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刘道玉
我是“少年班”的坚定支持者,在我任武汉大学校长时(作者曾任国家教育部党组成员兼高教司司长,1981至1988年担任武汉大学校长),曾经效仿科大也创办了“少年班”,并且成立教学改革实验科,专门抓好“少年班”和插班生这两个新生事物。在试招了三届后停办,非常可惜。
在我看来,“少年班”存在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是锦上添花的问题。希望擦亮这个品牌,在更高层次上办好“少年班”。那么,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是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是不规范,应当按照学术规范提高“少年班”的水准。我并不赞成“少年班”这个名称。本来,“少年班”就是一个口头语或习惯用语,而不是教育专业术语,也不是学科名称。所谓“少年班”就是指同一届大学生中,年龄比较小的一批学生,或叫小大学生,其指导思想就是让一些少年提前上大学和提前毕业。由于这个名称定格了,所以40年以来,“少年班”一直停留在培养小大学生的层面上,而未能实现跨越。大约是在21世纪初,全国各大学的系都升格为学院。中科大借“少年班”30周年庆典时,将系级“少年班”升格为“少年班”学院,这让学术界十分费解。
那么,应当如果规范呢?从教育规范来说,“少年班”中的一部分是属于智力超前的少儿,教育心理学认定,在少年儿童中确实存在智力超前的少儿,大约占这个人群的3%。因此,我建议将“少年班”学院改名为智力超前教育学院,或精英教育学院,甚至可以使用特殊教育学院,但不能叫“少年班”学院。
其次是目标定得太低,应当按照精英人才来培养智力超前的儿童。坦率说,现在“少年班”取得的成就,仅仅停留在培养了多少多少的博士、教授和院士,以及IT和金融行業的多少CEO。但是,这些并不足以显示“少年班”的成就,因为这些成就其他大学也能够达到。
因此,科大“少年班”必须实现跨越,以实施精英教育为己任。我们应当坦承,中国现在还没有精英教育,如果中科大愿意这样做,将填补我国精英教育的空白点,把从少儿到大学的精英教育衔接起来,其意义非常深远。精英理论认为,在人类任何历史阶段,都存在极少数的精英人才,他们在性格、智力、能力、创造力等方面,都要超过其他大多数的人,他们往往引领社会、经济、科学、文化和艺术的发展。精英教育必须按照“少而精”的原则进行培养,宁缺毋滥;必须实行个性化的教学,因材施教,让每一个智力超常的幼儿的智慧最充分地发挥出来,再现牛顿、笛卡尔、达·芬奇、高斯等这样全才式的科学家。
中国科技大学是一所以自然科学为主的理科大学,既无人文社会科学,也没有工程技术,这是该校实施精英教育的先天缺陷。当然,科大没有必要再追求“大而全”办学模式,可通过校际之间的合作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再次是理论落后于实践。40年以来,科大“少年班”的办学经验是丰富的,但我觉得既缺少教育理论的指导,又没有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仅仅停留在行政管理的层面上。因此,我建议中国科技大学应当成立精英教育研究室或所,隶属精英教育学院,聘请教育学家参加研究,做到以任务带动研究,以研究促进教育改革,希望在精英人才培养和精英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丰硕的成果。
摘编自《南方周末》2018年5月17日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