵着竹之曲,曲调太悠扬,辞藻太深情,或许是竹太美了,这般翠绿富有生机的颜色,让平凡普通的山有了诗情画意,漫山遍野的竹有了文化涵养。

竹的历史悠久而深远。在几千年的岁月中,竹子就以一种优雅的姿态,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人们对于竹的热爱愈加深厚,从最开始的生活需求与生产利用,逐步上升到了文化依托与艺术创造之中,比如苏轼在湖州当知府的时候,尤爱湖州的竹。他说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苏轼一生爱竹,更是画得一手好竹。一次,苏轼坐在公堂上,一时兴起随手拿起毛笔蘸着朱墨,画了一幅朱竹。有人说世间只有绿竹,哪来的朱竹?他便反问人家都用黑墨画竹,世间哪有墨竹?后来文人画中便流行画朱竹了。苏轼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为人豪放洒脱,即使是笔下的朱竹,也是他对竹与自然的热爱。我们想象着苏轼在湖州为官期间,走遍了湖州的深山竹林,品尽了湖州的悠扬竹韵,也可能欣赏过安吉大竹海的毛竹吧。

说起竹海竹乡,让我想起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艺术大师吴昌硕。吴昌硕是湖州安吉人,他与苏轼一样都是湖州竹派的代表人物。作为海上画派的领军人物,吴昌硕的竹区别于苏轼的写意淡墨。他画的竹以粗枝大叶、笔势纵横为特色,其墨竹乘兴随意,水墨淋漓,自然天成,开辟了别开生面的新画风。吴昌硕又强调金石入画,以篆书笔法写竹,功力极为深厚。“不可一日无,有客爱成癖,翠袖翩然来,薄暮倚寒碧。”这是晚年吴昌硕眼中的风雨翠竹,风雨的沧桑却无法阻碍竹的翩然。吴昌硕对竹的灵感必定来自他的家乡安吉。

山林深处,清风徐徐,伴随着伐竹之声,竹叶之音,安吉大竹海里厚重的竹文化也正在缓缓渗透着。一年四季苍翠欲滴的毛竹,其背后是不屈不挠、不畏冰雪的意志。在漫山遍野的大竹海,毛竹以它独立高洁而又伟大奉献的姿态,为竹乡抒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安吉大竹海,壮哉美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