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4
◎文/南京邮电大学教授 刘颂
本文中的“说事”是指这样一种沟通现象,即老年人有一个想法或有一件事情要跟儿女叙说或讨论、商量。原本只是想跟儿女说一说,或者讨论、商量一下,结果常常却“以平静开始,以争吵结束”,不欢而散,甚至引出一些其他矛盾或似乎早已翻篇的陈旧问题,闹得很不愉快。例如,王奶奶去女儿家探亲住了半年,临走前的一天在厨房里指着一个塑料保温盒对女婿说:“我看这个保温盒你们也不用,就让我带回去吧。我回去就一个人,中午煮的饭放一半在这个盒子里,晚上吃就不用热了。”女婿随口答道:“下星期我正要用这个盒子呢,您要是喜欢我给您再买一个。”然而,在一旁的女儿接着说:“这是他的东西,你开口前要先问问他要不要了,不能按自己的心思来,这不是我小时候你教我的吗?从小到大,没有你的同意,你的任何东西我都不能动,现在自己打脸了?”“我有吗?”“有!”“我这个当妈的难道不该教育你吗?教育你怎么做人难道也有错吗!”接下来便是一场母女大战。
在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很多问题,如家庭关系的微妙、家庭矛盾的复杂,也可以站在不同个体如母亲、女儿、女婿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结论,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此这般的冲突在老年人与儿女间经常发生,是儿女不好?还是老人过错?恰如民谚“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各人各家各有不同。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既是一个彼此交流认知、情感和态度的过程,也是不同认知、情感和态度相互碰撞、摩擦、对抗的过程。通过沟通可以化解人际矛盾,缓和冲突,增进了解,提升情感,改善关系,但这些目标往往不是在“你好-我好”相互应和或“是的-是的”相互顺从中实现,而是双方坦率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开放心胸倾听对方的言语心声,并就分歧开诚布公地展开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放弃或调整起初的想法、情感和态度,使彼此都能够认同和接受,从而化解矛盾与冲突。
沟通既是一个直面矛盾与冲突的过程,也是一个可能激起或产生矛盾与冲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大量来自双方不同的想法、情感和态度涌现,相互交锋,相互冲撞,甚至相互对抗,而这个状态又是解决问题、达成一致所必须有的,不可缺少的。如果双方在沟通过程中只是一味地说“是”“好的”“听你的”“你说了算”,那么这不是沟通,而是在掩盖矛盾,回避冲突。在这种情况下,非但心墙仍在,而且越积越厚,非但心结未解,而且越缠越深。因此,为了有效地跟儿女“说事”,老年人要做好以下三个心理准备。
1.积极态度的准备。老年人在跟儿女“说事”前需要做的态度准备是信任自己与儿女间的亲子关系,坚定地相信这种关系是好的、积极的、向善的,是充满爱、关心和支持的,坚定地相信,彻底地相信,没有丝毫犹豫、疑虑和摇摆,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无论儿女说了什么,都始终如一,保持不变。关于这一点,当我在老年大学课上讲到时,许多老年人的回应是“不用你讲,我就是这样”。真的吗?其实未必。有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圣诞节前请来几位10 岁左右的孩子,问他们“你最想要什么礼物?”和“想象一下,你妈妈最想要什么礼物?”得到答案后实验者准备了相应的礼物送到他们面前,但却告诉他们只能从中选择一件,这就意味着,如果选择了自己想要的礼物,妈妈将一无所获,如果选择了妈妈想要的礼物,自己将空手而归。结果这些孩子在思考片刻后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妈妈心仪的礼物,放弃了自己的心爱礼物。当等候在实验室外的妈妈们看到这一幕,每一个人都喜极而泣,表示“出乎意料,没有想到”。妈妈们为什么会感到意外呢?原因就在于孩子的表现和她们的想象不一样,如“不管我有多辛苦、多劳累,多疲惫,孩子想要什么就要什么,从不顾及我的感受”等,这就是对亲子关系信任的犹豫。
这种情况同样可能发生在老年人与儿女“说事”过程中发生争执时,如在调查中我们常从老年人那里听到这样的话语,“这孩子从小就跟我不亲”“他小时候我管得严,结下怨恨了”“结婚后被媳妇教坏了”“他不太能够理解我”“他只想自己的小家”等,反映了老年人心中所存在的消极的亲子态度。这种态度对于老年人与儿女“说事”有三个不利影响:其一,成为老年人与儿女沟通的障碍,阻碍积极沟通的进行。如“每次在跟儿女说事前我都顾虑重重,生怕哪句话没说好惹出不高兴”。其二,让老年人与儿女的沟通偏离积极方向。如“刚开始说的时候还是好好的,可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了”。其三,点燃旧日矛盾,使冲突成为可能。如“原来是想和儿子商量我住养老院后房子怎么处理,但没想到引出一大堆‘三五百年前’的矛盾”。由此不难看出,积极态度的准备非常重要。
2.听到不同意见的准备。老年人跟儿女“说事”,不是宣布自己的决定,也不是发布通知式的告知他们自己的想法,而是分享信息、交流想法、增进了解的过程,即心理学所说的沟通。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说话者还是听话者都会把自己的知识背景、过往经历、社会角色、各种经验、对彼此的看法或陈见以及先前相互间沟通时所积淀的那些甜蜜、痛苦、成功或挫败的心理体验,统统带入谈话,并或深或浅地融入谈话中,成为沟通的一部分,因此“说事”的过程不单是有“事”说“事”,还含有这些来自不同时空的“心迹”。由此,老年人跟儿女“说事”时,儿女的意见或想法与老年人不一致是常有的事情,也是正常现象,完全不必“闻异动气”“察异怒颜”。
心理学研究发现,当遇到不同意见时,一般有三种行为反应模式:①不予理睬,也就是你说你的,我不回应,这种反应容易让说话者感觉到自己被忽略,没有受到基本的尊重,从而产生不满情绪。②辩解批驳,这种反应样式容易引起争吵,因为辩解也好,反驳也罢,潜台词都是在说“我对-你错”。错在哪呢?错在不理解、不同情,甚至没有好好听我说话,使得争吵在所难免。③积极面对,即把不同意见看作是在自己面前开启的一扇新颖特别的窗或门,捕捉它透出的光与美,探寻其中的合理之处,欣赏它,接纳它,并把它加到自己原先的想法中,让自己的想法变得更加完善,更加充实。这种反应不仅有助于化解矛盾,成功“说事”,更为重要的是能够让老年人通过“说事”从儿女那里“说有所得”“说有所获”。
3.由“我说”到“我听”的准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以为“说事”的全部就在于“说”,其实并非如此。按照心理学的研究,人与人的沟通包括两个基本行为,即述说和倾听。说与听两个行为在沟通过程中不停转换,方为沟通。老年人与儿女“说事”不能只有“说”,没有“听”,不能只做说者,不做听者,必须包括“我说-你听”和“你说-我听”两种行为。沟通中的听,心理学称为“倾听”,并认为“良好的倾听是亲密关系的中心”。倾听与听的差别有5 个方面,即当对方说话时,听话者没有5 个“不”:①没有打断说话者,包容并耐心地听他把话说完,没有“不耐烦”。②当说话者讲话时,听话者与他始终保持目光接触,没有“不重视”。③及时用言语或非言语回应说话者,给予反馈,没有“不感兴趣”。④主动移情,转换自己的认知角度和角色角度,从说话者的角度看问题,没有“不想听”。⑤平等对待说话者,没有动辄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予忠告,没有“不真心肯定”。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