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有了孩子,没了自己(下)

时间:2024-05-15

桑标

孩子的降临,对年轻父母的生活冲击无疑是巨大的。在调查中发现,有 25%的父亲和 50.3%的母亲坦陈"自从有了孩子,我几乎没有了原先的娱乐与爱好"; 20.7%的父亲和 43.6%的母亲认为"为了孩子,我放弃了不少自身发展的机会"。看来,母亲在这些方面的牺牲更大。

在本世纪 60年代,有一种观点开始悄悄盛行起来,我们称之为人的毕生发展观点。认识与了解这种观点,对为人父母者的心态调整非常有帮助。

传统的发展观假定,人成熟或成长到某一特定的状态便达到了发展的终点,它通常在人的青春期或成年期。在此以后,个体身上所体现出的变化,则被视为衰退或老化而非发展。发展和衰退代表着变化的两种不同的过程与方向。所以,它强调儿童期和青少年的发展、中青年期的稳定和老年期的衰退。

而毕生发展心理学的观点则认为,人的一生都在发展!有些发展变化的起点并不在个体出生时,而是在生命过程的较晚时期。同样,有些发展在生命过程的中途就已经达到终点。任何一种行为的发展过程都是复杂的,发展不是简单地朝着功能增长的方向运动,整个发展总是由获得(成长)和丧失(衰退)的结合组成。

让我们举个例子来加以说明。

大家知道,智力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部分。在以前,有学者通过智力测验发现,人的智力在 14岁以前呈直线上升趋势,此后,增长逐渐减慢,大约在 20岁~ 34岁时基本保持不变,称为智力的高原期;此后智力就趋于缓慢下降。

现在,对这种智力发展观提出疑问的人越来越多。一种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智力可分为液态智力与晶态智力两大部分,它们的发展趋势是不一样的。液态智力是指不依赖于一个人的文化知识背景,而是以神经生理的发展状况为基础的认识能力,如注意力、知觉的敏捷度、记忆力、知识的整合能力等;晶态智力则与一个人的文化知识、经验积累有关,如知识的广度、判断力、推理能力、社会性智力等。测验结果表明,二者在 20岁以前都呈线性增长。此后,液态智力一般在成年期( 25岁左右)以后开始逐渐减退;但晶态智力在成年期以后不但不减退,反而继续呈现出增长的态势。

所以说,传统的发展观应该有所改变了。

20世纪 60年代后期,是许多美国年轻人对前辈人的力量与道德标准进行反叛的年代。爹妈为了缔造孩子的幸福而心甘情愿地做出了牺牲,同时也指望自己的孩子循规蹈矩,行为"高尚",长大成人后能使自己感到自豪。而这些观念恰恰为年轻的叛逆者们所摈弃。

这些叛逆者一旦自己成为父母,情况又会怎样呢?

90年代初,美国曾调查了 1230户有 13岁以下儿童的家庭。孩子们的父母,自然就是那些当年的叛逆者。

调查发现,这 1000多户家庭中, 57%的父母转变成传统主义者, 43%属于新式父母。这些新式父母并没有因为有了孩子而改变对家庭生活的看法。他们虽然爱自己的孩子,但并没有把孩子当做他们生活的中心;他们仍决心要兼顾他们自己的和他们后代的需要;他们向孩子解释说,父母亲有享受和顾及自己利益的权利。另一方面,他们愿意将他们自己所要求的同样多的自由给孩子。他们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对待孩子,而且声称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今后为他们作出牺牲。

在这种新式家庭中,父母与孩子都有了更多的自由与发展空间,家庭气氛也因此轻松了许多。

"人到中年方开始,再扬风帆正当时。"有了孩子,并不意味着自己生活和事业的终结,也并非得以牺牲自己作为代价。

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终将逐渐长大成人并开始拥有自己的生活。到那时,原本成天围着孩子转而迷失了自我的父母,内心失落与惆怅是不言而喻的。所以,父母应该明白,生命在孩子身上得到了延续,但你自己的生命与事业并未就此终止。留一点爱和时间给自己吧!

