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5
陈年喜
1991年冬天,世界落满了大雪,我说的世界,是从商洛山到長白山广袤的交通沿线。
腊月初一,我带着一千二百元路费赶往当年座山雕耀武扬威的那个林海雪原城市桦甸,与初恋女友相见。在洛阳火车站,我看见一列列火车鸣着笛,拉着巨大的松树原木从远方驶来,原木上面蒙着薄薄的雪。我听旁边的人说,这是从大兴安岭运来的,做轨道枕木用。那一天,洛阳有风,寒冷,上空也飘洒着零星的雪花,状若落樱,未落下来就化了。我想象中原的雪与东北的雪质地的区别,想象东北的寒冷。在火车站广场前的小市场,我买了一件仿皮夹克,顺带又在旁边的书摊买了本《百年孤独》,准备打发长途的寂寞和寒冷。其时,我并不知道这本书已经征服了世界,买它,完全是鬼使神差。
从洛阳到吉林,加上北京、沈阳两处的转乘,历时整整五天五夜。沿途大雪茫茫,我缩身在硬座一角,把这本据说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代表作品通读了一遍。它已不是一本小说,在我二十一岁的青春世界,它是一扇窗口,打开了一条通往远方的通道。通道那边的异质世界充满了迷幻、传奇、生死、爱恨、迷茫……。人的生命是孤独的,孤独地来到这个世界,然后孤独地死去,漫长又短暂,充满了非逻辑性。人与人之间紧密联系又如此疏离遥远,不论身处哪个角落与人群。
当我从水银泻地般的语言和盘龙云海的故事里抽离出来,最终要到达的城市终于到了。满眼是坚硬寒彻的雪。一个矮矮的戴着毛线帽的女孩在站口等候已久。我依然在故事带来的震颤里不能自已。这是我第一次读完一部长篇小说,且是当今世界最伟大的作品。我是幸运的。
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2000年间,我生活的农村世界封闭而沉默,两省三县夹角地带的山乡是一个独立隔离的世界,国门洞开涌入的思想、文化与文学热潮因为通道狭窄的原因,离这里还十分遥远。这时候,我开始写诗。阅读的资源仅有村里订阅的一些报纸,好在副刊上总开辟有文学诗歌园地。
我为什么那时候选择了写诗而非别的,充满了原由又无理由,总之,生命与行为,是逻辑又非逻辑的。开始以为它的门槛很低,写到最后,才发现门槛高得入云,并非凭借热情和学习可以到达。
我的大伯父终生未娶,他一生似乎活得很无趣,唯一的爱好是读书,似乎读书比一日三餐重要得多。他是一个羊倌,终年赶着四五十头生产队的羊在山上放。羊们在山上啃草或晒太阳,白花花的,他在山头捧一本书,像另外一只羊。他的桐板黑木箱里藏着许多书,大部分是线装那种。老家九二年才通上电,为省电,家家使用的灯泡都非常小,借着昏黄的灯光,我读完了他的藏书,并写了一本才子佳人的古装剧《桃花渡》。随后,是矿山爆破生涯十六年,漠野天荒,风雨漂荡。是阅读,帮助打发了那些令人窒息的生死岁月。
也是火车上,从西安到喀什,其间在库尔勒转车,也是五天五夜,虽然这时火车已经几次提速,奈何河西走廊与天山山脉太广远了。在火车上,我读完了《唐山大地震》,钱钢的二十万字报告文学。这是2005年的再版本,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真正的心灵的地震。
《唐山大地震》让我第一次进入到了那场灾难的场景之中,血腥、哭喊、绝望、不屈与求生,那场惨绝灾难在书中再现,使往事并不如烟。这是文学的力量,也是文学的功用。可以想见,多年之后,钱钢写这本书时下了多大的功夫和心血,那宏大的架构,细微的细节,具体到细小的数据,汇聚成发聩的力量。可以说它们对我后来的写作,甚至观察与思考问题的态度方法都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包括影响到我的纯诗歌写作。在几乎与世隔绝的叶尔羌河畔的无名矿山上,这本书一直伴着我,也伴着一群心无可用的人。
在这十几年里,矿山生活生死无状,但我从未停止过读书。矿山荒凉,人渺小无助得像一粒尘埃,书让我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度过漫漫长夜。记得在克拉玛依的萨尔托海,人烟遥远,信号不通,那是离克拉玛依乌尔禾区最近的一个地方,夜夜大漠星光,长风永不止息。在一个废弃的工房里,墙上贴满了《克拉玛依日报》和《中国黄金生产报》,我每天下班后都会去看几页。后来所有的墙面都读完了,我用脸盆在墙上泼了水,一张张揭下来,再读另一面。
我最感兴趣的,是那些隐而不彰的地方史,最喜欢所谓的民族秘史。“历史的建构是献给无名者的记忆”。那些消弭于时间的历史更应该被记忆。2006年,在南疆的阿图什街上,我跑遍了所有的书店书摊。我发现书摊的收获和意义要比豪华的书店大得多。这座于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归入汉朝版图的城市,古老又年轻。三月,大地渐暖,雪山融化,艾孜力河静静奔流。我和几位同伴在这里有二十天的受训和爆破资格考试时间。在此前,我对这座深藏戈壁的城市一无所知。为了了解它,我尽一切时间去淘书,可惜书摊很少。我跑遍了全城和晨昏,虽然纸质书收获一鳞半爪,但读懂了博古孜河、诺鲁孜节、秋吾尔、库姆孜、歌唱、舞蹈、雕件、手绘这些历史、自然与人的大书。
2010年左右,我开始使用手机,随后开通了微博和博客,断绝了近十年的写作再次开始。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电子书成为我阅读的重要渠道,它快捷方便,随手可得。很多人说网络阅读是碎片的、无效的,这是一种很大的偏见,因为当你把这些碎片连缀起来,它就是一个巨大丰富的集合体,我们从中离析、整合、取舍、扬弃,最后的收获更见真卓。
人为什么要阅读,什么才是阅读的有效作用?似乎有答案,又从来没有过答案。世俗地看,所有的阅读都是无效的,只有你个体的生活和命运到了那些逼仄处,与内容产生了对应,那个“效”才会显现出来,有时如金光乍泻,更多的如清风无声。集合起来,推动影响的就是时代与历史。
世界广大,风景与风雨无边无际,书籍的车马带我们远行,或者归来。
(摘自山东文艺出版社《一地霜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