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5
毕啸南
以往录制节目时,凡谈及亲情话题,总是最易引触嘉宾们内心深处柔软的地方,也总易让大家落泪。而关于“泪水”的处理,也曾引起过同事们几度激烈的探讨和争论。
过往,很多嘉宾都曾泪洒节目现场,有人泪流满面,有人崩溃,号啕大哭,我跟编辑老师说:“咱们通通剪掉。”
导演理解我想要保护嘉宾的意图,但又认为只要嘉宾的情感是真实的,我们就有责任呈现真相。我同意一切以真实为前提,可往往情绪激烈时刻的真实未必是理性的真实。于公,我始终认为,不建立在理性意义上的大情绪并没有太多实质价值;于私,我不能因为嘉宾对我的完全信任和感性冲动而承担意外的风险。
但这其中,一些自然而然的、克制而不止的、朴素真挚的感情流露,却往往最撼动人心。
专访我的朋友婕时,我便未忍心剪掉她动情的镜头。
所有人的命运都指向童年。
婕六岁时,常年争吵的父母终于选择了离婚。
她清楚地记得,去小学报名那天,爸妈正闹得不可开交,已经没有人顾得上她上学的事了。最后多亏了一位好心的邻居带她去学校报了名,才没有耽误她念书。被最爱的人忽视所带来的伤害,六岁的孩子也许当时并不能说得清楚明白,但深刻在心中的伤痕却需要她用一生去治愈。
原生家庭的动荡给她带来的伤害是双重的。
小时候,父母常年的争吵给婕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阴影,她患上了一种学名为“夜啼”的病。婕经常半夜起来大闹、哭喊,一闹就是两三个小时。那几年,她没有办法上学,也无法正常作息,只能靠吃安定药入睡。随着身体慢慢发育长大,这个病表面上似乎是随着时间逐渐消去了,但心里那曾吞噬一切的阴影却逐渐被记忆封存,慢慢隐匿在潜意识里,撕咬着她的心灵。
这个病一度成为她内心最隐匿的秘密,是她最害怕别人知道的往事。
另一重伤害来自社会的偏见与歧视。
婕说:“我小时候遭遇的问题,其实就是所有人都觉得我比他们低一等。”婕每次出门,总能遇见一些邻居或者亲戚说:“她爸妈离婚了呀。”“哎呀,真作孽,真是可怜呀。”那种怜悯,在婕幼小的心里是带着某种轻视和蔑视的。在成年人不断给她灌输的思想中,她根深蒂固地认为自己很可怜,下意识地感觉自己事事不如人,这造成了她极度的自卑。
贫困加剧了这种自卑感。
婕小时候家里住房条件很差,她和妈妈住的上海老棚户区的房子,总体面积加起来一共九点八平方米,从六年级一直到大学一年级,她在那里整整住了八年。
刚住进去的时候,屋里没有厕所,也没有浴室,连煤气都没通。每次洗澡时,婕都是自己在楼下的公用煤气上煮一大锅水,烧开了,再一点儿一点儿地拎上去。夏天,每晚睡觉时总有几只老鼠在她的蚊帐前面打架,打得可凶了,它们一边打一边发出“吱吱吱吱”的叫声,婕就在蚊帐里坐床观鼠斗。
一直到二十多岁,婕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房子,属于自己的地方。
婕很小的时候,邻居家有一台黑白电视机。每天下午邻居在家里看电视时,婕就趴在窗户外面跟着一起看,邻居看几集她就站着看几集。有次邻居发现了她,便一声不吭地把窗帘“嗖”地拉上了。婕觉得很委屈,心里想:“我又不碍着你,我在窗口看看也不行嗎?”
读高中时,她还需要靠学校的助学金交学费。那个时候,她特别害怕同学们知道自己家里的情况不好。所以在成长的很长一段时期当中,她一直有些轻度的自闭,很少与周围人说话,也从不喜欢与人敞开心扉交流。
教育心理学反复告知我们一个常识,当一个人在成长的关键期因为爱的缺失、生活环境的动荡等因素而缺乏足够的安全感与稳定感时,他的心理便会在成年后长期处于一种比较幼稚的状态。婕说自己其实一直是心理成熟度特别低的一个人,一直到念大学,遇到了生命中最好的一群朋友,她才开始慢慢学会与人沟通,慢慢地打开自己。
而婕曾遭遇的困境,何尝不是今天中国数千万离异家庭、弱势群体等社会人群所共同面对的成长问题、生命问题、社会问题?社会能否以平等的心态面对他们、面对所有弱势群体,也在考验着我们的进步与文明。
所有人的人生都是一体两面,在不同的状态中迅速找到自己、面对自己,将痛苦与黑暗的经历转化为力量,是我们一生都需要面对的必修课。而一个人只有真正认知、接纳了自己的残缺,并寻找到人生的支点,生命才得以无限趋近于真实与自由。
成年后的婕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与这种自卑的心态斗争。幸运的是,她在熬过了漫漫长夜和痛苦后,终于凭借顽强的毅力,凭借对音乐的热爱与执着,慢慢找到了真实而饱满的自己,并绽放了璀璨的光。
我问婕:“恨过父母吗?”
她回答坦荡:“曾经对他们是有一些怨恨的,我觉得他们没有在我小时候很好地保护我,造成了我性格上的很多问题。但工作后,慢慢地我开始理解爸妈,他们也是身不由己,他们也不想这样,但是那个时候的他们做不到。大学毕业后开始工作,我跟父母有一段和解期。然后慢慢地,可能某一时刻你突然看见妈妈头上有根白发,某个瞬间,你看到父亲好像苍老了,然后心里会觉得过去就过去吧。”
“你觉得他们爱你吗?”
“他们是爱我的。”言及此,婕眼中泪光弥漫,“人生有很多的无可奈何,也许强求两个人在一起,给彼此、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会更大。但即便选择分开,父母也应该让孩子感受到你爱他。毕竟,爱是两代人和解的唯一基础。”
(摘自湖南文艺出版社《在你们离开以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