只有 16%的父亲和 7.7%的母亲认同"如果没有子女的话,一切会比现在更好"。之所以有这样的观点,主要在于有些父母深感在迅猛发展的社会现实中,孩子的拖累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自己在社会上的竞争力。不过这样的观点至少到目前为止尚未成为一种气候。

近些年来,国内一些都市的"丁克"家庭(即无子女家庭)呈逐步上扬趋势。而据某市一家中心医院统计,每 16对不育夫妇中,除 6对属于因生理因素不能生育外, 10对夫妇放弃了拥有下一代的想法。其原因主要包括:传统生育观念的淡化(如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等)、激烈的竞争压力、渴望持续两人世界的温馨浪漫、注重自我发展的思维方式和强烈的自我意识(特别是女性)以及对为人父母角色胜任感的缺乏等等。调查数据显示,父母越是在意自己的事业、生活质量与发展,越有可能在是否应该有孩子的问题上体现出困惑来,毕竟这两者会有或多或少的冲突。

没有孩子,有没有孩子的好处;有了孩子,也有有了孩子的乐趣。只是夫妻不要总是在要不要孩子的问题上,面临进出"围城"的尴尬。

孩子给父母带来的充实与满足感也在调查中有充分的体现。有 62%的父亲和 80.3%的母亲认为"只要有子女在便感到幸福",母亲的比例显著为高。

我们的父母,的确是"先孩子之忧而忧,后孩子之乐而乐"。看着孩子在自己身边慢慢长大,吃好的穿新的玩得痛快,父母比自己享受还要陶醉。

有 60.6%的父亲和 63.3%的母亲选择了"我觉得子女是我自己人生的希望",父母亲之间没有显著差别。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看到父母努力工作是为了孩子,现在看来还不仅仅如此。在每个人成长发展的道路上,都会留下一些未能实现的目标,特别是由于时代、社会的原因,有的父母被耽误得更多。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父母"为了孩子"的出发点是渴望孩子"实现两代人的梦想"。

当然,也有 23.3%的父亲和 38.7%的母亲抱怨道,"我自己的时间、精力都被子女占去,视野变小了",母亲的感受更深些。这些抱怨与前述几项相关问题的反应是基本一致的。

以上我们分析的是父母意识中有了孩子以后父母对自身的一些看法与评价。我们认为,客观上,父母意识其实可以分解为两个层面:

一个层面是针对孩子的,如对孩子的期望与教养模式。这一层面易为人所理解并接受,身为父母者尤其如此。因为每一位父母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了一套对孩子的看法。传统意义上的亲子关系似乎仅仅就体现了父母意识的这一维度,即是由父母单一指向孩子的,例如父母命令孩子做这做那,或者给予孩子实物及情感上的满足。

在这一层面上,家长对孩子的态度与信心至关重要。有些孩子日后的不成功,往往并非是孩子能力上的不足,而仅仅是因为其早期的发展不尽如人意,是因为父母很早就对他形成了"孺子不可教"的偏见,以及由此所采取的错误的亲子交流方式。这样消极的父母意识,不仅影响了自己,也贻误了孩子。

另一个层面则是面向父母自己的。事实上,不管父母是否意识到,有了孩子之后,成人对自身的认识和期望总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其中,父母--子女一体化观念在我国就具有着广泛的市场。体现在现实生活中,过高的父母--子女一体化趋向,常会导致父母将孩子的成功与否看做是自己是否成功的主要指标之一,因而常常对孩子期望甚高,而放弃自身的努力与进一步发展。

显然,这种只注重对孩子的要求而忽视自身努力的父母意识,是一种消极的父母意识。它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所带来的,只能是不利和负面的影响。

孩子,是自己的希望所在;孩子,是自己的牵挂所在;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这,便是当今相当多父母的最真实、最主要的写照。

但是,我们想要提醒一句的是,作为父母,切莫忽视了自身的存在,千万不要有了孩子,没了自己。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